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历史演义小说与金庸武侠的巧妙融合_武侠漫画

时间:2013-01-04  作者:刘力群

论文导读::通过《天子传奇6洪武大帝》与历史演义小说及金庸武侠作品的对比,探究出《天子传奇》系列漫画从历史演义吸收的文化意蕴和从金庸作品吸收的叙事模式,以及自身巧妙融合两者的独到之处。从它雅俗共赏的内容、周刊连载的形式、具有浓厚的东方文化的艺术特点以及经济文化价值等角度分析《天子传奇》系列漫画流行并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
论文关键词:历史演义小说,金庸武侠,武侠漫画
 

香港漫画的最大特色,就是武侠。优秀的香港漫画充分展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风采与气魄,通过与历史结合,营造出独有的疑幻似真的漫画内容。香港武侠漫画作品色彩绚丽,人物衣纹和动作线条张弛感很好,动态效果强,极具表现力,漫画人物特点突出,场景构造凝练紧凑。每部优秀作品中都有许许多多美妙的场景令读者难以忘记,很多影视作品对原作的改编都难以企及原著漫画的高度。

《天子传奇》系列漫画是香港玉皇朝出版有限公司出品的,著名漫画家黄玉郎担任创作总裁,第一部《天子传奇周世篇》于1993年以周刊的形式出版,目前第七部《天子传奇之三国骄皇》已经完结。系列漫画以中国历代社会历史为素材的如结合《封神演义》、《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等以及神话传说,描写周武王姬发、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三国时期三足鼎立、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等中国历史上著名开国君主一统天下的过程,塑造了许多取材于历史又符合漫画内容要求的经典形象,向海内外漫画读者展示了中国历史文化的魅力。其中,《天子传奇6之洪武大帝》由漫画家袁家宝担任主编,讲述了立国近百载的元朝,气数已尽,天灾人祸,国君无能,令千万百姓死于饥荒。各方汉人义军,趁势起事。新兴的武林教派——明教、白莲教均图谋逐鹿中原。贫农子弟朱重八历经艰难险阻,拯救万民,建立大明王朝,描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精彩一生、成皇历程。本文打算将其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天子传奇6》的内容主线结合历史,与叙述元末明初朱元璋推翻元顺帝统治,重建统一中国的著名历史演义小说《英烈传》比较接近。《英烈传》原名《皇明开运英武传》,是一部演明初开国功臣事迹的通俗小说,始刊于万历十九年(1591)。据说是是明初武臣郭英后人编作以表扬先祖的功绩。此书后来有删变通俗化,改用今名,又称《云合奇纵》,记名徐渭(文长)所作,有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序刊本。《英烈传》演史事人物除刺取官书正史,朱元璋的著作如《皇陵碑》、《纪梦》,又参考稗史杂著如《翦胜野闻》、《庚己编》、《高坡异纂》、《龙兴慈记》等等,以作者的巧思加以裁剪、编造及神奇化。《英烈传》以简练的笔墨,勾勒出一幅雄伟壮丽的灭元建明的政治军事图景,塑造了朱元璋为首的一批英雄人物,再现了我国古战场短兵相击,硝烟滚滚的景象,是一部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

而《天子传奇》系列漫画作为武侠漫画,具有浓厚的武侠成分。金庸的武侠小说作为中国文学的一朵奇葩,《天子传奇》的成功,相当程度上得益于融合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思想内容。金庸位于中国武侠小说大师榜首,受到最广泛年龄层面读者的拥戴,是因为金庸除了成功地将雅俗文化结合起来,而且还将经典儒家、佛家、道家的思想渗透在作品中。在创作上大胆创新,突破了传统封建思想束缚。他的武侠小说充满了中国传统的哲理思想武侠漫画,完美地将“武”、“侠”联在一起。《天子传奇》作为优秀的历史武侠漫画大量吸取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优秀成分为己用。

