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在细雨中呼喊》:福克纳影响下的先锋叙事_意识流

时间:2011-05-24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叙述视角。叙述时间。意识流。在细雨中呼喊》:福克纳影响下的先锋叙事。
关键词:叙述视角,叙述时间,意识流
 

威廉·福克纳(WilliamFaulkner )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影响深远的作家。他的文学创作不仅在当时与欧洲文学试验者乔伊斯、伍尔芙、普鲁斯特等人遥相呼应,而且还影响着二十世纪中国的文学创作。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就开始对福克纳进行介绍和评论,然而对福克纳的真正译介和研究却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时代,也是作家思想解放的时代。国外各种思潮和理论的涌入,使国内作家的思想和创作中的现代意识得到加强。在这种形势下,福克纳作品中富含实验性的创作手法得到众多中国作家(尤其是先锋作家)的青睐。在先锋作家中,受福克纳的影响较大的有余华、莫言、苏童等人。在这些先锋作家的创作中,以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原名为《细雨与呼喊》)最具代表性。

下面就以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与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在小说叙事层面的对比来揭示福克纳对中国先锋叙事的影响。

一、叙述视角

叙述视角是指叙事者或人物与叙事文中的事件相对应的位置或状态,或者说,叙述者和人物从什么角度观察故事。

福克纳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处理方式,在《喧哗和骚动》中采用了多角度的叙述方法。他在文中让三兄弟(班吉、昆丁、杰生)各自讲一遍自己的故事,随后自己又用“全能角度”,以迪尔西为主线来讲剩下的故事。这种从不同人物视角讲述同一个故事的手法,也叫“对位式结构”。《喧哗与骚动》采用的多角度的叙述方法为提高叙事艺术的表现力提供了更多的方式意识流,同时也使叙事方式与叙事内容同样获得了叙事效果。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中所运用的叙述视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余华在《在细雨中呼喊》的创作。

在《在细雨中呼喊》中,余华虽没有像福克纳频繁地变换叙述者来实现对同一件事的重复叙事,而是单纯以“我”(孙光林)的视角进行叙事。然而,二者表面的差异并不能掩盖掉内在的联系。小说虽采取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但并不像郁达夫在“自叙传体”小说中去追求作者、叙述者、主人公的统一,而是刻意拉开作者和叙述者的距离。因而,小说中的“我”实际是作者在叙述与叙述对象之间设置的第三者,借此来实现间接叙事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对此,余华在《虚伪的形式》一文中谈到:“在叙述与叙述对象之间存在的第三者,可以有效地回避表层现实的局限,也就是说可以从单调的此刻进入广阔复杂的现在层面”。 [1]实际上这也反映出了余华的叙事态度:无我的叙述,即将别人的事而不是自己的事告诉别人。

《在细雨中呼喊》中,“我”又被赋予了双重身份:成年的“我”和童年的“我”。小说是站在成年的“我”(现在的我)的位置去回顾童年的“我”(过去的我)的感觉和经历,因此,小说中经常出现现在与过去的重逢。如小说中描述“我”被各哥哥和弟弟合伙诬告后受到父亲责罚时的感受:

“这次事情以后,我在语文作业薄的最后一页上记下了大和小两个标记。伺候父亲和哥哥对我的每一次殴打,我都记录在案”。

“时隔多年以后,我依然保存着这本作业薄,可陈旧的作业薄所散发出来的霉味,让我难以清晰地去感受当初立誓偿还的心情,取而代之的是微微的惊讶”。 [2]

当成年的“我”去回忆这件事是,当年的愤怒已趋于缓和,残酷的事实也变得可以理解了。这实际上是用成年人的超脱来化解儿童的仇恨。可以说,在小说中,余华内在继承了福克纳的叙事方式:回顾视角下的间接叙事。这种叙事方式为《在细雨中呼喊》带来了强大的叙事空间和叙事张力。

二、叙述时间

俄国的托马舍夫斯基说:“在艺术作品中,需要区分情节时间和叙事时间。情节时间是被述事件大约完成的时间,叙述时间是通读作品所费的时间”。 [3]

萨特曾经指出《喧哗与骚动》是一本关于时间的书。“福克纳的时间观念体现在小说中,就是让线形时间变为心理时间,即意识在思维中流动的时间”。[4]时序倒错手法的运用是《喧哗与骚动》的一大特色,它“是作家借以打乱事物运动变化的客观时间次序,颠倒事物因果关系的一种文学手法”。 [5]福克纳对时间的处理使他在《喧哗与骚动》中的叙事活动获得了极大的自由。此外意识流,作品吸引读者去寻找叙述线索、重建时间顺序,客观上也提高了读者的参与程度、加强了小说的效果。

