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导读:国内外绝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词汇量、词汇知识深度和词汇运用是词汇能力发展的重要维度(张文忠、吴旭东,2003)。因此,词汇能力发展可归结为四个维度:词汇知识广度(即词汇量)、词汇知识深度、词汇知识运用的精确度、词汇知识运用的自动化程度。接受性词汇能力和产出性词汇能力是词汇习得过程中的两个层面,而后者是一个较高的层面,即灵活地、自动地将词汇知识运用到(口头或书面)交际中的能力。关键词:产出性词汇能力,词汇知识广度,词汇知识深度
 
 1.研究内容 国内外绝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词汇量、词汇知识深度和词汇运用是词汇能力发展的重要维度(张文忠、吴旭东,2003)。现在,一些研究者也将词汇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准确度作为词汇能力的发展的维度(张文忠、吴旭东, 2003)。因此,词汇能力发展可归结为四个维度:词汇知识广度(即词汇量)、词汇知识深度、词汇知识运用的精确度、词汇知识运用的自动化程度。 接受性词汇能力和产出性词汇能力是词汇习得过程中的两个层面,而后者是一个较高的层面,即灵活地、自动地将词汇知识运用到(口头或书面)交际中的能力。由于目前研究后两个维度的方法非常有限,本文将重点关注产出性词汇能力在前两个维度上的发展:即产出性词汇能力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 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广度可以使用产出性词汇量来定量描述。对于词汇深度的考察,参考Nation (1990)词汇知识理论,本文提出使用如下三个指标予以衡量:(1)概念意义。它是词汇知识最基础的一个方面,并且学习者在学习词汇时,主要通过二语词汇对应的母语意义来记忆。所以考察意义可以了解学习者建构的中介语词汇语义系统。(2) 搭配。它是词汇组合或共现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搭配来记忆词汇不但有助于将接受性词汇知识转化为产出性词汇知识,并且还有助于提高话语的连贯性和准确性。英语词汇搭配的种类较多,常见的有动词(v.)和名词(n.)、动词(a.)和副词(ad.)、形容词和名词、名词和名词。这四种搭配通常表达句子的主要意义,所以本文只分析受试作文中这四种搭配的运用状况。(3) 得体性。它是指语篇中运用的词汇和该语篇的语境相吻合。词汇学习的目的是能将其灵活地运用到交际中。但话语产出受制于语境,所以,词汇使用的得体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运用得体的词汇才能准确地表达交际意图。 2.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西部某理工科大学三个年级的学生(2005级(F),2004级(S)和2003级(J)),每个年级随机抽取100人。实验进行时三个年级都处于本学年第二个学期的开始。 (2) 测试方法 1) 产出性词汇广度的测试 利用Laufer和Nation(1999)“10000 水平控制性产出词汇量测试”工具进行测试。该测试包括五个词频水平上的词汇。考虑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对产出性词汇量的规定,本研究中只采用前四个词汇水平进行测试。每个词汇水平都设置了十八个不完整的句子,要求受试根据句子的语境和所提示的开头一个或几个字母填入合适的单词,但词性和词形(时态、语态、单复数等)必须正确,填对一个得1分。例如:Theywill restore the house to its orig____ state. 2) 产出性词汇深度的测试 产出性词汇深度的测试通过写作测试来完成,在三个给定的作文材料中大多数受试选择了2002年1月CET四级考试的作文题目(给校长写一封信反应学校食堂的饭菜质量,服务等)。作文是在课堂上完成的,不允许查词典或其他参考书,并说明作文成绩将作为期末考试的一部分,这样能够保证学生积极投入到写作中,并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 (3) 数据收集与分析 两个测试在三周内完成,各收集120份有效试卷。对于产出性词汇量的测试,先给受试在每个词汇水平上打分,然后根据得分计算出每个人的产出性词汇量,然后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三个年级学习者在各词汇水平上和总量掌握的产出性词汇是否有显著意义上的增加。作文测试用来考察受试产出性词汇深度,即概念意义、搭配和得体性三方面,先计算和比较学习者在这三方面词汇知识上运用的正确率,然后定性分析导致这些词汇知识错误的因素。本文使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3.研究结果 (1) 产出性词汇广度测试结果 通过对三个年级试卷的整理和统计,得到在不同词汇水平上三个年级的词汇量,并对词汇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列表所示。 表4-1:产出性词汇量统计结果   
    
        
            |   词汇水平 | F | S | J | S Vs. F | J Vs. S |  |  
            | 平均值 | 标准差 | 平均值 | 标准差 | 平均值 | 标准差 | T值 | P值 | T值 | P值 |  
            | 2000水平 | 1383.33 | 202.52 | 1505.45 | 232.09 | 1422.12 | 253.56 | 1.59 | .029 | -1.2 | .23 |  
            | 3000水平 | 246.09 | 168.40 | 366.69 | 162.62 | 355.56 | 105.69 | 1.41 | .00 | -.26 | .80 |  
            | 5000水平 | 369.86 | 136.86 | 399.88 | 184.8 | 499.90 | 163.33 | 0.58 | .015 | 2.36 | .024 |  
            | UWL | 218.35 | 53.26 | 286.42 | 151.84 | 256.18 | 66.36 | 4.10 | .042 | -1.56 | .12 |  
            | 总量 | 2217.63 | 461.04 | 2537.25 | 631.42 | 2483.85 | 588.94 | 1.42 | .016 | -.352 | .73 |  
            |  |  |  |  |  |  |  |  |  |  |  |  |  从上表可以看出,经过一年的基础英语学习,大二学生的产出性词汇量在四个词汇水平比大一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在各个水平上的增加都有显著意义。这与Laufer (2000)的调查结果一致。经过一年的专业英语学习,在5000词汇水平上,大三学生比大二学生的产出性词汇量有显著意义的增加(t=2.36,p=.024<0.05)。这可能是因为三年级学生主要学习专业英语课程,内容和词汇会更多地涉及到相关专业,并且这些专业词汇通常是低频词。但是在其他三个词汇水平上,词汇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在这三个水平上的减少并不呈显著意义。从整体上看,大三学生的产出性词汇量大体上只相当于他们在第四学期末的水平。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