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政治论文

现代社会中的灵性和灵性资本_魂商

时间:2012-08-30  作者:佚名
总体来看,从宗教视角去定义灵性资本的,一般都没有强调或区分灵性与宗教的区别,而是直接将灵性作为宗教组织所表现出的一种特征或一部分。在这样的理解之上,灵性资本与宗教资本之间并无决定性的界限,有时候甚至是等同的。在这种意义上,灵性不仅包含了宗教的个体或经验层面,同时也表达着宗教的一种神圣性或超验性,从而从一种宗教的子集的地位而一跃与宗教并列甚至等同。而在左哈尔等人的角度上魂商,灵性显然是范围大于宗教的概念,它已然越过人们一般理解的与某种超验性相联系的常规“灵性”,而成为直指人类普遍价值的更为宽泛的概念。

三、灵性及灵性资本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发展

(一)魂商

英国学者丹娜·左哈尔与艾恩·马歇尔追溯了灵性一词的拉丁语词根(spiritus),它能够赋予一个系统以生命和活力。人类的灵性使得我们去追问我们为什么要做我们所做的,并寻找更好的方法去完成它[12]。在这两位学者看来,灵性在人类世界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是一种内在于人类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左哈尔和马歇尔提出“魂商(spiritual intelligence)”的概念。魂商一词是相对于智商(IQ)和情商(EQ)的概念来说的,是指一种处理和解决意义与价值问题的能力。“拥有这种能力,人们就可以把行为放入一个更为宽阔、丰富和富有意义的环境中去,同时可以评价某种行为是否有意义。魂商(SQ)的存在是智商(IQ)和情商(EQ)有效发挥的必要基础,是人类最根本的智慧。”[13]

魂商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对灵性概念的更为宽泛的理解之上。这种意义上的灵性不再只是心理学或某个学科的研究对象,也不是与某种超验的存在相联系的体验,更不是宗教的子因素或是代名词,而是更多的与“灵魂”相关。魂商也因此被看作是“灵魂的智慧(the soul’s intelligence)”[14],是人们用以自我修复和自我整合的智慧,同时也是一种自我能力。高魂商的人能将灵魂经历运用到更广阔的情境与意义之中,获得个体生命的统一感、目的性和方向感。那么,在这种人类用以解决意义危机以及整合生命的能力之中,宗教占据着什么样的位置?

前面提到,左哈尔与马歇尔对灵性资本也有自己的理解和定义核心期刊。他们在定义和应用灵性资本之前,就明确指出他们所理解的灵性资本与宗教或神学体系以及任何其它的组织性的信仰系统都没有关系。因为在他们看来,宗教信仰具有排外性,而灵性资本和魂商则试图要描绘和探索更具普遍性的、甚至是可以从任何人身上都挖掘到的更为深刻、非宗派的意义、价值、目的和动机。然而,这种试图与宗教撇清关系的灵性资本,以及与灵性资本息息相关的魂商,是否真的就与宗教无关呢?

按照书中的表达,魂商是超越任何特定的价值体系或文化的,因此它必然也是超越任何宗教形式的,但它也可能通过不同宗教的形式来表达。当然,在二者的关系中,“是魂商使得宗教得以存在(甚至有必要存在)魂商,而非依赖宗教”[15]。因为魂商是人脑和心智的内生能力,它能让大脑通过寻找和应用意义来解决问题,而宗教是一种由外部所施加的规则和信仰,是一种外生性的存在。也可以说,个体的宗教信仰是魂商的一种必要非充分条件。即那些魂商很高的人可能是有信仰的,其信仰对此有一定影响;但是,有虔诚信仰的人却不一定有高魂商。也就是说,一个具有高魂商的人可以不去信仰任何宗教,而同样拥有那种精神上的达境。

