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朗读者》的多层意蕴_文学艺术论文

时间:2011-05-25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朗读者》是一个有着多个主题、多重意蕴的文本,通过文本细读,揭示出文本隐藏的多层意蕴,展示作品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朗读者》
 

《朗读者》初版于1995年,而今这本书不仅在德国,在整个欧洲和美国都是超级畅销书,对于这么一本严肃而内省的书,成为畅销书也是出乎作者本哈德·施林克的意料之外:“我确实没有想到这本书会这么成功。我本来以为,这本书太个人化,从而不足以成为畅销书;而作为国际性的畅销书,它也太德国化。”1但事实却是它确实得到了世界各国,诸多阶层人的喜爱,究其原因,就在于几乎每个阅读过这本书的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喜欢的或者值得反省的地方,因为它蕴含了丰富的主题,正如作者自己所说:“人并因为做了罪恶的事而完全是一个魔鬼,或被贬为魔鬼;因为爱上了有罪的人而卷入所爱之人的罪恶中去,并将由此陷入理解和谴责的矛盾中;一代人的罪恶还将置下一代于这罪恶的阴影中­——这一切当然都是具有普遍性的主题。”2诚然,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经历或情感而做出理解上的选择,这也是《朗读者》拥有众多读者的内在理由。

通过细读《朗读者》的文本,我们可以感受到隐含作者的情感和价值取向,得到隐藏于文本之内的多层意蕴。

一、短暂而长久的爱恋

文章的第Ⅰ部的重点是讲述米夏与汉娜如昙花绽放般的情感。

在对米夏和汉娜的情感表述中,很多研究者使用了“不伦之恋”这一词语,从传统的意义上来说,确实如此。米夏是15岁的少年,而汉娜已是36岁的中年妇女,他们相差21年的岁月足以使汉娜做米夏的母亲文学艺术论文文学艺术论文,但摒除传统和道德上的看法,我们似乎更应该关注的是,在这段以肉欲开始,以情感升华结束的情感纠葛中,当事人到底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不可否认的是,米夏先是被汉娜的肉体所吸引:“她的一番姿态让我的目光无法离开,离不开她的颈背;离不开她的肩膀;离不开她的胸部…;离不开她的屁股…;离不开她的大腿…”3情窦初开的少年,面对成熟强壮的中年妇女,因理性而作出的落荒而逃只是延宕了对欲望的渴求,却更进一步刺激了这种欲望。汉娜的心知肚明与接纳的姿态,使他们开始谱写这一段由肉欲开始的爱恋。然而,若这一段感情仅止于此,确实是有悖人伦和道德的。但随着他们朗读—沐浴—做爱—并排小睡这一相处模式的形成,他们开始了灵魂上的交流,达到了灵肉上的合一。这些场景,没有了淫荡,也没有了不洁之感。从他们的相识、相恋,再到分别,是第一部分的内容,汉娜在米夏的心里留下了诸多难以磨灭的画面,它们“从不消散,永不变色”4:“其中一幅是她在厨房里拉上长筒袜;另一幅是她站在澡盆前,伸出双手,手里拿着浴巾;还有一幅就是汉娜在骑自行车奔驰,裙边儿在车子带起的风中飘拂;最后,就是她站在父亲的书房里。”5从这些记忆中的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交往的轨迹,而这轨迹既是真实的经历,也是米夏精神上的轨迹,那就是对汉娜的感觉与认知——从肉体到灵魂。在一步步的相处过程中,米夏也一步步的涤荡自己对汉娜的肉体欲望,看到汉娜别样的美好。汉娜在离开米夏之前,还遗赠给了米夏一幅画面:“她套一条短裤,穿一件衬衫,衣襟敞开,腰间扎紧,在对我张望过来,我却从这里读不出任何意思。”6这样一种离别,有着无奈和感伤,还有着一去不复返的惆怅,爱人的心思,“我”读不出任何意思,是伊人已去,还是两颗心渐行渐远,读这句话的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论文发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只是从叙述者的口吻中,我们可以感觉到的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米夏对汉娜有着浓重的痴情与痴迷:

