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wiki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平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为教育叙事研究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就wiki与教育叙事研究的内涵和特点,探讨了基于wiki的教育叙事研究与传统的教育叙事研究有何不同,为教育叙事研究带来哪些新的气象,对新课改下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有什么样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wiki,叙事研究,教师专业素质
一、教育叙事研究和wiki的内涵
教育叙事研究就是通过描述和分析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来挖掘和揭示内隐于日常工作、事件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从中发现教育问题,探究教育思想,揭示教育活动特点。[1]教育叙事只是描述一个教育中的事件,像说故事一样,它的这种研究方式更深入具体,对教育教学事件的研究放在了一个真实情景中,相较于其他的研究方法,显得更加直白、通俗和易懂,也更容易被广大一线教师所接受。传统的教育叙事研究通过纸张记录或者在blog中记录,模式比较死板,对各种教育教学事件只能起到知识传递的作用,对教育事件内容的管理也比较松散,开放性不高,对教育叙事研究产生很大的局限性。
而wiki的出现解决了以上问题,为教育叙事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Wiki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交流平台,它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对于教育叙事研究更体现“协作学习”和“资源共建”的思想,对提高教师的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非常有效。Wiki教育意义不仅仅在于它的个性化,而是教师针对某一教育问题和教育事件共同探讨,进行文档记录,使其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更加充分和完整,教学方法更加成熟。
基于wiki的教育叙事研究,将教育叙事研究引领到了一个新的平台,新课改倡导协作学习,指以小组或者团队形式共同参与以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协作学习中,小组成员的协同工作是实现学习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学习者个体活动之间是一种有机的关系,一方面学习者需要自己独立完成工作,另一方面要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共同完成整体的学习任务。[2]协作活动相对于个别化的学习更有利于学习者整体思维能力和与他人协作能力的培养,也更符合当代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将教育叙事研究与wiki结合使挖掘隐性知识、管理教学信息与协作学习达到一个高度融合,为教育叙事研究打造了一个新的空间。
二、基于wiki的教育叙事研究与基于blog的教育叙事研究相比的特点
Blog在很长一段时间也受到过广大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的喜爱,教师在Blog上记录有关校园的生活和教学事件及其反思发布到了网上,可以与他人共同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Blog作为教师个人教育叙事的研究比较多,它能够将个体的自主学习与周围的群体学习形成一定的交流,通过他人留言的方式进行沟通。而基于wiki的教育叙事研究是在Blog教育叙事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二者之间具有相同部分的特点:1、两种软件都可以为教师提供教育叙事协作平台,同时能够反映教师的专业素质;2、都可以进行资源共享;3、都可以对资源进行管理,但是wiki比blog在教育叙事研究方面又有blog不具备的优势。
第一,wiki更多体现一种“协作学习”和资源共建的意识,与我们新课改的要求不谋而合。Blog虽然也注重交流,但是交流范围类小,是通过访问者对文章的评述进行互动,当教师把校园生活和教学反思以故事的形式记录在blog上,比较注重个人思想,个性化是blog最大的特点,而现如今的教育提倡的是一种协作学习,wiki所要追求的是一种教育信息的完整性和充分性,当很多教师把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过程或者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放在wiki上,大家共同参与同一个主题,势必回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教学中所遇到的困难也势必可以解决,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找到相关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因为wiki对信息完整性的追求才是这个平台的终极目标。
第二,wiki是以内容、知识为中心的管理系统,对教育中的故事和教学反思的分类更为清晰,相对而言blog对主题的管理相对零散,效果不如wiki。Blog一般来说是少数人的关注蔓延,主题内容也不会控制它的相关性。而我们的教育叙事不同于“课堂实录”、“生活记录”,要抓住有意义的“教育教学问题”、“教育教学冲突”。[3]因此,对教育事件之间的相关性要求就比较高,wiki主题一般都比较鲜明,站点内容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为广大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或者新教育观念的获取提供了很有利的条件。任何wiki的写作者和参与者都是针对某一相关的主题进行外延和内涵的扩展,对同一个问题的探讨很充分也很深入。这对于教育叙事研究通过日常的普通的教学事件来挖掘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来说具有更现实意义。
第三,wiki的开放性远远高于blog,利用blog进行信息交流时,权限过于繁杂,必须先注册,才能发表留言和评论。基于wiki的教育叙事的参与者可以是一个很大的团体不局限于某个人或者几个人,参与者即管理者,没有任何权限设置。在WIKI中每个正常显示的页面下方都有一个“编辑”按钮,点击这个按钮就可以编辑页面。为了维护网站的正确性,WIKI在技术上和运行规则上做了一些规范,wiki页面的每一次数据变动或者修改都将被保存,这就防止了错误的发生和恶意修改的发生,站点管理者可以很快恢复最正确的页面。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事件的反思或者对他人教学事件过程进行反思,使日常教育工作意义不断丰富起来,并寻找到不断改进教育工作的方法和策略。他人可以对你整理分析的教学资料进行修改,使得内容更加具体和完整,这一点是blog无法做到的。基于wiki的教育叙事研究能够很好地激发教师的灵感,促进隐性知识的传递。
三、基于wiki开展的教育叙事研究模式
Wiki的高度开放性,可以将全世界教育叙事研究者有效地联系在一起,提供非实时的信息交流渠道,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迅速获得该研究项目的新观点和新方法,以下是基于wiki所开展的教育叙事研究的模式:
1、 撰写教育叙事研究报告
研究者根据教育叙事研究法的步骤:确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现场、进行观察访谈、整理分析资料最后写出研究报告放在wiki上。报告的内容包括研究者对整个教育事件真实的描述和自己对此的反思和得出的结论。
2、来自社会各界对教育叙事研究感兴趣人士的共同探讨,对研究者的结论进行补充,对教育事件背后隐藏的意义进行挖掘,共同构建新的知识理念,包括:
(1)研究者自己的不断反思和更新结论
(2)教育事件中的学生可以写下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教学事件
(3)家长对此教育事件的看法
(4)教育专家对此教育事件的分析,将研究者的研究报告修改,做一个理论的提升;
(5)教育一线工作者对此教育事件的看法和反思,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提供更多的原始素材;
(6)其他感兴趣人士的反思和看法
3、此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结论通过大家共同协助,构建的新知识理论体系愈加完整和充实,对事件背后含义的挖掘也更深入,最后再次进行总结反思,形成最终的研究成果。
共
同

谈 反思
 |keyimg4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