在“魂商”概念的背后,灵性完全是超越于宗教之上的,它与人类的内在灵魂体验联系在一起,而这种体验又是多样的,它源于内在,同时又能赋予人创造的能力。灵性是平衡个体内在与外在世界的一种能力,而宗教则只是灵性实现或提高自身灵性能力的众多方法之一种。并且,宗教的信仰、体验或实践,以及它所带给人们的“特殊视野和能力必须编制入一个整体的人类机能中,才能带来积极的效能”[16]。

(二)灵性信仰——宗教的新标签

不难发现,在现代各种新兴宗教运动中,涌现了一大批打着“灵性”旗号的信仰形式。一般有两种趋向:一种是尽力与宗教划分界限,另一种是竭力与宗教扯上关系。不管采取的是哪种形式,它们都成为宗教市场中传统宗教形式的竞争对手。这正是保罗·希拉斯(Paul Heelas)所说的从“宗教”到“生活的灵性信仰”(spiritualities of life)的转变[17]。因此,不管是现实还是理论上,我们都不得不面对“宗教”和“灵性信仰”范畴的二分。

个体的内在灵性信仰生活一直以来都是宗教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宗教最终都具有这样一个基础,即一个理想化或基本的、旨在促进人们灵性成长的目标”[18]。而在现代社会中,“灵性”部分似乎逐渐被剥离出来,而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特别是在人们对于信仰的选择和定位上,比起“宗教”,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使用“灵性信仰”。原本作为宗教一部分的灵性信仰,为何逐渐成为一个与宗教并列的范畴,在某些领域甚至取代宗教而成为一种更广义的表达呢?

一是制度性宗教本身弊端的显现,加大了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张力。灵性组织或灵性信仰的另行其道魂商,与宗教体制的僵化以及繁琐的、不符合现代人生活的仪式等有很大关系。斯蒂芬·亨特(Stephen Hunt)在《宗教与日常生活》中提到,后现代性带给文化以新的活力和维度,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也使得人们对“宗教”态度发生变化。在这种视角下,“宗教”这个词越来越带有信仰制度化的味道,使得人们一听到宗教就“容易联想到干巴巴的仪式和其中的神学残余”[19]。因此人们更愿意使用更加具有灵活性的“灵性信仰”(spiritualities)一词。相应地,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参加传统的宗教实践或去组织性的崇拜场合,而更能接受不受制于制度约束的“灵性信仰”。二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内在、自我、认同等层面的需求。比起传统的宗教,大多数新兴灵性信仰都更加强调个体性的重要,将引导并释放个体内在灵性能量作为主要目标。信仰不再是重心,灵性体验占据主要地位。宗教借助的是一种外在的力量,而灵性信仰则更重视主体自身的力量。灵性信仰并不必然包含一个逻辑上更为完善、一致的信仰体系,而有没有灵性信仰也并不取决于是否皈依了宗教。三是各种研究中对“灵性”的多重诠释,也使得灵性超越了宗教层面而具有了更为宽泛的内涵。如前面提到的左哈尔和马歇尔对灵性的定位。还有国内外近些年来大量出现的相关“灵性”书籍,大多都跳过了宗教层面而指涉更为抽象的人类内在性核心期刊。而这类书又大多摆在畅销书架上,无疑会影响人们对“灵性”的理解。

尽管“灵性信仰”与“宗教”已经成为我们视域中的两个相对独立的话语范畴,但是实际上,要将二者完全区分来看却又是不可能的。不论是制度性的宗教还是个体层面的信仰,必然会涉及到灵性方面;而在更为广义的灵性解释层面,也不可能完全绕过宗教。“灵性信仰和宗教信仰在人类生存中交叉重合得如此严重,以至于在学术研究中,明智的做法通常是把它们作为具有内在相互联系的现象而在整体上加以分析”[20]。区分并不代表对立,这两个具有天然联系的范畴,终究是无法成为两个绝对不同的领域的。同时我们也无法忽略这样的情况:即,“灵性信仰”在很多时候不过是宗教的一件新衣。

