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政治论文

实现城乡和谐发展,拒绝城市“殖民”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中国要构建和谐社会是无法避开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和谐发展的。
关键词:城市“殖民”,和谐发展
 

中国要构建和谐社会是无法避开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和谐发展的。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向前推进,广大农村地区也有了巨大发展,甚至有些地方的农村经济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然而,在农村向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对乡土社会进行着结构,或者说,城市对农村的“殖民”初步显露出来。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某种意义上是以被城市“殖民化”为代价的,这种城乡关系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 和谐社会与城市“殖民”的界定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也凸显出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差距扩大,少数干部的腐败造成的恶劣影响,价值多元化带来的思想混乱等。党的会议多次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协调等。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也包括农村与城市的和谐发展。

城市对农村的“殖民”现象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农村追赶城市出现的新问题。科技论文。所谓城市对农村的“殖民”就是城市通过各种渠道把自己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主流价值观向农村渗透,造成农村中某些原本和谐的观念的破坏、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的过程。在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中国,没有农村的和谐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和谐稳定。因此,要建立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实现城乡之间的和谐发展。

二、 城市对农村“殖民”的表现

1、 破坏农村的生态环境。

建国初期,为了建立国家的工业体系,我们对农村进行了过重的剥夺,可以说,农村为城市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城市的发展是以农村的相对贫困为代价的。目前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城市对农村开始了生态“殖民”。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把污染严重的企业搬到农村。科技论文。随着城市环境污染的加重,很多企业由于达不到环保标准无法在城市立足,企业主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名,把污染较重的工厂搬到了农村。许多乡镇企业个人的工作环境根本不达标,特别是橡胶厂、化工厂质量的企业,既污染空气又损害工人的健康。这样的企业要在城市生存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改善工作环境并支付相对较高的工作,而在农村维持企业运营就容易地多。其二,把废弃物运往农村。众所周知,很多城市体特别是中小城市的生活、工业垃圾在未经过处理的情况下直接埋入农村的地下。工业生产排放的污水未经过处理就排入河流,有些地方农村灌溉用的河水都是黑色的。城市的这些做法严重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在农村投资建厂,毕竟企业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但是,我们反对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借口,在农村建立一些“边发展边污染”的企业,这对农村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

2、 误导农村的消费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由计划体制下的买方市场变为卖方市场。富裕起来的农民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吃讲营养、穿讲漂亮、用讲高档”的消费方式也不再试城里人的专利。当然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看齐更多地体现了社会进步,但是城市中某些不健康的消费心态也在农村有些蔓延。

第一,攀比性消费。攀比性消费实际上是一种超过自己承受能力的高消费。城市永远是时尚的发源地、流行的代名词。有了钱的农村也追逐着城市的时尚,讲究排场,红白喜事铺张浪费、互相攀比,把节俭的美德抛在脑后。

第二,愚昧性消费。愚昧性消费是由于封建迷信思想的蔓延引起的消费心态。目前很多大城市封建迷信思想盛行,建财神庙,大到盖楼盖房小到日常出门都要测算一番。这种愚昧性消费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第三,享乐性消费。享乐性消费是由过度的物质和精神享受造成的享乐主义的消费心态。城市过渡性的物质主义以及精神上需求刺激的消费方式也影响到了逐步开放的农村。时下很多年轻人把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都花在了吃喝玩乐上,不再注重自己的发展,能享受则享受的消费心理使很多人迷失了向。

3、 侵蚀农村的价值观念。

城市对农村“殖民”还表现在城市的某些价值观念对于农村的社会关系的冲击,这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的变化上。

第一、人际关系的淡化。城市中的人际关系是以利益为基础的邻里之间互不相识的现象不足为怪。而农村的人际关系常常是以感情为基础的,邻里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融洽。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农村的人际关系也变得淡化起来,邻里之间的不信任感增加,邻里关系也越来越注重利益。

第二,家庭关系的变化。城市对农村的“殖民”在家庭关系方面的具体表现是离婚率的上升。离婚在城市越来越时尚,“离了吗”取得“吃了吗”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问候语。当然这未免有些夸张,但却不是空穴来风。农村离婚率的提高一方面表明了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妇女反对家庭暴力上),开始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另一方面,农村很多离婚案件与第三者插足、夫妻一方或双方寻求刺激生活有关。后一种原因导致的利害案件增加了农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三、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对策

城市对农村的“殖民”现象是城乡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是城乡价值观碰撞的现实反映。毋庸置疑,农村城市化的过程给农村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利益,但是各种“城市病”也开始在农村流行,不利于城乡的和谐发展。我们拒绝城市对农村的“殖民”并不是放弃农村城市化,而是农村在向城市推进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城市对农村的不利影响。

1、严格审批投资项目。科技论文。针对城市将某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建在农村的情况,农村应加大对企业投资的审查力度。企业只有在工作环境达标、排放物处理达标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生产。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从长远看,农民也应提高觉悟,反对不达标的企业在自己的土地上开工。只有保护好农村的环境,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2、提倡合理的消费方式。虽然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马车之一,但是时下某些农村的攀比性消费、愚昧性消费、享乐性消费却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合理的消费方式要求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并重,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消费。只有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对富裕起来的农民进行合理的消费引导,才能拒绝城市中某些不健康的消费方式的蔓延,进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3、保持乡土人情。农村城市化并不是“全盘城市化”,乡土社会中的某些观念仍然具有积极意义受城市文化多元化的影响,农村的价值观也开始变得混乱起来,要利益不要感情的行为越来越多,有些农民也感受到了打赢官司输掉感情的无奈与空虚。乡土社会中和谐的人际关系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

总之,城市对农村的“殖民”加大了城乡和谐发展的难度。农村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应该自觉抵制来自城市的不良思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既保持农村的生态平衡,又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


参考文献:
1《现代生活方式与文化传统》[M]科学出版社于琨奇花菊香主编1999年版
2《城乡家庭——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M]杨善华沈崇麟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当代中国社会流动》陆学艺主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审视当代中国的“啃老族”现象
下一篇论文: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对策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政治论文
最新政治论文
读者推荐的政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