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伙计》中主要人物及心路发展历程之浅析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伙计》是美国犹太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的第二部小说。他的愿意为别人活着的性格。小说作者展现了各自的心路发展历程。
关键词:《伙计》,主要人物,性格,心路发展
 

《伙计》是美国犹太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的第二部小说。这部小说一问世,便引起了文坛的重视,为作家奠定了在美国文坛上的地位,并为作家赢得了罗森萨尔奖和达洛夫纪念奖。马拉默德以其成功刻画得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凡人和小人物在犹太作家中独树一帜,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小说中故事发生在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纽约市犹太移民的贫民聚居区。整篇小说都围绕着该贫民窟莫里斯纳破旧不堪的杂货店展开。作者在这部小说中所描写的第二代犹太移民,虽远离了在二战期间所饱受的种族灭绝和种族歧视给他们带来的灾难,却在踏上他们向往的“天堂”一般的美国之后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承受生活的重压和在精神上和文化上来自以白人文化为主流文化的美国社会的排斥和歧视。作为犹太移民的儿子,马拉默德对犹太移民在美国的遭遇有着非凡的洞察力。

小说主要围绕着弗兰克,海伦和莫里斯这三个中心人物展开。弗兰克是一个在美国西海岸天主教的孤儿院长大,来自意大利的非犹太青年人。刚开始的他不是脚踏实地,而是幻想通过投机取巧来实现自己的发财梦。他曾有过很多的理想,可一个个都破灭了。他是一个表里不一的人物,为了谋生,他和沃德合伙去抢劫了莫里斯的小店。可看到莫里斯被沃德打伤后,他又给莫里斯水喝。他是一个本性善良的人,由于受不了良心的谴责,他主动留下来帮助莫里斯照看小店。由于它的头脑灵活和扎实肯干,小店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出于对性的渴求,他对莫里斯的女儿海伦产生了爱慕之情。他们初次见面时,“她看了他一眼,他立刻意识到,她渴望着什么;她眼睛里流露出来的相望的神情,他永远也忘不了。”她的美丽,她的孤寂,她的忧郁激起了他对她无限的柔情和深切的同情。他渴望能和她彼此相爱,用爱来填补各自的空虚。但海伦的冷漠和矜持,他们不同的宗教信仰及他对莫里斯犯下的罪行都使他感到现实在它们之间筑起了一道巨墙,阻碍着他去接近海伦,他只有在偷看海伦洗澡中满足自己的欲望。后来,他终于接近了海伦,他们谈书,谈理想,谈未来,逐渐地,海伦消除了疑虑,对他盟生了爱情,认为他是个有发展前途的人,海伦的爱情感化,莫里斯的人格熏陶让他决心重新做人,过有意义的生活。他常常想起海伦对他说过的一句话:“要约束自己。”就在他决心痛改前非之时,他却因为拿回自己刚放入出纳机中的钱去接近海伦而被莫里斯当场抓住并被解雇。被辞退后,想到将永远失去自己深爱的海伦,他发誓一定要“用自己的爱去爱海伦”。然而命运似乎故意捉弄他,就在那一晚,海伦突然约他并且说有重要的事告诉他。在春意浓浓的公园里,醉酒的沃德想要奸污海伦,弗兰克及时赶到并赶走沃德。出于对爱情的绝望和内心的欲望,他最终失去了控制,以强暴的方式表达了对海伦的爱意。海伦感到人格上受了极大的污辱,骂他是一只未行过割礼的狗。从此之后,弗兰克和海伦的关系似乎疏远了。直至莫里斯的葬礼上,海伦把一朵玫瑰扔进了他父亲的坟墓里,弗兰克弯下身去看玫瑰,却身体失衡而掉了下去。这强烈暗示着一个缺乏责任感的流浪汉弗兰克的死亡,一个莫里斯式的弗兰克的再生;弗兰克将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一种舍弃自己的利益为他人幸福而活着的生活。从此之后,他开始主动帮助艾达一家渡过难关:替艾达照顾小店,通宵去咖啡店打工让海伦去上夜大。论文参考网。他的内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彻底的洗心革面,变成了一个高尚,无私的人,过度的工作,艰苦的生活使他“萎靡不振,形销骨立。”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他和海伦的爱情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海伦告诉弗兰克说:“我想让你知道,我还在用你的那本莎士比亚。“最后逾越节过后,他请人割掉了包皮,成了真正的犹太人。

