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论《高濑舟》之三重主题——手足情深、无欲知足与安乐死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高濑舟》是日本近代文学大师森鸥外(1862~1922)的代表作之一。森鸥外早年留学德国,接受了西方现代文明的洗礼,回国后凭借作品《舞姬》(1890)确立了其在日本文坛的地位。通过喜助这段独白,我们可清楚地看到喜助无欲知足的性格特征。前面在论述“无欲知足”时,笔者曾提及鸥外在《高濑舟缘起》中指出的两大问题,其一是财产观念(上文已论及),其二就是这里将要论述的成全(帮助)因濒临死亡而受苦之人一死的问题,即安乐死问题。综观全文,作者通过《高濑舟》这一小说,巧妙地表现出了“手足情深”、“无欲知足”、“安乐死”三大主题,作者在小说中塑造的主人公喜助可以说是一个“善”的化身,正因为其对弟弟深深的手足情,他才会不忍看弟弟痛苦,而帮助弟弟赴死,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无欲知足的喜助无疑是一个统治阶级的驯服工具,这是与作为一名高级官吏的森鸥外的社会地位、阶级立场和思想局限性分不开的。
关键词:高濑舟,森鸥外,手足情深,无欲知足,安乐死
 

《高濑舟》是日本近代文学大师森鸥外(1862~1922)的代表作之一。森鸥外早年留学德国,接受了西方现代文明的洗礼,回国后凭借作品《舞姬》(1890)确立了其在日本文坛的地位。之后,他又接连创作了许多象《青年》、《雁》等反映日本现代青年人追求自由独立主题的优秀小说。与夏目漱石一起被称为日本明治文坛反自然主义文学的双雄。他在亲历明治天皇驾崩、乃木希典大将夫妇殉死后,放弃了反映社会现实题材的文学创作,转向了历史小说。《高濑舟》就是其中之一,它于1916年发表在《中央公论》上。

关于森鸥外的历史小说,如他自己所述,有“尊重历史”与“脱离历史”两种类型,他认为前者即为最大限度忠实于历史,让人物在当时的历史时代中活动,作者自身的见解观点要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持这种态度进行创作,作者自身就会埋没于历史中。与此相对,后者则是借用历史、抒发己见,以达到能从历史人物中发现现代人性的目的。取材于神泽贞干《翁草》中有关流放罪犯故事的《高濑舟》就是鸥外典型的“脱离历史”之作。

在《高濑舟》中,作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日本德川幕府时代,京都的罪犯一旦被判流放罪,都要坐高濑舟绕道去大阪。负责押解的京都衙门的解差经常在船上听到一些伤心之事,而产生怜悯之心。有一次,船上上了一个因杀死弟弟被判流放的犯人喜助。他与其他的流放罪犯不同,从他的脸上丝毫看不出悲凄忏悔之意。解差大惑不解,问其缘由,才知详情。他此前一直为生计所苦,食不果腹。入狱后,他的境况却有了改变。不仅一日三餐有保证,而且对他来说,还吃得相当不错。并且按照自古以来的惯例,在被流放之时,还赏赐给他二百文铜钱。他一生未曾有过这么多钱,所以想以此作为在流放之地做生意的本钱。故无比喜悦。此罪犯曾与其弟在西阵织布厂受雇,日薪微薄,无法糊口度日。一日,他发现其弟终因不堪忍受而自杀,虽未死,但已不可救治,因不忍心看其受苦,再加上弟弟一再请求,便助其一臂之力,成全其一死。因而获罪,被流放孤岛。那么,通过这样一篇小说,作家要告诉世人什么呢?即小说的主题到底是什么呢?以下笔者想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手足情深