以上是对通过对灵性与宗教关系的探讨,进一步明确了“灵性”以及“灵性资本”等概念在具体应用中所可能具有的多种涵义。我们发现,无论是追溯灵性与宗教关系的历史,还是探讨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新的发展形式,二者始终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这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应用或理解上的偏差。

同时,对“spiritual/spirituality”的不同翻译也是导致关于对“灵性”、“灵性资本”以及其它相关概念理解的多样性的重要原因。国内理论界大致将“spirituality”翻译为灵性和精神性两种,心理学研究多翻译为“精神性”;另一方面,因其与宗教的论述较为亲密魂商,因此现代很多人更倾向于将其译为“灵性”。在中国人的理解系统中,“精神性”是一个较为中性的概念,而“灵性”既可以被理解为人的一种内在状态,也会被看成是与神秘的、宗教性的力量相联系的某种性质。不同的翻译方式,会导致不同的思考进路。如上面提到的“魂商”这一概念,中国大陆将“spiritual intelligence”译为“魂商”, 而“灵魂”与“灵性”显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将“spiritual intelligence”译为“魂商”是否恰当仍有待商榷。《魂商》作者的另一本书Spiritual Capital[21],台湾则将其译为《心灵资本学》。由此看来,如果读者未曾接触原文,不了解原本的语词,必定会产生理解上的偏差。“灵性”一词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复杂性,而人们在使用的同时又将灵魂、精神、心灵或性灵等词与之混同,如果不加判断地接受,那么不仅会带来概念使用上的混乱,同样也会使得人们对相关理论的理解不清。国内很多研究中都存有概念使用混乱的状况,诸多概念被随手应用,却并不符合应有的场景。人们对于某种现象和概念的多样理解是必然的,然而理论中的运用却应多一些思考。


参考文献
1.[美]罗德尼·斯达克,罗杰尔·芬克著,杨凤岗译,《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2.[美]厄尼斯·朱(Ernest D.Chu)著,欧冠宇译,《心灵货币》,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
3.[英]丹娜·左哈尔(DanahZohar),艾恩·马歇尔(IanMarshall)著,杨壮,张玮译,《魂商》,华夏出版社,2010年。
4.[英]斯蒂芬·亨特(StephenHunt)著,王晓修,林宏译,黄剑波,张华校,《宗教与日常生活》,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
5.张志鹏.灵性资本:内涵、特征及其在转型期中国的作用.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6.张清津.精神资本与中国宗教市场中的基督教皈依,中国民族报,2009年8月18日,第006版。
7.PaulHeelas and Linda Woodhead. The Spiritual Revolution: Why Religion is GivingWay to Spirituality. UK:Blackwell Publishing, 2005.
8.JamesM. Nelson. Psychology,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New York: 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 2009.
9.Jeremy Carrette and Richard King. Selling Spirituality: the SilentTakeover of Religion. Oxfordshire:Routledge, 2005.
10.Danah Zohar and Ian Marshall. Spiritual Capital: Wealth WeCan Live By. San Francisco: BK,2004.
11.Laurence R. Iannaccone& Jonathan Klick. SPIRITUAL CAPITAL: An introduction and Literature Review.The paper prepared for Spiritual Capital Planning Meeting, October9-10, 2003.
12.Roger Finke. Spiritual Capital:Definitions, Applications, and New Frontiers. The paper prepared for SpiritualCapital Planning Meeting, October9-10, 2003.
13.David Voas. Patterns of Inheritance ofSpiritual Capital. ASREC 2005 PROGRAM: November 4-6, 2005 - Rochester, New York.
14.Metanexus学院灵性资本研究项目网站:http://www.spiritualcapitalresearchprogram.com/index.asp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主导理性服从——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三原则
下一篇论文:产业经济学视野下的农村文化建设_意义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政治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政治论文
读者推荐的政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