《天子传奇》的思想内容

漫画中不仅拥有武侠小说中精彩的打斗场面,而且包含了历史演义小说中的战略思想。把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化作武功高手,在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中把武侠情节展开,让故事更加厚重,并且因为英雄们的胜负超越了武侠世界中的恩怨,牵动历史发展变迁,让漫画内容更为引人关注。《天子传奇》都是以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来展开情节的,其中一般古代战争的布阵、劫寨、佯攻、实战、昼攻、都有核心期刊。但依然是英雄人物决定战争的胜败,由武功接近的高手通过凶险又充满变数的战斗决定胜负,使漫画内容悬念陡升,引人入胜,增强了可读性。这些都是单纯的江湖小说很难选取的内容。漫画的最后,刘伯温与陈友谅两人在洞庭湖水战的比拼。刘伯温通过智取到陈友谅脑中的“万象珍藏”的另一部分,与自己的部分合二为一,呼风唤雨,成为最终主持整个战局的智者,帮助朱元璋在洞庭湖水战中获得胜利。(《天子传奇6》 决战鄱阳湖篇)《英烈传》中描述朱元璋大战陈友谅于鄱阳湖时,刘伯温献策以火攻敌方舟师,当时风势不利,刘伯温于是建坛制仪,择时登台,身穿八卦袍,披发持宝剑,祭法借风以助阵。倾刻风雷大作,朱元璋乘势挥军火攻,因获全胜。(三十九回)漫画有所改编,但无论布局及人物塑型,本质上也都取材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祭风火焚周瑜舟师于赤壁的场景。这部分也体现了武侠打斗与战略思想的融合。再比如《天子传奇6》中,谋士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称为“九字真言”,在漫画中引申,“高筑墙”不独指城墙,而是指属于自己的地盘,要把它营建成铁桶江山;“广积粮”喻指经济,靠着高筑墙经营可让百姓安居乐业,吸引人民归附为成大业之资本;“缓称王”指天下起义者不论规模大小,都急于称王,徒遭朝廷、敌手注意,与其有名无实,不如务实低调,拓展势力(《天子传奇6》 龙威篇 三二九章 九字真言)。

在改编、塑造带有浓重武侠色彩的历史人物方面,漫画作者尊重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并结合历史演义中人物的发展经历,进行重新塑造。《天子传奇》中注重在刻画人物形象时注重。比如:在《天子传奇6》中的刘基的形象就取材于明清的野史小说杂著和近代的民间传说里,通晓天文历数,星相占卜,撰作《烧饼歌》预言六百年的天下命运,为民请命的刘伯温。其外貌设计上基本上与以《英烈传》为代表的小说相似,套取老百姓心目中谋士形象,例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塑型,把伯温从家传所见的“虬髯电目”的正派肖像,改造成一位能呼风唤雨,逆知未来像道士般的神机军师。同时漫画中引用无名氏《续英烈传》的继作中,夸大《英烈传》描述刘伯温说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以往,后知未来。在周可比姜子牙,在汉不让张子房、诸葛孔明,在唐堪与李淳风、袁天纲作配。”的部分。(《续英烈传》八十二回)凸显出刘伯温的能力,也让漫画内容有了更为传奇的色彩。由此可见,《天子传奇》系列漫画,在塑造人物时注重结合历史演义中人物的发展经历,在不违背流传在广大人民心中的形象的前提下,从中寻找可以改变的部分,再加上令读者赞叹不已的想象,重新对人物塑造,让读者心中有一个既不变味儿,又充满新意的人物形象。

