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语句中的校对问题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②他学习努力、关心同学、尊敬师长,应该说他还是个稍微不错的学生。
例①“更”是表示程度增加的副词,用于表达比较的意义。而两个班主任是“一样”的,没有比较的意思。所以,可改“更”为“很”等表示程度的副词。例②“稍微”表示数量不多或程度不深,“学习努力、关心同学、尊敬师长”与“稍微”相矛盾,应改为“很”、“非常”或“相当”等副词。
2.副词误用为形容词
他滥用手中的权力,行贿受贿、假公济私。他这种行为的产生绝不是偶尔的。
副词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在句中作状语。例①“偶尔”是表示时间的副词,它不能再受副词“不”的修饰。可改为形容词“偶然”。
3.否定副词的误用
难道能否定这次讨论会没有取得很大成功吗?
例句原意是“这次讨论会取得很大成功”,但用了“否定”、“没有”和反问语气后,成了三重否定,否定了原意。可删去“能否定”。

四、代词使用不当
1.指代不明
小英回到家里,看见妈妈正在和她的同学攀谈。
代词可以代替或指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和量词等各类实词,代词与其所代替或指示的词的语法功能相当。例句中人称代词“她”前有两个人称名词“小英”和“妈妈”,搞不清“同学”到底是谁的同学。可把“她”改成两个人称名词中的一个。
2.人称不符
小王来信说:“他在大学里很好,老师和同学都很关心他。”
例句中两个“他”是指小王自己,在直接引语里都应改为第一人称“我”。还可以把直接引语变成间接引语,那要把引号去掉,并改冒号为逗号。
3.近指和远指混淆
①站在山顶上,他指着远处的高楼对我说,这就是他单位所在的商务楼。②站在山顶上,他对我说:“那里的空气质量比市区里好多了,所以我
每天都坚持爬山,呼吸新鲜空气。”
“这”与“那”都是指示代词。以说话人所在的位置为中心,距离说话人近的用“这”,远的用“那”。例①中所指的“高楼”在说话人的远处,应该用远指“那”。例②中的“那里”指的是山顶,说话人就“站在山顶上”,应该用近指“这”。
五、介词的误用
介词在句中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必须同名词性短语(或其代词)组成介词
短语作状语,修饰后面的谓语成分。
1.“关于”与“对于”的误用
①在书店,你可以找到很多对于文化产业方面的书。
②这些信件关于他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③这个村的农民关于滴灌技术都很感兴趣。
④学校给学生印发了一本《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小册子。
“关于”表示关联、涉及的事物,“对于”用于指出对象。因此例①中的“对于”应改为“关于”,例②中的“关于”应改为“对于”。“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作状语,只能放在主语的前面;“对于”组成的介词短语作状语,放在主语的前后都可以。所以例③可改为“关于滴灌技术,这个村的农民都很感兴趣”“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可单独作标题;“对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只有加上名词后才能作标题。因此,例④中“《对于……》”应改为“《关于……》”。
2.“对”与“对于”的误用
①他对于我们很热情。
②老师对于我们说过:“学习,一定要扎实、认真、严肃。”
“对”与“对于”常常可以互换。但如果“对”表示“向”或者“对待”的意思时,就不能用“对于”。例①表示“他”对待“我们”的态度,只能用“对”。例②表示 “老师”向“我们”说的话,要用“对”。
③天体物理学这门学科,对我很陌生。
在使用介词“对”和“对于”时,要分清主客体,应该是主体对客体怎么样。例③应改为“我对天体物理学这门学科很陌生”。
3.“在”的误用
在全体员工团结协作下,公司实现了扭亏为盈。
“在”经常和由“上、中、下”等构成的方位短语共同组成介词短语,这样的短语中只能插入名词或名词性词语。但例句却在“在……下”中插入了主谓短语“全体员工团结协作”。可把例句改为“由于全体员工团结协作,公司实现了扭亏为盈”。

六、助词的误用
1.结构助词“的”、“地”、“得”的误用
①我国有丰富地自然资源。
②教室里,同学们正在紧张的答题。
③她兴奋得说:“太好了,我们可以一块去北京了!”
④同学聚会时,她打扮的很漂亮。
结构助词“的”、“地”、“得”分别是定语、状语、补语的标志。例①中“丰富”作名词短语“自然资源”的定语,应将“地”改为“的”。例②中“紧张”做动词“答题”的状语,应将“的”改为“地”。例③中“兴奋”作状语修饰动词“说”,应将“得”改为“地”。例④中“漂亮”是动词性中心语“打扮”后面的附加成分,是补语,应将“的”改为“得”。
2.动态助词“了”、“着”、“过”的误用
①国家制定着优惠政策,采取国家财政贴息的方法,由商业银行发放助学贷款。
②他年轻时曾经出了一本诗集。
③由于学习成绩优异,这学期她当上过全校的学习标兵。
动态助词“了”、“着”、“过”一般都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了”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变化的实现;“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正在持续;“过”表示曾经有过的动作或状态,有时还表示经历。所以,例①应将“着”改为“了”,例②应把“了”改为“过”,例③应把“过”改为“了”。

七、连词使用不当
连词只起连接作用,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相同的语法单位连接起来。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语境与英语阅读中词义的判断
下一篇论文:语篇分层修辞理论在EST翻译中的应用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