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黄梅戏《墙头马上》的改编艺术_当代改编-论文网

时间:2014-06-16  作者:佚名
第六场“蒙混隐藏”。裴行检仍以醉鬼形象上场,张千骗裴行检喝酒,等其酒醉之后千金女扮男装上场,称是少俊买的伴读书童,于是千金得以进入裴府。第七场“隐秘败露”。因为裴少俊连考七年没考中,裴行检烂醉中到了后花园昏睡。被千金的个两个孩子打醒,裴行检醉中得孙,兴奋和他们玩耍。此时千金上,报自己是少俊妻,裴行检昏厥过去。第八场“簪折瓶坠”。裴行检与千金对峙,让千金磨簪成针、游丝系瓶。终有逼裴少俊休妻,与昆曲版相同。千金回到洛阳,李父已经去世。第九场“孩子想娘”。主要用调笑的手法,对裴行检的迂腐形象进行了讽刺。第十场“姻眷完聚”。少俊中状元归来,仍不敢接千金回府,张千献计,由张千在裴行检面前夸大千金乃皇族的身份,让裴行检吓的立即去接千金回府。这里的千金和裴行检的对峙关系已经不似白本和昆曲本那么紧张,只是千金在胸有成竹情况下对裴行检善意的讽刺,最终大团圆结局。众人齐唱“一双男女好荒唐,墙头马上配成双。风流佳话千古唱,唱得山青水流长”,实为一场轻松的爱情喜剧。

可以看出黄梅戏版《墙头马上》富于浓郁的喜剧色彩。剧作家充分发挥了黄梅戏独特的表演形式,加入了大量的调笑情节和极具生活化的语言,使整个剧能够抓住各个年龄阶段的观众。黄梅戏和原著不同之处主要有五点。首先,它改变了裴行检死板严厉的形象,变成了一个嗜酒如命的酒鬼,这一方面使剧情更加轻松幽默,另一方面也把“裴行检”这一昏庸的代名词,用酒鬼的形象直接表现出来,更加具有讽刺和喜剧效果。这个酒鬼也有着一颗童心,它对重阳和端端的百般疼爱是原著和其他连个剧中看不到的,这也使人物形象不致于脸谱化,更加生动,更加贴近生活。第二处改动是裴少俊形象的改变,从“才貌双全”到顽劣不堪,甚至不如千金的学问。这样的改动使裴少俊形象更加活泼,也更能吸引年轻观众的观看,也使裴少俊形象跳出了书呆子的局限。第三处改动是千金私奔原因,与昆剧版本加入杜家公子不同,千金和嬷嬷的对立关系没有改变,因此嬷嬷一撞见二人的私会,便要告知李父,千金情急之下只得私奔。这样的处理使得情节简单化,节奏也加快了,符合全剧的喜剧气氛。第四处改动是千金进裴府时的女扮男装,称书童。裴行检醉眼中考问千金学识,千金对答如流,于是裴行检决定命千金“专门陪伴公子读书,不准外人打扰,锁在院中”。这就让观众于诙谐的表演中,为千金混入裴家且能隐藏七年找到了合理的解释。第五处改动是最后一场加入了让裴行检磨簪系瓶一段,看裴行检自讨苦吃,使讽刺效果加重。

二、黄梅戏版《墙头马上》的演员表演

黄梅戏版《墙头马上》由吴亚玲和蒋建国主演,两位演员也都是以高龄挑战新的角色,但演出的效果依然可以说是完美。吴亚玲饰演的李千金出彩之处表现在她对角色跨度的把握,从待字闺中的少年,到两个孩子的母亲,吴亚玲调动所有手段,让把李千金的可爱、可怜、可敬表现出来。对比强烈的是第四场的“墙头马上”和第八场的“簪折瓶坠”。墙头马上初相见时,吴亚玲用夸张的表演,把千金初遇美少年时紧张而又愉悦的心情表现出来,她边舞边唱:“好一位美少年,眼看画桥西,一声玉璁嘶和花掩映美容仪”。按捺不住的喜悦通过欢快的舞步跳出来,虽然夸张,但也更好了传达给观众角色的心情。当裴行检施暴行,百般刁难让千金磨簪的时候,面对即将要被拆散的家庭,吴亚玲把千金的怨恨、不满而又无能为力通过眼神、台步、身段、唱腔很好的表现,她手持银簪满眼含泪唱到:“玉簪手中捏,身颤步履斜。愁万缕闷千叠,眼似瞎手如瘸。磨呀磨、磨呀磨,声声心撕裂,玉簪断成两三截”。她这样的备受磨难,不忍分离,让观众也为之落泪。从娇俏的少女,到饱受心理摧残的少妇,吴亚玲很少的把握了这一过渡,演绎的细腻感人。同时蒋建国的裴少俊也很是出彩。戏初的裴少俊不再是满腹诗书的才子,而是整天看到书就头疼的顽劣少年,一听被父亲派出买花栽子,高兴的扬起马鞭就走。与千金相约后花园之后,急匆匆的赶往目的地,被家丁撞到之后也没有多少惊慌,只是怕“误了佳期”。只是到了后半场,对于裴少俊角色的转换似乎力度不够,有些概念化,只是突然的由活泼顽劣的少年变成了情深的丈夫和父亲,这或许是剧本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黄新德扮演的裴行检,一改印象中的严厉、霸道,变成了嗜酒如命的酒鬼。整天糊里糊涂的,以至于千金女扮男装混入府中也没有看出来。舞台上的黄新德就是一个老顽童的形象,从开场时在轿子中坐不稳,到和端端、重阳捉迷藏,都让人忍俊不禁。尤其是最后一场,裴行检求千金回府,千金让裴行检磨簪、系瓶,裴行检皱着眉头往石上磨:“接玉簪我手哆嗦,步履蹒跚石上磨。磨呀磨,磨呀磨,我自个打锁锁自个”,然后低头不好意思的笑一声:“哎呀,媳妇哟,磨断了”,缓解了他和千金间的紧张气氛。这一场既让千金出了气,也让观众出了气,但也没让裴行检太失面子。可以说通过黄新德独辟蹊径的表演,赋予了裴行检的鲜明个性特征,是很值得观注的。

三、黄梅戏版《墙头马上》的舞台表现手段

由于黄梅戏“民间小戏”、“草根新戏”的戏曲特色,整个舞台增加了许多道具,红花绿柳,石头,书架等,无所不有,使舞台更加丰富和亮丽,不显得呆板。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黑曜石之路初探-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鱼玄机诗歌史料价值之我见_作用-论文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