与君同心

两心相互来占有

与君同衾

两情相互来占有

与君同死

人生相互来占有

与君分别

各自东西不回首7

这首诗犹如谶语一般,同心、同衾、同死的深情没能抵挡住分别的现实。生命中这段短暂的际遇文学艺术论文文学艺术论文,却对两个人产生了终生的影响。米夏异乎寻常的成熟与冷漠,再也没有能力爱别的女人,他也卷入汉娜的罪恶中,使得他以旁观者与参与者的双重身份审视那段历史,审视汉娜的罪责与无辜。汉娜则因为米夏的持续朗读,学会识字读书,也明白了自己的应该承担的责任,直面死者,完成对自我的审判。

二、对审判公正的质疑

第Ⅱ部是审判,既是对罪犯的审判,也是对人类的审判。

“我”与汉娜的再次相遇,已是在对汉娜的审判法庭上,但这场审判并没有按照常规所应有的那样进行,而是审判了所有的参与者——汉娜,法官,汉娜的同伙,村子里的人,还有“我”,甚至局外人。

在审判之前,每个审判者都以为自己掌握真相,掌握公正。“是评价!而且是评判过去!…我们责无旁贷,要让人们能够呼吸清新和眼见为实。…我们坚信,最后必须进行审判。我们同样一眼就看出来,过去对某几个集中营看守或帮凶虽然也审判过,但只是走过场而已。有整整一代人站在审判席上,他们或者曾经为看守或帮凶服务过或者一设法去制止他们,或者,在1945年以后,原应该把这些人从人群中揭发出来,而实际上他们没有这么做。我们也要对他们进行评判,把他们暴露在羞耻之下,以这种办法对他们进行审判。”8“我们当时都对双亲判了可耻的罪。我们认为,他没有在1945年前后把那些作恶者从人群中告发出来,而犯了知情不报的罪。”9这一段大义凛然的话语,信誓旦旦,胸有成竹,以一副掌握真相和正义的姿态,认为“我们”有能力有责任揭露真相,评判过去。读到后面的文本,我们可以发现,这是“我”去听审判之前的自以为是。 “我们”与那过去和罪恶有着千丝万缕血脉相连的关系,那些人中有“我们”的亲人、爱人,甚至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可能自己也参与其中

到了法庭之上,亲眼目睹审判,才知道自己的幼稚。审判并未彰显正义,更多的是展示了在这样的一场审判中,人的阴暗面。首先是“我”,我全然忘却或者是故意回避汉娜所给予“我”的文学艺术论文文学艺术论文,一心想着逃避,“我”害怕汉娜被释放,害怕与她重逢,我只想忘记,“我”希望她锒铛入狱,从此远离“我”的生活,从“我”的生活中彻底消失,永远成为回忆。行使法律之权的审判长却是在使用“特殊计谋”,“碰到拖延时机或令人恼怒的发言…法官就用这种态度来明确地表示,他对于这段发言毫无兴趣,如果要强迫他聆听毫无用处”10有选择的听取发言,如此审判的公正性无疑会大打折扣。随着审判的进行,整个法庭弥漫着麻木不仁的气氛:“我”麻木以求把汉娜看成路人,避免沾染她的罪责;律师和检察官的相互攻击也演变成麻木不仁;法官和审判员在连续的听取那些恐怖景象的陈述后,从原先的“还带那么点显而易见的惊恐表情和确凿无疑的自我克制”11,“到后来,法官和陪审官们的面部表情就恢复常态了…他们还会表示出几丝不耐烦。”12最后竟会为去以色列出差而争先恐后起来。这样的法庭,俨然成为了上演闹剧的舞台。这样的审判,不仅无法彰显正义,甚至都不再尊重死者,虽然事情才刚刚归去不久,但人类就开始了集体遗忘,不管是施暴者还是受暴者,不管是罪犯还是法官,他们都可以熟视无睹,麻木不仁,面对每天的罪恶和残忍,大家都得了“麻痹病”,“人只要具有这项本领,生命就可以缩减到就那么几件事儿,行为也会变得冷漠无情、肆无忌惮,煤气毒死、炉子烧死也都成了家常便饭。”13叙述者通过法庭上参与者的表现,推导出的是人类在面对人祸时的冷漠无情和麻木不仁,也许正是因为这些人类的特性,人祸才在人类史上从未断绝,这样的叙述,也使文本展现的层次得到了提高。

