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哲学论文

互补之儒道与大学生人生观之养成

时间:2011-04-23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内容儒家和道家的先哲们,毕其终生,塑造着各自的理想人格,其睿智的人生哲理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具有启迪作用。本文从儒学讲道德、重进取和道学贵自然的角度来研究儒、道理想人格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及其当代价值,以期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契合与优化,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型人才。[1]
关键词:儒家理想人格,道家理想人格,人生观大学生
 

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市场经济在我国的不断深入,使得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在政治领域、道德领域产生激烈的碰撞与矛盾。这种现象,同样在大学校园里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来。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的。但是,市场经济引发的负面效应也使大学生的人生观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如社会责任感、义务感的淡化,见利忘义行为的增长,人际交往中利用性、实惠性的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屡现,甚至在对待生命的态度上,稍不顺心或遇些微的挫折和打击,动辄萌生轻生念头等等。针对这些人生观领域的深层次问题,我们的教育者可否运用传统的中华文化和圣贤们的聪明智慧去开启现代大学生理想人生观的大门,正确解决现实生活中所产生的种种茫然和疑惑?回答是肯定的。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制约人,人改造社会。今天大学生们所遇到的诸多疑虑和困惑,说到底都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人生活在社会之中,怎样认识和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人生的重要内容。当然,我们要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个人内在的和谐更是不容忽视。只有身心健康的人,他才能有效地、成功地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和道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并立的两大学说。这两大学说的先哲们,毕其终生,致力于人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塑造着他们所理想的人格,其中凝聚着他们对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和不懈追求,成为世代为人们推崇的思维和人格道德规范。在绵延不断的历史长河中,儒、道两家,相伴相随,在发展中相互诘难,实现互补,共同推进民族精神、中华文明的发展。今天,我们完全可以从这些中华国粹中不吝扬弃,为我所用,教育和启迪我们的后人。

一、讲道德、重进取,儒家学说的教益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孔子用“仁”来概括人的本质:“仁者,人也”(《中庸》)“仁者,爱人”(《论语·颜渊》),是说人当有其“仁”,人的“仁”就是爱人。然何以践“仁”?曾子概括为“忠恕”二字。所谓“忠”是指“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雍也》),就是自己在社会上要站得住,同时也启悟别人,让别人也站得住;自己通达了,也要帮助别人,让别人也通达。以广博的胸襟对待他人,将推己之心推之于外,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所谓“恕”,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庸》),主张在为人处事时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将心比心,这是一种宽厚的爱人态度。论文参考网。“忠恕”之道体现了人人平等的思想,也是个体交往所必须遵循的最普遍原则。不仅如此,儒家也重“礼”。“礼”是对社会成员具有外在约束力的一整套习惯、法规、仪式、礼节。“仁”与“礼”是相辅相成的,“仁”是内在的道德修养,“礼”是外在的行为仪表。“仁”是礼的灵魂,“礼”则是表现“仁”的形式。《颜渊》中说:“克已复礼以为仁”。为了达到仁的境界任何人都应该努力克制自己的言行。恪守社会责任,并用礼的要求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使其符合“礼”的规范。论文参考网。《论语》有此记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已以敬’。曰:‘如斯而已乎?’ 曰:‘修已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 曰:‘修已以安百姓’。‘修已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修已”的目的不在于独善其身,而在于“安人”,“安百姓”,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所以儒家尤为重视内在道德习惯的培养。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不少大学生表现出了与今天社会思想道德主基调不和谐的现象,如重视自我,为一已私利而不顾及群体、他人的利益,与同学、同事之间人际关系紧张,缺乏责任心等等。针对这些现象,上述儒家文化中的德治理念正是对今天大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极其有效的素材。它启示当代大学生要有坦荡的胸襟,能从善如流,不为小事而争执;事事谦虑谨慎,遇到问题先“求诸已”,而不能一昧地责备他人;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这样很多矛盾都能轻易化解,很多争端都可以得以平息。大学生胸襟敞开了,视野开阔了,胸怀“大家”而不为“小家”所囿,这样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才能呈现出一种和谐的、文明向上的局面。

儒家人生哲学还表现为“自强不息”,“刚毅不屈”的人生奋斗精神。《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而有德的君子应当像天一样刚健有为,毅力坚定地永远向前。“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人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也应像耐寒的松柏那样经得住种种严峻的考验,矢志不渝,始终保持崇高的气节。孔子曾这样表述自己的志向:“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孔子鄙视不求进取的人生态度,“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阳货》)倘若无所事事,只知道饱食终日,白白浪费大好时光,实在是枉为人生一世。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因此只有自强不息,永远进取的人,才能实现人生的伟大目标。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返回列表
下一篇论文:简析实用主义方法论与科学管理理论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哲学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哲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