海伦是一个懂事,有抱负,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的姑娘。她志向远大,不甘心走父亲走过的路,希望获得更多的教育,摆脱现状。她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梦想,然而生活的无奈和家庭的贫困却让她郁郁不得志,她的理想被现实所限制,她只能无望的挣扎,饱受痛苦。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高中毕业之后,他便放弃了上大学的理想外出打工以便补贴家用。她一直想边打工边上夜大,但迫于经济上的压力,一直未能如愿。她一直认为,她对与爱情的理解是高尚的,觉得只有爱对方时,才能委身于他。同时他对爱情的理解又是充满幻想的,而与之相讽刺的是男人们对他似乎是欲望大于爱情。弗兰克起先对海伦的渴望仅仅是性的企求。“他觉得他俩都很寂寞”,认为“她委身于你之后,他才算是你的。”但在海伦看来,性关系与爱情截然不同。因此,当弗兰克与海伦约会时,他认为海伦以有性经验,便无所谓与谁发生关系。然而,海伦回答道:“干这种事得有爱情才行。”因而,当她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爱弗兰克时,她对弗兰克想要占有她的念头感到十分恼火。后来弗兰克趁人之危强暴了她时,她把弗兰克骂得够血淋头,似乎她对爱情的最后一点希望也破灭了。过后她理智的一想,其实弗兰克也许并无恶意,本来那一晚也是她要对弗兰克表明心迹的一刻,只是由于意外而变成了这么荒唐的一幕。渐渐的,芥蒂似乎消除了。父亲过世后,她变得更加懂事起来,她主动地照顾母亲,更勇敢的支撑起这个残缺不全的家。弗兰克用以悔改自己的真诚行动在一次打动了她,他们的爱情又在春风的吹动下,发出了新的嫩芽。海伦是一个优秀的犹太女儿,她的矜持,向上都体现了犹太人民的好品质。

莫里斯是个典型的犹太人。虽然他并没有严格按照犹太教的规则来做事,但他的勤恳,他的在苦难中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的精神,他的愿意为别人活着的性格,一直是一个典型的犹太人的风格。莫里斯善良,诚实,宽容,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在他的道德力量的感召下,弗兰克极其艰难的完成了一次心灵净化的历程,他“发现了内心对神的呼唤”,帮助他“远离了左右他生活的恶魔”,弃恶从善,在精神世界获得再生。论文参考网。他的心中又重新充满了爱和同情,他为自己过去的罪过忏悔和自责,他要在爱和真诚的生活里过全新的生活,他的人性重新复苏了。论文参考网。莫里斯一生命运多舛,为了躲避在沙皇俄国服兵役的厄运,他怀着一线希望来到了美国。怀揣着“美国梦”,他也想去边打工边上大学,但这一梦想在认识他的老婆艾达之后便破灭了。后来他和查理·索别洛夫合伙经营一商店,却被查理欺骗,最后赔了不少钱。于是他经营了这家小店,本想安安稳稳的过日子,然而小店的生意时好时坏,后来生意日趋萧条,生活的困苦让儿子不幸夭折,女儿也没有办法上大学,这让莫里斯感到非常的挫败。他是如此善良,为了归还以为意大利太太的一枚镍币,他在没戴帽子和穿大衣的情况下,冒雪追过两条马路;即便是在店铺濒于破产的情况下,他仍毫不犹豫的将无法收回欠款的食品赊给别人;他是如此的勤奋,不停的干活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正因为这样,他们家饭桌上才有了糊口的东西;他又是如此的诚实,做买卖从不掺假,因而在街区的三个犹太人中,在赚钱方面显得最傻,也最穷。然而这样一位好人,却被人欺骗,被社会抛弃,他是个失败者。他的一生是一场讽刺意味极强的梦魇:他想清除门前的积雪以便方便行人,然而却不小心得了肺炎从而生病死去。他死于春天,此时是自然界万物再生之际,死于愚人节,更让人惊讶的是“墓地里已春意盎然。坟头的积雪大都已经融化,只有几个还留着残雪。空气暖烘烘,香喷喷。”临终之前,莫里斯回顾了自己的一生,极度失望的发现:“岁月消逝,它既没发财,也没有人同情。他能怪谁呢?命运不捉弄他的时候,他却捉弄了自己。关键在于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他却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即使选对了,到头来还是错。”这是对莫里斯恰如其分的描述。

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小说作者展现了各自的心路发展历程。犹太精神将永存。


参考文献:
1.马拉莫德(叶封译):《伙计》,[M]北京:译林出版社,19999.
2.钱满素:《美国当代小说家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3.李践:“痛苦、爱和希望——读伯纳德·马拉默德的《伙计》”,《外国文学》,[J] 1999第1期。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欢乐之家》与《觉醒》女主人公的对比分析
下一篇论文:《基督山伯爵》-永恒的忘却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