汉娜在法庭上的表现可谓冥顽不化,是因为她认为只有死者才可以对她有所要求。幸存的母女所见的所记录的并不精确,也不可能精确;村民们为求自保,都在含糊其辞;汉娜的低头就范激怒了一心想脱罪的同伙们。汉娜成为了众矢之的,法庭上所有的人都没有了耐心,所有人都想尽快结束这一切,包括汉娜。一纸报告书打败了固执的汉娜,她拒绝确认笔记,只能承担起本不该由她一人承担的一切,与其说是她不愿让自己不识字的缺陷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不如说是她已然彻底绝望。猛然间顿悟的“我”,了解了之前的当下的真相,却还是没有勇气讲出来文学艺术论文文学艺术论文,不论是否有权讲出来,“我”所想的只是“我”自己:“要说我为自己终于也麻木了而高兴的话,那未免言过其实。但是,我确实认为这么做是做对了;只有这样,我才能重新回到我的生活里去,也才能继续生活下去。”14被宣判后的汉娜,“目不斜视,眼光穿透尘世一切,扬长而去。”15汉娜的决绝,无疑给“我”以及当时的法律和审判制度以巨大的嘲讽,她当然是有罪的,但相比其他逍遥法外的同伙,她的承担又不完全是应该的。而汉娜在法庭上“要是您,您会怎么办?”的质问,我们都无法回答,作者在这里表露出的不仅仅是对司法公正的质疑,更是对人性的质疑。也是从这种批判中,文本的内涵从对个人的审判上升到对整个人类阴暗面的审判论文发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三、贯穿一生的忏悔

如果说第Ⅰ部的主题是情感,第Ⅱ部的主题是审判,那第Ⅲ部的主题就是忏悔。

多年以后,米夏结婚生子又离婚,他才明白,汉娜一直在左右着她,于是重新开始了为汉娜的朗读。而汉娜也开始了自己的反思和忏悔的旅途。这一部分是米夏与汉娜精神共鸣的篇章。米夏在为汉娜朗读的同时也在为自己朗读,汉娜在给米夏的纸条中,提醒了米夏四季四时的更替,也对文学提出自己的体验和批评。只是,米夏没有去探望过汉娜一次,也没有给她写过一封信,这或许也是一种逃避,在从不谋面的交流中,米夏觉得安全和轻松,汉娜却在步步走向衰老。汉娜学会了识字读书,在订阅了大量集中营幸存者的书和有关集中营的文献后,也许她才真正明白自己的罪责,她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重新给自己定位,“采取的是一种只关乎自己,不影响别人的方式。”16 汉娜结束自己的生命也许不是因为害怕现实的生活,因为从她床头挂的小图片和小纸条可以看书,她对外界生活的向往。而是因为无人理解的悲哀以及难以逃避的自我审判。“我一直有一种感觉,就是人家不了解我,…如果没人理解你,那么,也就没人能要求你讲清楚,就是法庭也不可以要求我。不过,死掉的人却可以,因为他们理解我。”17汉娜拒绝法庭和世人的审判,申请提前释放文学艺术论文文学艺术论文,获得自由身后,即直面死者的审判,以自己的生命为反思与忏悔做了了结。文本把过去时与现在时交替来写,中年的“我”不断拷问自己,反思少年的“我”的所作所为,这样的自我审视贯穿全篇,一再强调历史与现实并不遥远,界限也不是那么分明,“我们的生活层层叠叠,下一层紧挨着上一层,以至于我们老是在新鲜的遭际中碰触到过去的旧痕,而过去既非完美无缺也不功成身退,而是活生生地存在于眼前的现实中。”18这样的叙述手法,进一步强化了终生忏悔的主题,也是对人性和人祸的一种警醒。过去的并非真的过去,它依然影响着现在的生活,“人不因为曾做过罪恶的事而完全是魔鬼”,但人也不会因为曾经的改过或忏悔而成为天使,人性恶的因子在人类史上曾无数次的迸发。对于“我”而言,这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痛楚,伴随终身;对于人类来讲,这也是挥之不去的历史阴影。

文学的力量主要是精神上的,《朗读者》从人性最基本的欲求出发,达到了对人类和历史的思考,读者可以得到诸多启示。文本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解读:人性、纳粹、战争、知识、爱、性,这些词无疑都是《朗读者》的中心词,它们共同构成了文本丰富的多层次的意蕴。

注释:12《朗读者》(德)施林克著,钱定平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2 第2页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抵抗白昼》中的象征性与对抗力_品钦
下一篇论文:《看不见的人》所呈现出的象征主义_场景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