从作品主人公喜助对解差庄兵卫问话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得知喜助从小就没了父母双亲,一直是与其弟相依为命、共同生活的。二人长大后也尽一切可能不分离,互相帮助、一起劳作。在其弟得病无法工作后,生活愈发艰难,但喜助对其弟仍不离不弃,用他一个人微薄的收入支撑两个人的生活,其弟一直对此抱歉,不忍拖累其兄,终于有一天趁喜助不在家割断气管自杀了,但因未刺中要害,并没有死,喜助回到家,看到其弟实在痛苦,又加之其弟哀求,终于答应帮助其弟赴死。从这些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一份深深的手足情,没有这份情,二人不会始终不离不弃;没有这份情,喜助的弟弟不会去自杀;没有这份情,喜助更不会做出帮助其弟自杀的举动,也正由于一切都是出于这份手足情,才会有喜助后来被判流放时在船上的那份笃定与问心无愧。所以可以说这份浓浓的手足情是贯穿喜助“杀弟”事件始终的。这个主题的提出不仅是引出作者要表达的第三个主题的关键,对于人际关系淡薄的今天更是具有现实意义。

二、无欲知足

森鸥外在《高濑舟缘起》中很明确地提到:他“读此故事(《翁草》中关于流放罪犯的故事),觉得其中包含两大问题。其一是财产观念。未曾有钱之人有钱时之喜悦,与钱的多少无关。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一旦有钱,就会想多多益善”。而《高濑舟》中的喜助被判流放后却不感悲伤,当庄兵卫问其缘由时,他解释说:别人被流放感到难过悲戚,是因为他们在世上生活得很宽裕,而他不同,从小居无定所、食不果腹,饱尝了生活的艰辛,所以什么苦他都可以吃。他身体看上去虽有些弱,但从未生过病,因此他相信,被流放孤岛后,不论干什么活儿,身体都能吃得消。他感激官府还赏赐他二百文钱,入狱前,尽管他拼命工作,还是终日为一日三餐犯愁,更别谈有什么积蓄。而如今他不但三餐饮食无忧,还可以把二百文钱用作在岛上工作、经营的本钱。通过喜助这段独白,我们可清楚地看到喜助无欲知足的性格特征。接着作者为进一步突出这个主题,还通过对庄兵卫内心活动的剖析加以烘托。庄兵卫觉得,他纵然从官府拿俸禄,在经济上喜助无法跟他相比,但他未曾有过知足感。这主要是由于他没有喜助那样的心境。他偶尔也因担心自己被免职、生大病而发愁。他隐约感到,人的一生都是在患得患失。真正做到无欲知足的只有眼前的喜助。可以说,庄兵卫的内心剖白,更鲜明地反映出了小说的主题。即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喜助之所以入狱后能三餐无忧、能得到二百文钱,他就已感到幸福,作者认为是因为喜助的无欲知足。那么作者在小说中真的是为提倡无欲知足而提倡无欲知足的吗?作者的用意真正何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

1对世间普通人:众所周知,森鸥外当时已就任陆军军医总监、陆军省医务局局长(军医最高职位),他的社会地位是相当高的,处在高位上的鸥外,因为不想从这样一个人生舞台上下来,当然就会希望维持一个安定的社会,所以他通过小说,教化普通民众,不应该有欲望,要知足,要安于现状,这样才能体味到幸福。论文参考网。同时,鸥外也鼓励民众在某一范围内的奋斗进取,因此在《高濑舟》中喜助会有用二百文钱作为本钱进行生活的想法、念头,即在不影响社会稳定的情况下,鸥外也是鼓励支持普通民众在有限的条件、环境下改善自己生活的。

2对自身:森鸥外于大正5年(1916)4月,55岁时进入预备役,这对于一生立志要出人头地、扬名天下的鸥外来说虽谈不上是种打击,但也不是什么好滋味的事情,而《高濑舟》的写作时期,与入预备役时间上相当接近,所以当时鸥外对于入预备役一事不可能完全不知晓,他应该已经有了某种精神、心理上的准备。因此在《高濑舟》中所表现出的无欲知足,也可以认为是鸥外对自身的一种安慰,即告诉说服自己不该有太多欲望,无欲知足也是一种幸福啊。

