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哲学论文

互补之儒道与大学生人生观之养成

时间:2011-04-23  作者:秩名
而今不少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不容乐观。本人曾指导学生做过一项调查,不少大学生对为何上大学表现出一脸的茫然;对为何选择自身所学的专业,是否喜爱这个专业,也不知所云;对今后有何打算更是说不出个一二三。调查中发现不少大学生,面对升学就业压力的增大,内心充满了困惑与恐惧。许多大学生严重依赖父母、不切实际的苛求社会,惧怕困难,情感脆弱,进而逃避现实,逃避承担社会和人生的责任。对此,如果我们用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去启发学生,不正可以激发年轻人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斗志吗?王勃说:“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现实人生“任重而道远”,年轻人应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因此,儒家的处世原则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不失为一剂十分应验的精神良药。

儒学重道德,求进取,强调个人的一切行动均要合乎社会整体的规范,强调后天的努力与进取精神,这自有其长处。因为人毕竟生活于社会这一群体之中,人的潜力需要某种压力和动力才能发挥出来。但这种人生哲学的践行是以“克己”为条件的,因而难免会牺牲个体某些天性与自由,在某些情况下又成为限制人的自由,束缚人的真性的教条。论文参考网。就“自强不息”的进取而言,在现实社会 ,能够真正成就大功业者毕竟是少数,更何况,即使是现实人生中的功成名就者,在漫长的人生中,不如意之事常八九。因而,出世需要不断地激励,失意呢,更离不开精神的慰藉。这也是儒学所未能论及的。

二、“道法自然”,道家学说的启迪

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万物根源于道,从道化生而来。万物来源于“道”,因而它们没有优劣好坏之别,在本质上是平等的,庄子指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所以我们要平等地看待并包容一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作为万物根本的“道”,遵循着自然无为的原则,因而我们要以“自然”的角度来审视一切,要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在道家理论中有些极易引起争论的观点,如“不争”、“不言”、“不为”等主张,事实上它强调的是不乱事、不胡言、不妄为。它告诫人们应遵循自然规律行事,才能收获“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正如水的品性一样,“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而它却能取得万物“莫能与之争”的效果,这就是道家在极力倡导谦让不争的同时又强调要坚忍不拔的精神境界。

道家的人生哲学提倡个体的精神自由,力求从宇宙本体高度来论证人生哲理,探求人类精神达到无限和自由的道路。自由一直是人类生活的最终指归,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精神内核。庄子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高杨人的个性,把个人自由凌驾于万物之上,并以一种奔放的姿态追求绝对自由的人。在他的《逍遥游》中,他极力倡导人的精神要尽可能地自由自在,不受外界名物引诱,“行事为人,不要骄揉做作,不要咨肆放荡”(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九章《为人处世》),做到“为善者无近于名,为恶者无近于刑” (《庄子·养生主》)。做人要顺其自然,不可过于苛责,这样才“可以保生,可以余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养生主》)。这就是道家倡导的洁身自好,不为物役,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哲学,道家的人生哲学与儒家的人生哲学相比较,在表现形式上似乎不如儒家那样现实、积极,但在精神追求上却显得更为自然洒脱。

其一,道家倡导了一种逍遥型的理想人格,他鼓励人们开阔视野,充分张扬个性,培养一种不为外物所累的独立风骨,这之中蕴含着一种敢于问天的求索精神,它引导年轻人以理性的思维去分析问题,以独立的心态去探寻解决问题的答案。21世纪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当代大学生如果固守陈旧的思维模式,势必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而道家超然独立的思维品格启示我们要打破精神枷锁,从传统观念和世俗困扰中超脱出来,以超越现实的心态,积极思维,勇于探索,才能如大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逍遥游》),确定自己在天地间的地位。

其二,尤为可贵的是道家人生哲学启示我们要珍爱生命,学会自我心理调适。21世纪是机遇与竞争,希望与痛苦同在的年代,面对各种挑战,紧张、焦虑、惶恐等种种心理疾病在大学生中传播流行,有的不堪生活的历炼,甚至轻言放弃生命。对于这些情感脆弱的大学生。我想说:我们应该好好地去学学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妨去叩问一下我们的先哲先圣,如此的不堪一击可行吗?早在几千年前的老、庄就曾指出,我们要以达观的心态看待事物,以开放的心灵,把自我从小我中解脱出来,投身到天地万物中去。古人尚有如此胸襟,更何况今天的我们!面对竞争,我们更应该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始终保持愉快的、开朗的心境,积极地应对人生。庄子曾强调“无用之用”。所谓无用或有用这只是一个境界问题。我们今天说的有用,可能只是一些局部的有用,而只有当你身处大境界时,你才会领悟何为真正的有用,才能够理解什么叫做“天生我材必有用”。退一步来说,社会是一座金字塔,处于塔尖的人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只能充当塔身或塔的基座。年轻的大学生们一旦走出校门,应当拥有甘作塔基的心态,不因小的挫折而气馁,在暂时不能获得成功时仍不妄不断充实丰富自己,不断地积蓄力量,而后方能游刃有余。正像庄子《逍遥游》中栎树所言:“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孰不知吾之大来自于昨日的无用啊?“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积极努力,勇于进取,每一个大学生都会收获成功的喜悦,都能成就为社会栋梁之材!

三、结论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道两家理想人格是对立的,各自指引规范着几千年来世人的人生道路模式。二者又是互补的,道家以柔克刚,以退为进,以不争为争,以逆向思维的方式补充和纠正了儒家学说的不足。儒道两家,儒家重现实特色,道家重自然特色,两家相互补充,与古代各个哲学流派一起共同奠定了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根基。我们应该充分研究并发掘儒道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的因素,剔其糟迫,取其精华,塑造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理想人格标准,以指导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为社会输送更多德才兼备型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徐长安,杜红燕:儒家理想人格与当代人的全面发展,南京政治学院,2003,(2)。
[2] 辛丽丽:儒家理想人格对现代人格建构的启示,河北学刊,2004,(4)。
[3] 单南平:庄子《逍遥游》的当代价值审视,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7,(3)。
[4] 邸永君:儒释道相互关系之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6)。
[5] 郭齐勇:中国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返回列表
下一篇论文:简析实用主义方法论与科学管理理论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哲学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哲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