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谁是权威的叙事者——关于The woman in the black《黑衣女人》的女性主义叙事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哥特式环境是建构作者叙事权威的辅助手段。这部小说是一部哥特式小说。首先柯普斯 进入小镇,第一感觉就是寒冷、迷雾笼罩。为这种恐怖的氛围作一个铺垫。其次,苏珊﹒希尔在小说中总是描写夜幕下的沼泽地和孩子的哭声,大多数都是描写晚上从梦中醒来,察觉德拉布隆夫人的房子里有人,其实不是人,而是女鬼珍妮﹒哈姆菲尔。总的来说,在与珍妮﹒哈姆菲尔相关的场景中,没有什么过多的环境描写,有的只是一座沼泽地附近,气氛诡异、恐惧、寒冷的老房子和人群聚集的小镇。似乎从环境上就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集镇和郊区的一栋老房子。而这座远离集镇,孤零零的老房子颇与珍妮﹒哈姆菲尔的凄凉悲惨的命运相似。

同时苏珊﹒希尔也成功的塑造了人物的恶魔式行为,令人心灵颤栗。哥特式小说所塑造的主人通常为恶魔式的人物。这类人物由于长期受到社会体制或传统习俗的压迫,变态而压抑。他们冷酷无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何洪娟,2007)如在小说中,女鬼珍妮﹒哈姆菲尔在生前受到男人的遗弃、被父母赶出家门、生活穷困潦倒、失去孩子、病魔缠身等极度悲惨的命运。作者为了塑造恶魔式行为,把一切最为悲惨的命运都加在了这个可怜女人的身上, 似乎只有这样才能造就她恶魔的行为和心理,并为她成为恶魔找到了足够的经历。这样能够获得读者更多的同情和理解。

除了环境和恶魔式行为外,剩下的就是人物所具备的超自然力,激发了作品的诡异。传统的哥特小说中常有鬼神出没,以增添作品的神秘恐怖氛围。(何洪娟,2007)如当男主人翁柯普斯住到了沼泽地旁边的老房子时,在夜里发生了一系列诡异的事件,

“I listened heard. Nothing. The tumult of the wind, like a banshee,and the banging and rattling of the window in its old, ill-fitting frame. Thenyes, again, a cry, that familiar cry of desperation and anguish, a cry for helpfrom a child somewhere out on the marsh. There was no child. I knew that. Howcould there be? Yet how could I lie here and ignore even the crying of somelong-dead ghost?”我努力聆听。什么声音也没有。像报丧女妖哭声一样的风声,夹杂这破旧玻璃窗上玻璃砰砰作响的声音。突然,是的,就是那个哭声,那个熟悉的充满绝望和痛苦的哭声再次响起。像是沼泽地附近一个孩童的呼救声。但是我知道这附近根本没有小孩。那又是什么呢?然而,我怎么能够躺在这里,不去理会这种鬼魂般哭泣的声音呢?

女鬼的神秘现身,很好地烘托出作品的惊悚效果。使柯普斯感到无比的恐惧和无助,让柯普斯感受与她一样的精神痛苦。作者使用这种方式来发出她的声音:女人为什么要变成恶魔后才能获得对自己命运抗争的机会?在父权和男权社会中男人的强悍与女人的软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似乎女人天生都依附于男人,受男人的压迫和控制。其实女人不是天生就很软弱,那是后天的社会因素所造成的。西蒙·波伏娃的观点:“一个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因此女人只能用恶魔的形式来与男权相对抗,那么作者使用的哥特式风格更加透露出社会对女人的不公。

所以苏珊﹒希尔 通过哥特式风格呈现的意象,来象征性的显示了生活在父权和男权社会中的女性,犹如哥特式风格中所描述的景象一样恐怖。潜在地表达了作者的叙事意图,进一步突显了文本中的女性意识。因此这种风格不仅构建男性占主导地位的叙事方式,同时也颠覆了男性的主导地位,确立了作者在文本中的叙事权威。

三、叙述声音和叙事权威

叙事诗学即叙事学中的“声音”式指叙事中的讲述者(teller),它有别于叙事中的作者和非叙述性人物。(张晶,2009)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巧妙的使用了男性作为了叙事中的讲述者,看似男性的声音,却代表了作者的心声。例如当柯普斯知道了女鬼的遭遇和杀人的方式后,他感到极度的害怕,并出现了一系列由于害怕而出现的软弱表现:

The morningwas long in arriving and, when it did, it was again an overcast and wet one—dank,drear November. I got up, my head aching and eyes burning, my legs heavy, andsomehow managed to get dressed and drag myself downstairs to the breakfasttable. But I could not face food, though I had an extreme thirst and drank cupafter cup of tea.终于挨到天亮了,又是一个湿冷阴沉的深冬的早晨。我从床上起来。头痛的厉害,眼睛火辣辣的,腿像灌了铅一样。但是我还是设法穿带整齐,拖着沉重的脚步下楼来到餐桌旁。尽管我觉得非常口渴,一杯接一杯地喝茶,但是我一点食欲也没有。

从这段描述中可以看出,男人在面对困难、恐惧和死亡时一样显现的很软弱,那么女人和男人是一样的,都有软弱的时候。作者在此借助男性的声音过程中,让男人和女人在虚构的小说世界中处于平等的地位,让男人对命运悲惨的女鬼有怜悯之心,让长期处于男权中的男人尊重女性,这就是“双性同体”。论文格式。伍尔夫提出的“双性同体”才是理想的人格形象,双性的和谐是文学创作最理想的创作境况,纯粹的男性思维和纯粹的女性思维都不能很好地创作。“双性同体”的思想是对男女二元对立观念的解构,也显示了对男性中心的单一标准的抗议。(邱运华,2005)作者在应用了“双性同体”的理论来构建自己小说的情节,借助男性的叙述声音来发出自己的呼声,确立了自己的叙事权威。

四、结语

实际上作者苏珊﹒希尔并不是要求女人控制男人或者是建立女权社会,她在构思自己小说时用男性作为叙述的声音,而不是以一个女人来叙述女人的故事,其目的是希望在她的小说里能够形成一种男女平等的和谐局面。她只是希望男人能够尊重女性,能够给予女性合理的地位,即男女平等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①Susan Hill[英国] The woman in the black,Longman Press,2003
②苏珊.兰瑟[美国]《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③陈洁,女性声音与男性眼光——关于《纯真年代》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P] 人文社科
④何洪娟,哥特式风格的传承和发扬——对爱伦·坡小说的一种解读。[J] 福建: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⑤张晶,无以言说的声音:托尼·莫里森的后现代叙事权威 [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1月第一期
⑥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双性同体之花——莫莉
下一篇论文: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从时间角度解析陶渊明作品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