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周礼·考工记》之梓人为筍遽浅读_动物学

时间:2011-05-24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在读《周礼·考工记》中梓人篇知梓人为对古代木工的一种称呼。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把“筍遽、饮器、箭靶”归属于梓人了。他是根据苟萃华等从动物学分类学上考证。
关键词:梓人,筍遽,动物学
 

《周礼·考工记》一书的成书年代不可考,现代科学史家众说纷纭,这篇文章中暂以先秦时期为基础讨论。《周礼·考工记》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科技专著,是我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书中介绍了先秦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长久以来对《周礼. 考工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本的考订注释和资料确证上,对美学思想在一些艺术史、艺术门类的研究中偶尔提及。

在读《周礼·考工记》中梓人篇知梓人为对古代木工的一种称呼,制造乐器悬架、饮器、箭靶等,一般以梓木为原料。梓木是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对生,稍有掌状浅裂,圆锥花序,花黄白色。木材可以做器具,为速生数种,可以做行道树,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北地区。梓人的称谓是来自于使用的木材,看来在先秦时期,是有大量的梓木被广泛的用于制作器材。但是在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在《周礼·考工记》中攻木之工分为:轮、舆、弓、庐、匠、车、梓。同是利用木材制造器具,为何名字所称各不相同呢?如果按制作的器具来分类和确定木工名称的话,而为什么单把制作乐器悬架、饮器、箭靶归于梓人呢?《周礼·考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或坐而论道,或作而行之,或审曲面执,以饬五材,以辨民器,或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或饬力以长地财动物学,或治丝麻以成之。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审曲面执,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谓之商旅;饬力以长地财,谓之农夫;治丝麻以成之,谓之妇功。”从这段文字总结,作者首先以人进行了第一步分类,从而引出以材料对百工的第二步分类,更具体化了“考工记”所要考据的内容。如“凡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搏埴之工二。”那么第三步就是以制作技术和制作艺术来划分的类别,如“攻木之工:轮、舆、弓、庐、匠、车、梓;攻金这工:筑、冶、凫、段、桃;攻皮之工:函、鲍、韗、韦、裘;设色之工:画、缋、锺、筐、荒;刮摩之工:玉、雕、矢、磬;搏埴之工:陶、瓬。”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把“筍遽、饮器、箭靶”归属于梓人了,本人认为梓人所考究的是制作艺术性。

“ 梓人为筍虡。” 筍虡为悬挂钟、磬的架子,横梁叫筍,竖直的柱子叫虡。对于磬架在制作工艺上没有什么难度,就对磬架的艺术形态上进行了大篇幅的描述。

“ 天下之大兽五:脂者、膏者、臝者、羽者、鳞者。宗庙之事,脂者、膏者以为牲,臝者、羽者、鳞者以为筍虡。”脂者:牛羊一类有角的动物;膏者:猪、熊等无角的动物;臝者:在《十三经今注今译》中认为臝者是指短毛野兽,如虎豹之类。而在戴吾三著的《考工记图说》中认为臝者是指人类。他是根据苟萃华等从动物学分类学上考证,认为臝是指裸身的人。并且和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六具钟虡中有塑以青铜武士像作为虡加以证实来说明。羽者是指鸟类,鳞者指的是蛇或鱼之类的水生动物吧。从这段文字的表述可以发现,在先秦时期已经对动物进行了基本的分类。而且把“脂者、膏者以为牲,臝者、羽者、鳞者以为筍虡”加以区别,这可能一方面是出于当时严肃的祭祀礼仪的考虑,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古代审美观点出发考虑。但是无形之中说明了古人的思想,在对待动物也不是同等待遇,也分三六九等。认为“脂者、膏者”上不了大雅之堂,不能雕刻于筍遽之上。