余华的小说对时间极为重视,他认为“时间的意义在于它可以随时都可以重新结构世界”。基于这种认识,余华尝试用另一种逻辑—“记忆的逻辑”来结构作品。对此,余华解释说:“当我们把这个世界的事实,通过时间的重新排列,如果能够同时排列出几种新的顺序关系(这是不成问题的),那么就将出现几种不同的新的意义。这样的排列显然是由记忆来完成的,因此我将这种排列称之为记忆的逻辑。”[6]显然,余华不再安心于传统小说因果联系下的线性叙事,也不再满足于倒叙、补叙、插叙等手法的运用,而是“彻底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链,而进入了一个任意组合、拼接的疆域”。 [7]

从整体结构来看,《在细雨中呼喊》设置了四个部分:一、南门岁月;二、孙荡镇岁月;三、祖父的回忆及南门叙事;四、孙荡镇叙事及回到南门。小说中的时空顺序被打乱,对于读者来讲很难去还原故事的叙事时间。这一点与《喧哗与骚动》有诸多相似之处,最关键的一点是两部小说中的叙述时间都是叙述者的心理时间。与线性时间的单向性相比,心理时间因具有可逆性和延展性而获得了极大地叙事自由。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叙述者可以随意进入某个时段,全凭内心意识的流动。

心理时间的运用带来的另一个显著的效果就是叙事密度的增加。传统小说中的线性叙事是一种历时性叙事,而心理叙事可以在同一时态下进行拓展性叙事。在《在细雨中呼喊》中就表现为在展示孙广林的人生苦难的同时,也展示了其他人物的人生片段进行映照。如鲁鲁被送往福利院与“我”被父母的遗弃构成的共时叙事。

三、意识流

意识流首先是作为心理学术语被提出,指人精神活动中的潜意识(或无意识)活动。随后,意识流被广泛运用到文学创作中。其中,《喧哗与骚动》是意识流小说中的经典著作。

在《喧哗与骚动》中,福克纳采用“复合式”意识流的表现手法,通过对班吉、昆丁、杰生这三位不同性格、不同遭际、不同品质的人物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的意识流动来叙述同一个故事的始末,造成了一种意识复合流动的效果。其中虽有部分重复,却毫无雷同之感,原因在于作者描写的重心不在凯蒂母女堕落的故事本身,而是该事件在不同人的内心产生的影响及其导致的心灵变化。三兄弟的意识流活动各有特色,不仅能够体现白痴、精神崩溃者、偏执狂与虐待狂不同的心理状态和语言特色意识流,更能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索他们的意识与潜意识动机,借此塑造人物性格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在细雨中呼喊》是一本有关记忆的书。记忆是现在对过去的回忆,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少不了意识的流动。《在细雨中呼喊》对意识流的运用极为常见。下面主要用自由联想和感觉印象两个意识流方法结合小说进行分析。

意识流中的自由联想是人们从“意识到潜意识的一个寻找过程”。[8]如小说中的“我”在十年以后重返故乡南门,看到记忆中的池塘时的感受:“池塘的突然出现,使我面临了另一种情感的袭击。回忆中的池塘总是给我以温暖,这一次真实的出现则唤醒了我过去现实”。 [9]当记忆中带给“我“温暖的池塘真实地展现在面前时,温暖则被另一种情感所置换。这里的“另一种情感”其实就是“我”儿童时期的真实感受,也就是现在的“我”的潜意识。

感觉印象重视表面的感官化,是主人公眼中的事物或人真实地接近一种自我感觉。[10]小说中细致地描画了儿童时期的“我”与伙伴在田野中奔跑时的感受:“……脚下是松软的泥土和迎风起舞的青草。阳光那时候似乎更像是温和的颜色涂抹在我们身上,还不是耀眼的光芒。我们奔跑着,像那些河边的羊羔……”[11]作者并没有用成年人的视角而是站在一个孩子的立场把“我”对景物的感受真实地刻画出来。因为孩子的内心比成年人更为敏感,对周围景物的感觉和印象也就更加直观和强烈。

《在细雨中呼喊》可以说是余华对上世纪八十年代中短篇小说实验的总结。在经历了一番畅快淋漓的文体试验后,余华开始走向自我调整,“逐渐脱去那令人炫目的形式外衣,开始重视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 [12]余华之后的创作也显示了向传统倾斜的趋势。然而这并不能意味着福克纳对他的影响就此结束,在他之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作品中,我们仍能看到先锋叙事的痕迹。而《在细雨中呼喊》在叙事策略上的完美统一也会毫无疑问地奠定它在先锋小说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孙志军选编.《余华经典作品》[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452.
[2][9][11]余华.《在细雨中呼喊》[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9.8,19,2.
[3](俄)鲍里斯·托马舍夫斯基.《主题》,参见《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北京:三联书店,1989.123.
[4][7]张学军.《中国当代小说中的现代主义》[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156,157,156.
[5]舒玲娥.《论<喧哗与骚动>的叙事艺术》[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5,(2).50.
[6]余华.《余华作品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8][10]刘恪.《先锋小说技巧讲堂》[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92,95.
[12]张学军.《中国当代小说流派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221.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周礼·考工记》之梓人为筍遽浅读_动物学
下一篇论文:《奥巴马上海演讲》的修辞分析—基于伯克的同一理论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