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政治论文

论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时间:2011-04-18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建立健全校园网的主页、系部主页、社团主页、思想政治工作主页,开设网上论坛,形势政策焦点热点、滚动新闻及评论、理论文库等网页,开通网上党校、团校、校园文化动态等网站,丰富校园文化,扩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疏导的方法。
关键词:网络环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是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行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之一,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在传统社会,环境的同质性、稳定性和封闭性比较突出,在现代社会,环境的多维性、复杂性和开放性进一步增强,并出现了媒介环境、虚拟环境和竞争环境等新的环境因素。论文格式。《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显示:在9400万互联网用户中,18 —24岁占35.3%,大专以上教育程度的达70.7%,学生占32.4%,教师占7.0%,教育占13.0%,18.2%的用户是在学校上网的。这些数据表明,大学生是互联网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校园内互联网接入条件的改善,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越来越普遍,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活动之一。但是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的环境,虚拟环境虽然为大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丰富了大学生的活动的内容,不过,虚拟环境也引发出虚拟与现实的矛盾。这个虚拟的网络世界,比传统社会更少人干预、过问,更难以管理和控制。在虚拟交往和虚拟社区中,大学生的交往从公共领域转向了私人领域.虚拟交往的匿名性必然导致交往过程的隐蔽性.隐蔽性引发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现实中以身份为依托的交往所形成的责任和道德规范容易在虚拟交往中失去作用,为放纵自我提供了可能。网络本身追求自由、公平、效率,但运用它的一些青年大学生还没有从精神境界上与之相匹配,因此很容易造成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缺失,导致一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荒疏了学业、事业、也荒疏了自我心灵的完善。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和改进创新的结合。在继承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大学生的学习、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等各个环节、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要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科学、合理、正当、安全、有效使用网络,对推进网络文明、网络道德及网络文化建设,发挥互联网开放、交互、共享、兼容等优势,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互相尊重、平等交流和教学相长,有利于继承优良传统并使之得以光大。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集大成者,互联网也是新观念和先进文化的传媒和载体,借助网络手段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观念创新;互联网信息海量性和可扩容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促使内容创新;互联网的数字化、多媒体化、交互性、实时性、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兼容等技术特点,提高了技术含量,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形式和方法手段的创新。

一、建立红色网站,在网上唱响主旋律。

1999年4月,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汽71班”党课学习小组,在一台宿舍楼联网计算机上推出了班级的共产主义理论学习主页,起名“红色网站”。这一新生事物为互联网上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开拓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空间。2000年前后,在许多高校的校园网上,一批承担网络思想教育的红色网站纷纷建立起来。不断壮大的红色网站构成了高校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网络阵地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校园BBS也逐渐成为吸引和凝聚大学生群体交往以及信息交流的重要网络媒介。论文格式。红色网站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红色网站,使它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个领域里发挥更大的作用,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宣扬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符合大学生特点的、有吸引力的网站,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创出一批校园网品牌, 把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网络媒体特点有机结合起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采取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 讲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抛弃以往那种缓慢带有说教的方式,在网络平台上真正实现平等、交互、敏捷、细致。增加信息量、扩大覆盖面、注重针对性、增强有效性上狠下工夫,提高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说服力、影响力。建立健全校园网的主页、系部主页、社团主页、思想政治工作主页,开设网上论坛,形势政策焦点热点、滚动新闻及评论、理论文库等网页,开通网上党校、团校、校园文化动态等网站,丰富校园文化,扩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如中国大学生在线,上海交通大学的“焦点网”、武汉大学的“自强网”、华中师范大学的“华大桂声”、中国红色联盟等,都是充分应用网络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和领域。

二、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疏导的方法。

疏,就是疏通,就是广开言路,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导,就是引导,就是在疏通的基础上对正确的意见和思想观点,加以肯定和支持,促使其进一步发展。同时,对于不正确的意见和思想观点,通过民主讨论、说服教育、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引导到积极、健康、正确的方向上来。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必须坚持又疏又导,疏导结合。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善于疏导,注意发扬民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采取广泛参与的方法、群众自己教育自己的方法、平等讨论的方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加强调查研究,注意倾听学生呼声,关注学生正常的利益诉求,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透过学生思想政治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现象,分析查找原因,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切实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有的放矢地抓教育。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因人施教,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送之以爱,真正使教育入耳、入脑、入心。论文格式。

现实的环境中如此,虚拟的网络环境中也应坚持疏导的方法。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大学生。随着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增强,枯燥说教、粗暴压制的方法只会受到抵触,网络能够把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他者”身份巧妙地隐藏起来,营造出和谐、平等的交流氛围,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相互理解的基础上促使受教育者的知行转化。要在建设校园信息传播系统特别是建设校园BBS时,应加强对BBS的指导,对网上消极负面的信息主动回击。但同时也必须重视该系统的客观性和导向性,不能把网上的信息过滤得太纯,要做到正反两方面的信息都有,并引导大学生自主地做出判断,而不是简单地告诉结论。此外可以针对个别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电子信箱等为其提供单独的指导和服务帮助,实施个体教育。师生之间可通过E -mail、 BBS、QQ、MSN等方式进行沟通,在这种沟通方式之下,学生只需要知道教师的E -mail、 BBS、QQ、MSN等联系方式,就可以匿名的方式向教师倾诉内心的苦恼,困惑,而不必有心理上的负担,教师可以了解真实的思想信息,了解学生面临的生活、学习、工作等现实问题,及时的给予疏导。

三、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

网络时代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掌握更多的信息,具有更多的知识、具备更高的素质。对于处在网络环境下的21世纪的教师的来说,将从“仅次于上帝的权威”转变为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善于对网络文化进行分析、判断和引导,尤其对学生的网络心理要有较深的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除了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外,还要有较高的网络技术水平。能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迅速获取信息、拓展获取信息的空间和辐射自身信息,从庞大的信息数据库和外部数据来源中筛选收集有关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信息资源,并对其进行开发、优化和整合,及时掌握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动态,使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层次。网络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项全新的事业,许多工作的开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方式和方法遇到强有力的挑战,高校可以建设一支包括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职干部、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学校主要团、学干部以及校园网站长在内的网上辅导员队伍。通过对这支队伍进行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内的科学知识的培训,帮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对其中的骨干,要通过计算机专业训练,使他们具备基本的网络软件的设计、制作、评价等能力,能够自如地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开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格局。

时代在变,大学生的思想在变,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应当牢牢占据网络这个阵地,唱响主旋律,主动、自觉地深入到网络环境发挥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影响全面覆盖学校的育人环境,积极采取对策加强教育和引导,使大学生在网络时代健康地成长。也应实现网上和网下的有机结合。网上了解动态,具体问题特别是一些敏感、热点、疑难和深层次问题,仍要坚持开展网下耐心细致的深入工作,进网络只是思想政治工作在网络领域的有效延伸和有益补充,与春风化雨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并不矛盾,更不可能取而代之。要注意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产生共振和谐振的规律和机制,使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和贡献率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应对信息网络化的挑战.赵永琛 郭红娟长治学院学报-2005.4
2、高校网络思想教育十年实践启示 张再兴 中国教育报 2005.11.30
3、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黄平王自贵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
4、试论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陈苏丽 中国科学教育2005.4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论“人本”观在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下一篇论文:论研究生自然辩证法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政治论文
最新政治论文
读者推荐的政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