漫画中在改编、塑造传统的君主和历史上的英雄时,吸收了历史演义小说的文化意蕴。在武侠世界中,其实武功最高的人便是江湖上的王者,而《天子传奇》系列漫画作为融合武侠与历史的漫画,在君主的文化定位上,与历史演义中相似。两者都认为仁义爱民者方称得上是“君”,才能承受臣之忠,否则不过是“一夫”,诛之亦无不可,特别强调为帝王者之德行。比如《天子传奇6》中描写元顺帝的荒淫失政、陈友谅和张士诚的败局,认为他们的天子运数已经失去,没有办法逆天改命,同时把他们降到“一夫”地位 ,从而使新天子朱元璋的君临天下 ,更显得顺天应人。漫画中,元顺帝气数已尽,即使有忠臣、猛将辅佐也无法改变亡国命运,类似于《英烈传》中“今郡县贪官酷吏,刻剥民脂,况以赋税日增 ,天灾四至 ,民生因为饥饿所苦,民贫则为盗贼 ,干戈焉得不起。”(二十五回)时,元顺帝仍重用奸接右相撒敦,害死忠君左相脱脱 ,已现昏君本色。而同时并起的英雄中,张士诚的失败在于因为获得了富可敌国的意外之财,生出了偏安的心态,斗志消磨。陈友谅势力在漫画中则是归属了元朝,在与朱元璋最后在鄱阳湖水战中全军覆没,其亡国也具有了必然性。《天子传奇》中皇帝的深层心态符合历史演义中的人物性格武侠漫画,但成长历程并不完全依照演义内容。比如朱元璋的多疑猜测,称帝后对功臣毫不留情,漫画中讲述了其性格由质朴善良到发生变化的原因:朱元璋本着让天下百姓都有饭吃的愿望起兵抗元,但过程中受到内心邪恶的军师李善长的黑暗思维影响,同时结义兄弟和义父相继被奸人所害导致朱元璋最后的性格变得多疑猜测。朱元璋大杀功臣的帝王深层心态在《英烈传》中有所表述:太子朱标曾反对其父的“杀人太滥” ,朱元璋置棘杖于地让朱标拾起,朱标面有难色 ,朱元璋借机教训他说,“杀这些人就是为你摘这棘杖上的刺,刺摘净了,你才能坐稳这个天下。”这些内容都《天子传奇》中被见缝插针地完整叙述,让读者时刻感到其内容真实、不脱离历史。以《英烈传》为代表的历史演义中寓含着强烈的英雄崇拜情结。即从小说里有限的诗中也可见一斑。如“千古英雄谁不羡,芳声遗人简编看”(三十五回)“应羡中原多猛士,人人相向话封侯”(六十八回)。有时作者也借朱元璋之口,来赞颂英雄之功勋,如朱元璋得知郭英射死陈友谅,称赞说:“郭英一箭 ,胜百万甲兵。”(三十九回)《天子传奇》在描写英俊潇洒的乱世英雄们的文韬武略、煌煌功业时表现出一种英雄崇拜情结,英雄人物虽不能决定历史走向,但他们的奋斗历程和传奇人生都令读者振奋不已。

《天子传奇》系列漫画,在遵照历史发展脉络和小说常用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述方式的同时,借鉴了金庸武侠小说的叙事模式。《天子传奇》主导性模式可以概括为“成长的故事”,或可名之曰“人生的寓言”,即在人生主线、历史视野与江湖传奇的三维世界中展现侠客们多姿多彩的生命体验。这一方面漫画与金庸武侠相同。“成长的故事”又可以分为两个向度,即在历史性即时间的向度上“成长—成才—成功”的人生磨难和成长经历,在共时性即空间的向度上的情感体验与心路历程。《天子传奇6洪武大帝》中不仅是以英雄人物决定战争走势,而且主要人物都身怀绝技,漫画中,也强调武侠小说中的那套正邪不两立、以帮会宗派网络为基础,以人伦道德规范为价值核心的江湖秩序。在内容上,两者都非常注重整体,而且《天子传奇》与金庸武侠作为武侠类型的作品,在描写精彩绝伦的打斗同时,有一些浪漫的爱情故事夹杂其中,这在美学上应当说是都共同运用了有张有弛的写法,同时也使内容更加贴近读者对武侠内容的想象,波澜跌宕,有声有色,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历史·人生·寓言_《银城故事》
下一篇论文:反传统者_读者反应批评——从“读者反应批评”角度解读《秀拉》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