“外骨、内骨、却行、仄行,连行、纡行,以脰鸣者,以注鸣者,以旁鸣者,以翼鸣者,以股鸣者,以胸鸣者,谓之小虫之属,以为雕琢。”外骨指有坚硬外壳的动物,如龟;内骨指鳖。却行指蚯蚓;仄行指螃蟹;连行指鱼类;纡行指蛇类;以脰鸣者指用颈部发声的,如蛙;以注鸣者指用口发声的,如蠑螈(蜥蜴);以旁鸣者指用振动肋部发声的,如蝉类;以翼鸣者指的是用翅膀振动发声的,如金龟子;以股鸣者指用大腿和腹部摩擦而发声,如蟋蟀动物学,织布娘等;以胸鸣者指的是灵龟类动物;这些小虫作为筍虡的细部刻饰。这段文字的描述主要是以水生动物学和昆虫学的角度对动物进行了分类。

“厚唇弇口,出目短耳,大胸耀后,大体短脰,若是者谓之臝属。恒有力而不能走,其声大而宏毕业论文范文。则于任重宜;大声而宏,则于钟宜。”是说唇边肥厚,覆盖于口,眼突耳小,胸部突出,后尾向斜上翘,体态庞大,脖子很短,这些都属于裸身动物。这些动物的声音大并且洪亮,有力量但不能疾走,适宜承受重物。声音大而且洪亮,适合与钟相配。“若是者以为钟虡,是故击其所县而由其虡鸣。”是说如果把这些动物作为虡的话,敲击钟的响声就像是这些动物发出的声响。这段描述是以哺乳动物为对象,形态逼真,效果突出。

“锐喙,决吻;数目,鵳脰;小体,蹇腹;若是者谓之羽属,恒无力而轻,其声清阳而远闻。无力而轻,则于任轻宜;其声清阳而远闻,则于磬宜。若是者以为磬虡,故及其所悬而由其虡鸣。小首而长,抟身而鸿;若是者谓之鳞属,以为筍。”是说嘴尖而锐利,脖子长而身体短小,腹部凹陷。这些都属于禽类动物。这些动物没有力气但动作敏捷,鸣声清阳而传的远,适宜承受轻的物体。这些动物的鸣声清阳而传的远,所以适宜作磬的虡。如果作磬虡,敲击磬发出的声音就像这些动物发出的声音一样清阳而传的远。头小而身长,旋转身体而气势鸿大,这些动物称为鳞,可以刻在筍上。那么羽属可以判断是飞禽类,鳞属在这里不一定指的是鱼类,也许有类似于恐龙的动物。随着进化和演变而不复存在。

“凡攫杀、援噬之类,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则于视必拨尔而怒。苟拨尔而怒,则于任重宜动物学,且其匪色,必似鸣矣。爪不深,目不出,鳞之而不作,则必颓尔如委矣。苟颓尔如委,则加任焉,则必如将废措,其匪色必似不鸣矣。”是说凡是雕刻搏杀和援噬之类的图案,一定要雕刻的脚爪藏而不露,眼睛凸起,鳞片和胡须向上翘着,看起来像发怒的样子。如果是发怒的样子,看起来能承担大的压力,再涂上颜色,看起来就更像发出声响的样子了。如果雕刻的爪子不深藏,眼睛不凸起,鳞片和胡须不翘起,则看起来萎靡不振。如果看起来就萎靡不振,上面再加上物体,则更加萎靡不振了,即使涂上色彩也看起来不会发出好的声响。这就是为什么要从艺术形态上描述了,是要告诉后人怎样把器具做的更加形象贴切。古人在制作筍遽时的匠心独运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文章篇幅不长,却体现了实用和美观相统一的装饰准则,详细的研究了鸟兽鱼虫等各种大小动物的形态、习性、动作和鸣叫方式的特点,加以分类。对研究早期动物和现代动物的区别,发现动物进化的规律是有帮助的。另一方面在表现艺术上的处理方法让我们认识到古代艺术上的造诣,和现代艺术表现手法有相似之处——神形兼备。但是就关于“臝属和鳞属”类动物存在一定得争议,以后进一步加以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2]董杰.《<大测>中的三角公式辨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6期.
[3]李秋芳:《20世纪<考工记>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第5期.
[4]戴吾三,高瑄:《<考工记>的文化内涵》.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匹克威克外传》之成人童话的文学结构_心理原型
下一篇论文:《在细雨中呼喊》:福克纳影响下的先锋叙事_意识流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