三、安乐死

前面在论述“无欲知足”时,笔者曾提及鸥外在《高濑舟缘起》中指出的两大问题,其一是财产观念(上文已论及),其二就是这里将要论述的成全(帮助)因濒临死亡而受苦之人一死的问题,即安乐死问题。

当劳累了一天的喜助,为患病不能工作的弟弟买来食物等回到家时,看见弟弟伏在被子上,周围布满血迹,喜助吓得丢掉手里的东西,急忙上前问弟弟怎么啦。弟弟抬起从两颊到下颚流满血的脸,看着他,却说不出话来。“每次喘气,只是发出呲呲的声音”。弟弟好不容易“用右手撑住床,微微起身,左手紧紧地摁住下颚以下的地方”终于费劲地说道:“对不起,请原谅我。我已经病入膏肓,想一死了之,好让哥哥生活得轻松些。原以为割断气管会马上死的,可是从那里只是漏气,并没死。想深深地往里捅就会死,于是竭尽全力往里摁,却滑向了一边。论文参考网。好象刀刃没有卷,你帮我拔出来,我就会死的。我现在说话都很难受,请帮帮我。”喜助并没有听从,打算叫医生来救治,可弟弟露出哀怨的眼光,又一次用左手紧紧摁住喉部说:“医生来了又能如何?啊,好痛苦,快帮我拔出来,求你了。”在弟弟的哀求和可怕的目光逼视下,喜助不忍再看他为此受罪,只好无奈地服从,“弟弟的眼睛立刻变得明朗而愉快了”,作者通过这一系列细节的描写把安乐死的主题揭示了出来,在这里作者强调:一方面,弟弟的病已无法救治,而且又用(剃须)刀片割断了气管,即便叫来医生,也无济于事;另一方面,弟弟反复请求喜助帮他一死,让他从痛苦中彻底解脱。论文参考网。而作为从小相依为命的哥哥喜助,正是出于前面提到的浓浓的手足情,不忍再看着弟弟受苦,所以成全了弟弟一死。这完全触及到了安乐死问题的实质。时至今日,安乐死仍是一个颇有争议、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因为安乐死不仅是一个人的生死问题,它还涉及道德、伦理、法律等诸多问题,自古以来的道德观认为尊重生命是最重要的,所以即使受苦,也应尽可能保障和延长人的生命。但作为医生的鸥外却显然是倾向于安乐死的,他认为让那些因濒临死亡而痛苦着的人们尽可能无痛苦地死去,也是救人于苦难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对人的尊严的尊重,更是出于一种对亲人、手足的爱。所以小说中他煞费苦心地安排了那么多细节描写,此外更是在结尾处借庄兵卫注这一人物鲜明地表达了他的看法。

综观全文,作者通过《高濑舟》这一小说,巧妙地表现出了“手足情深”、“无欲知足”、“安乐死”三大主题,作者在小说中塑造的主人公喜助可以说是一个“善”的化身,正因为其对弟弟深深的手足情,他才会不忍看弟弟痛苦,而帮助弟弟赴死,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无欲知足的喜助无疑是一个统治阶级的驯服工具,这是与作为一名高级官吏的森鸥外的社会地位、阶级立场和思想局限性分不开的。

注:文中引文部分由笔者根据《高濑舟》日语原文大意译出。

注:小说结尾庄兵卫认为喜助不该以杀人罪被判流放,对此还应向官府再询问一下。


参考文献:
三好行雄等編.「日本現代文学大事典」[M].日本:日本明治書院,1994.
日本近代文学館編.「日本近代文学大辞典」[M].日本:日本講談社,1984.
吉田精一編.「日本文学鑑賞辞典」[M].日本:日本東京堂,1978.
磯貝英夫.「日本近代文学史」[M].日本:右文書院,1984.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论《德伯家的苔丝》中神秘色彩的描写手法
下一篇论文:论《灶神娘娘》中的母题内涵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