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一个人的房间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其妙处通常都是一个人偷着乐。个人的房间》。个人,一个人的房间。
关键词:一个人,房间
 

离开附中已经八年有余,考虑到这十年来是我个人思想成长变动最为剧烈的时期,说我能完全没有误差地回忆记录当年读书的经历和心得,这肯定是痴人说梦。我一直也相信,读书的经历和长大的经历一样,每个人都有一个;而且书房里置备的书籍并不是可以轻易为他人所置喙的领域;更不用说有些事情,就好像读书的习惯,不亲自走到死胡同底撞了墙,听再多的人劝解也毫无用处。所以周老师让我说一说高中时候读书的经历和追求,我一是不免带上许多高中时代以后的经历和想法,二是我并不觉得我的经历具有可复制性和指导意义,所以便姑妄言之,诸位师弟师妹们也就姑妄听之好了。

我自认是个幸运的人。幸运之处在于我能够一直到现在这个同龄人都已经开始疲于养家糊口的年龄,依然能赖在学校这个相对单纯的环境里继续执着于自己热爱的文字和文化现象,并使之成为一生的事业。高中时代热爱文学的朋友绝不在少数,但坚持到今天的确实不算多。其实扪心自问,我现在所做的一切既是对文学和学术的挚诚的坚守,换句话说又何尝不是难于自适于成人社会的偏狭的固执。虽然我觉得这种固执本质上和附中的追求和精神有其合拍之处,但是我绕了这么个大圈子,只是想说,无论是否选择坚守永无岛一般纯粹的学术或文学,读书这件事情在高中毕业多少年之后终究会成为内心的理想家园。毕竟即便对我这类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能够随兴所至地阅读这件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愈发成为一种奢侈,在如今网络如此发达的年代或许会尤为难于坚持。

现在回想起高中时候读书的经历,最大的印象就是随心所欲。虽然学校和老师和其他渠道都有各种推荐的书目,寒暑假作业里也有必读篇目,但我更多时候是见了有兴趣的书就拿来看,从不作他想。高中时候读书近乎疯魔,虽说彼时基本上是个理科生,然而有时候读书却并非出于一些理科生那样对宇宙自然真理的求知欲的推动,而仅仅是一种寻找内心亲近的灵魂的冲动。海涅在《论浪漫派》里有一句初看颇令人毛骨悚然的话:“文学史是一个大陈尸所,人人都在里面寻找自己亲近的死者。”我却莫名觉得和自己的阅读体验无比贴切。因为尤其对于文学作品而言,阅读本身就是和文字里的那个灵魂的声音进行跨时空的交流。这也就无怪乎长久以来我私心最喜欢的书其实是《小妇人》系列和《绿山墙的安妮》系列这些温柔安静的成长小说。我读过很多比它们更有价值的书,然而最终读着最安心而有共鸣的,是这些琐碎的成长中的女孩子对家人友人和恋人的细致感情。但跳出这些细密的情感后,我中意的却是历史里的苍凉感和命运的不可抗感,从诸葛亮开始,我对“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物和行为有上升到个人美学标准的好感。免费论文,一个人。这种情结一直延续到今天,也足可见少时所好对日后经历的深远影响。

高中时候附中的图书馆和办公楼在一栋楼里,印象里面积比起如今的图书馆要小上许多,只有两层楼,一楼是阅览室,二楼是图书馆。借书并非天天对每个人都开放。免费论文,一个人。我高一高二的时候,逢周二才轮到我们班借书。那时年级里颇流行湖南科技出版社的黑色调封面的第一推动系列,专管借书工作的几个男生会假公济私地以各种事务性理由在借书正式开始前跑去图书馆把尚存的几本第一推动的书先借出来。所以当年我坚持不懈地连着借了大半个学期的《百年中国文学经典》,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没有人跟我抢着借这套书,按顺序每本借了来读得甚是过瘾。自然我读书的时候从来没有预料到,等我成为一个中文专业的本科生的时候,会全赖对大量作品的熟悉程度,在现代文学史的考试上下笔如有神助,得心应手的例证让我最后拿了个中文系极为罕见的96分高分。免费论文,一个人。我记得我第一次读郁达夫的《沉沦》就是在这套书里,当时稚嫩的小姑娘被里面直白的性幻想生生读得面红耳赤;第一次读萧红的《呼兰河传》全文是在这套书里,一读便爱上了,但是当时没有立刻明白这个小说出版第二年便死在离她再也回不去的家乡千里之外的年轻女子对家那黑暗哀伤而甜美的感情;第一次全篇读了《雷雨》《日出》《北京人》,曹禺那热烈的情感和精巧的结构也让我爱得不行;第一次读张爱玲也是在这套书里,没有太读懂白流苏,也没有读懂曹七巧,但记住了张细腻而尖利的文字;第一次对很多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名字比如王蒙张贤亮甚至高行健,都是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我一时兴起从书架上拿起那套书,真的只是个偶然。然而这个我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也是我现在主业)的系统性了解的开端,归根结底依然是那不大挑食的读书习惯的必然结局。

十多岁的时候,中国历史和中国古典文学是我的最爱,追根溯源是我初中时候开始的对《三国演义》的狂热迷恋。到了上高中的时候,我已经自己囤了许多关于三国历史的书,包括一本当时被我奉为至宝、现在看来版本印刷质量都相当不上档次的岳麓书社的《三国志》。读完了《演义》再读历史,每每被其间的反差弄得失魂落魄。于是没事就会自己默默地钻牛角尖琢磨真实的历史和历史叙述的关系,冥思传奇故事其实是真实历史上发生过事情这一可能性会有多大之类的不可能得到回答的问题。当时自己思考的结论是历史都是人写的,所以一定会有扭曲。说古代正史里那些栩栩如生的故事就是事实的话一定会有偏差。等我年长几年在西方20世纪文艺理论的课上读到海登·怀特的新历史主义关于历史事件的不可还原性和历史叙述的文本建构之类的理论时,大吃一惊的同时才发现那些自己年少时出于赌气而胡思乱想的东西,事实上发展下去却也可以是非常严肃的学术思考。虽然高中时候的想法未免流于幼稚和偏激,但是我一直认为只要对平日所读有所思考和体悟,这种习惯和经历自会对将来的生活和学习有所裨益。

