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论霍小玉形象的悲剧性_社会悲剧-论文网

时间:2014-03-12  作者:刘小玲
但是霍小玉却是完全清醒的,如果说,什么事最悲哀,那就是,霍小玉在委屈了自己的要求,情愿以八年之期作为自己一生的爱情满足,但是这样也不可以,痴情让她思念成疾,缠绵病榻,还多方寻找负心之人,悲哉,小玉。恩格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正是体现了霍小玉的痴情要求和实际的不可能实现,当霍小玉因病而沉绵日久时,读者不由也生恻隐之心,一片纯洁的情感遭受了荼毒。

为了加深人物的悲剧色彩,文中有这样的场面:玉沈绵日久,转侧须人。忽闻生来,欻然自起,更衣而出,恍若有神。遂与生相见,含怒凝视,不复有言。羸质娇姿,如不胜致,时负掩袂,返顾李生。感物伤人,坐皆欷歔。玉乃侧身转面,斜视生良久遂举杯酒酬地曰:“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慈母在堂,不能供养。绮罗弦管,从此永休。征痛黄泉,皆君所致。李君李君,今当永诀!我死之后,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乃引左手握生臂,掷杯于地,长恸号哭数声而绝。

这是整篇文章的高潮部分,也是最能表现霍小玉刚烈性格的一个部分,闻李益将至,霍小玉竟能自起,痴情完全展现,对李益的爱和恨都在那个“凝视”之中,时时掩袂回顾,仍有不舍之意,但想到自己的悲惨遭遇以及李益的负心,又让她控制不住自己的悲愤和不屑,所以“斜视生良久”最后“长恸号哭数声而绝”,霍小玉的性格决定了她不可能无声无息的死去,或者做一个望夫山,而是让她痛陈心中抑郁之痛,死也要让李益明白,你就是害我死掉的侩子手,所以有诅咒之说。同时刚烈的性格让霍小玉不能容忍李益的背叛,如果她和一般的娼妓女子一样的话,就不会有这样的凄美故事了。正是霍小玉对爱情的要求,让李益陷入两难的境地,所以采取拖延和敷衍的态度,所以不是李益辜负了霍小玉,而是李益实在不知道如何面对霍小玉的爱情,只能回避,反而害了卿卿性命。

霍小玉正是如晴雯一样,“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活着是为了自己的心,所以才会追求根本就不可能在霍李两人中间存在的婚姻平等,当她意识到不可以的时候,还是提出了八年之约,很多人认为八年之约是霍小玉的退步,其实正是这八年之约害了霍小玉,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对当时婚姻制度的公开挑战,虽然霍小玉有勇气挑战,但是不代表会有同盟。爱情在霍小玉的悲剧过程中起了最大的催化作用,一步步把霍小玉推到了死亡的边缘,最后香消玉殒。

笔者认为最悲哀的莫过于霍小玉其实对自己的悲剧从头到尾都是个清醒着,她其实在初次和李益相见,并如鱼得水之际,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结局,所以在机欢之际,悲从中来,所以有了李益的生死誓言,每当读到这一部分的时候,心中不禁凄然,一个女子,想要用根本就没有任何用处的誓言来安慰自己心中的悲痛,仿佛就有了保证,其实恰恰是没有信心的表现。李益的誓言是一个最大的讽刺,生死誓言,皎月之誓,都那么的遥远而不可企及,只有相守才是最好的保证,所以离别显的那么的悲苦和无奈,噩梦早就存在,只是霍小玉一直在提醒自己绕开而已。残忍的真实时刻提醒霍小玉,李益其实和其他的贵族子弟一样,自己的深情改变不了什么,但是仍然在挣扎,悲剧色彩愈发浓重。聪慧加深了霍小玉心中的绝望,也带给了读者更大的震撼,如果霍小玉单纯到幼稚的地步,一切都意识不到,活在有希望的等待之中,比起失去生命要好些吗?但是不会的,霍小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所以只有死去。性格成了霍小玉的催命毒药。

一个人为了争取一件东西——她的爱情、她的理想——在必要时宁愿牺牲她的生命,当我们站在这个人的面前,就会引起悲剧感情。黑格尔:“束缚在命运的枷锁上的人可以丧失他的生命,但是不能丧失他的自由。”⑨同样道理,霍小玉宁愿失去自己的生命,也要做出对不平等社会的最后的抗争。

三、命运悲剧

百度词条解释:命运悲剧字面上的意思是指生命中发生了令人悲哀的事。命指生命,运即经验历程。宿命论者相信命运不可以改写,因为人不可窥探预知命运,命运存在任何的角落上,只是无法接触。命运只是个人的主观意识观念而已。悲剧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它的主人公大都是人们理想、愿望的代表者。悲剧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用鲁迅的话说,悲剧即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

霍小玉的悲剧,也是命运悲剧。从文中老玉公认出来丫鬟拿去寄卖的紫钗可以看出,霍小玉曾经是霍王的掌上明珠的,也就是说,她曾经很幸福,但是一切都在霍王死去以后化为泡影,因为母亲的地位低贱而不被收容,被迫离开王府,虽然分与资财,在那样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里,两个弱女子还能怎么生存。

离开了父亲庇护的霍小玉,在女性家长净持的带领之下成长,我们似乎没有从文中看到净持在霍小玉的成长之路上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她自己就是封建婚姻制度的受害者,却还在自己的女儿要走向深渊时不知道援手,是净持的无知,还是她本身作为一个低贱丫鬟的见识所限。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霍华德别业》和《印度之行》意象的一致性_福斯特-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韦瑟罗奶奶和艾米丽人物形象及人物形象塑造之比较_错时叙事-论文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