至于古典文学,我的爱好则非常大众化地停留在唐诗宋词元曲加明人笔记一类的体裁上,守着家中几部鉴赏辞典,日日翻看,喜欢了就抄下来背下来,几年下来锱铢积累竟也记住了不少东西。最美的感情和语言,在中国古典文学里都已说尽。较之新诗,旧诗对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可能性的发掘做得完满得多,新诗使用的白话文实际上历史还非常短浅,或许是个人偏见,尚还罕见旧诗里那些读之口颊生香的文字。免费论文,一个人。年少时迷恋咏史诗,好用典密集的诗词,无典故时则爱文字清疏的诗句。但是中学时候的爱好多走极端,当时一口咬定不喜欢的就真的一点都不读,所以李义山吴梦窗之类都是大学之后补课补来的欣赏。

这里容我插两句,我本科时颇有些旧诗写得极好的朋友,他们给初学写旧诗的人的建议都是:多读古人写的诗,但少看现代人写的鉴赏,多读古人的诗话词话;今人的鉴赏时常流于刻板,且质量难于保证,反是古人文字体系周备于体悟有益。彼时我也在重新学写格律诗,听了这话心凉了大半截。虽然后来那些鉴赏辞典都被我扔到脑后去了,然而读书最饥渴时读的东西给人留下的影响还是难以一时消褪的。但也只有认命,因为当年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读鉴赏也要读有水平保障的鉴赏、或者是多理解创作体系内部叙述系统的想法,所以现在基本能读能鉴赏,但是真的是写不好。

于是就让我把话扯得更远一些吧。也许确实,古人对于古人的理解是今人难于达到的,其中的语言符号系统的隔阂恐怕是很重要的一点。如今随着我学的语言数目日益增多,我也日益深刻了解到语言间的不可翻译性的切实存在,读一门语言事实上就是在一种文化的内部沉潜,也是诗一般的体会,其妙处通常都是一个人偷着乐,多不可与外人道。所以我个人是很享受学外语的过程且推荐周围的人多学一些外语的,而且远远不止是英语。从小听闻英语教育的强势和母语教育的相对弱势,对此我只想说一点:在文学和阅读面前,语言是平等的。高中时代的英语教学是将英语作为工具使用方法的教授,而语文才更偏向本质的美学和人文的教育。我始终觉得外语非常重要,用原文阅读外国作品在本质上是极为奢侈的享受,但前提是,工具终究是工具,以其作为终极目的的话,则其实现之时必然也只有迷惘一途而已。

自认为身为一个读书毫不功利的人却能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存活得很好的最终原因是我喜欢把自己课外读书的  摘要有爱,什么都可以成为学术和职业。我问过我本科时的几位教授们为何选择他们现在的研究方向,“因为好玩儿”的直言也曾深深触动过我。免费论文,一个人。这年头职业和大学所学专业往往相去甚远,我有中文系的朋友拿着古典文献、民间文学之类的硕士文凭在政府或是企业做事,也有学新闻、法律甚至微电子的朋友在用中国古代历史为背景设计网络游戏,我还直接或间接认识一大票持各种专业学位的文艺青年们在给杂志写小说并顺手赚点私房钱。既然不知道将来会做什么,那还不如暂且坚持自己的兴趣,做点“好玩儿”的事。所以选择所爱且坚持所爱,一切好玩的东西皆可能成为未来的吃饭家伙(笑)。

其实高中的时候由于受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强烈影响,我对于经典的“亵渎”之作譬如一些当代的戏说演义之类的作品不止是不屑,基本上到了愤慨的地步。由此更是表达出一些现当代作品基本没有经典,三十年内的作品需要等三十年再读之类的狂妄之语。如今我早就对一些世人对“经典”的无谓崇敬持嗤之以鼻的态度。先说一个笑话。某次我在爱荷华国际写作中心听演讲,台上是一个中国诗人,也是我在北大时的老师。他谈到他毕业的北大诞生了现当代中国文学史上一半多的著名诗人时,台下的美国听众表示极为惊讶。免费论文,一个人。他说:当然这一是因为北大很牛且有此传统,二是因为写文学史的就多半是这帮诗人的同学朋友乃至本人。所以说,就像英国伯明翰学派和其他一些反经典主义的人的观点一样,所谓经典无非也就是一个人造的价值评判系统,极大受制于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所以死守着前人所确立的近乎封闭性的“经典”系统和经典的文学史叙述事实上只是一种固步自封。任何阅读都有其价值,虽然对读者的各方面影响不可同日而语,然而终究,即便是长辈们无法入眼的流行文化,也总有它们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其实对我来说,研究这些流行现象本身背后所体现的全球流行文化的翻译、传播路径和方式之类的课题本身就已经足够有趣。厚颜地再添上几句:每个时代的流行终究都会有经典化的一天,待这个时代为流行所癫狂的少年成长为执笔文学史的教授时,那时候的经典就又要重新洗牌啦。经典案例之一就是现在被西方学界渐渐尊为“史诗”的《魔戒》。50年代它初出版时,当时社会舆论的评价可真的可以直接把现在的赞誉掉个头。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一船一天堂---影片《海上钢琴师》中的存在主义思考
下一篇论文:一个人的年夜饭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