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一把尘土》中的“寻找”母题初探_生态家园

时间:2012-07-13  作者:娄德平

论文导读::把尘土》是当时所有小说中最好的一部。开始了寻找生态家园和精神家园的艰难跋涉。寻找“生态家园”。寻找“精神家园”。
论文关键词:《一把尘土》,寻找,生态家园,精神家园
 

一、 引言

伊夫林·沃(Evelyn Waugh, 1903-1966)被公认为是二十世纪英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沃共出版小说十四部,此外他还出版游记八部,传记三部,自传一部,中短篇小说多篇,并写有大量政论和随笔,是一位多产作家。西里尔·康诺利认为,《一把尘土》是当时所有小说中最好的一部。《一把尘土》是沃到英属圭亚那和巴西边疆旅游的成果之一。其标题取自英国诗人托·斯·艾略特的著名长篇诗歌《荒原》:我要指点你一件事,它既不像你早起的影子,在你后面迈步,也不像傍晚的,站起身来迎着你;我要给你看恐惧在一把尘土里。该小说以主人公托尼过着一种安定平和、不受外界侵扰的乡村田园生活开始;而代表着城市人的约翰的来访以及后来一系列事件破坏了这种平静的生活―――种生活模式被另外一种生活模式所取代生态家园,最后整个社会陷入混乱之中。小说主人公的哥特式庄园遭到破坏、妻子的背叛使他精神家园严重受创,他对这种所谓的“文明”社会感到绝望,开始了寻找生态家园和精神家园的艰难跋涉。

二、寻找“生态家园”

“寻找”是古代神话、民间故事、史诗等众多叙事文体的共同话题,甚至是主要话题。“寻找”母题在西方文学史上地位十分重要,其范围十分宽广,既有对具体事物的渴求(如宝物、爱人),也包括对精神世界(如理想、信仰等)的追寻。

在 《一把尘土 》中 , 沃刻画了现代文明背景下消费型社会的急剧扩张和传统生活模式的萎缩以及对由此引起的人与自然距离不断拉远的担忧,以此来激发人们对自然母亲怀抱的渴望和对诗意田园生活的向往。沃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是不言而喻的。在小说一开始就花大量篇幅来描绘赫顿庄园的传统的田园气息和宜人的美景。赫顿庄园以其清新浓郁的乡间美景、善良敦厚的邻里乡亲、淳朴塌实的传统生活模式让托尼深深迷恋。它“坐落在赫顿村和康普顿村的交界处”,这里有着迷人的田园风光:“屋子外面是温和的英国天气; 山间飘着薄薄的雾霭,山顶上披着淡淡的阳光。雨过天晴,林子里已不再滴水,因为本来可以接住水的树叶已飘落殆尽,只有林中的灌木依然潮湿,在阴影下显得黑乎乎的,只在阳光照射的地方呈现出虹彩。林间的小道也很潮湿,沟渠里淌着水。”他喜欢在村外田间小道上走过,喜欢在林子里狩猎,在暮色中追兔子。圣诞节,托尼通常在赫顿举行聚会,邀请亲戚和家族中的人前来参加,开办一些土里土气甚至粗俗的节目。他们甚至“穿上希奇古怪的衣服玩比手画脚猜字游戏 ”。他和穷人们在一起其乐融融。

沃在作品中描绘了如此优美的田园生活方式是因为伦敦现代社会的工业文明气息让人无所适从。乡间田园景色及安静生活与城市物欲横流灯红酒绿构成了极大的对比。那里到处是“刺耳的喧嚣 ”和 “尖叫声 ”。伦敦已经处于高消费阶段。生活在伦敦的人们,尽情花费,疯狂利用物质是他们的生活原则。人们对资源的利用已达到了空前的地步。沃极力美化赫顿庄园的半农业化生活方式,流露出他对工业文明社会的厌恶中国学术期刊网。尽管他的生态意识还是很肤浅的,甚至是模糊的,但在沃所处的时代,这种思想已是难能可贵了。

赫顿庄园具有典型的哥特风格生态家园,而且是“正宗的佩尼克司风格 ”。多年来在赫顿的生活中也赋予托尼与这座建筑相似的风格: 传统、平易近人、有绅士风度。他那 “旧派的绅士架势 ”也许 “或多或少自发地从他父母在世时比较严格的仪式中演化而来 ”, “他心满意足地坚持现在的做法 ”。托尼把这座建筑视为自己的生命一般。而且他能认识到 “我们应该对自己所雇佣的人 , 对这所宅子尽义务 ”。“这所房子肯定是英国生活的一部分 , 一旦它 ……将是个严重的损失……”。托尼坚信 , 到他儿子的时代 , “也许人们会让赫顿恢复它的应有的地位”现代社会物欲横流 , 导致人们对周围的人们、身边的事物、美丽的自然乃至赖以生存的地球缺乏情感 , 缺少义务。人们怀念传统文明氛围中的种种美好: 朴实的人们 , 贴近自然的生活 , 熟悉的砖瓦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正是这种难忘而熟悉的情感驱使作家伊夫林 ·沃在小说 《一把尘土》中精心塑造了拖尼这个热爱田园生活的人物和赫顿庄园这一有着浓郁传统气息的天地 , 反映了沃对传统文化的推崇。

沃在描绘了令人向往的庄园农家气息和自然美景之后 , 将笔触落在它所面临的威胁上。现代文明正在对自然及传统文明造成破坏。尽管托尼对哥特式庄园热爱有加 , 但在现代文明的大潮中 , 他和哥特建筑必然会被周围社会视为不合时宜而受到冲击。托尼的妻子布伦达深深打上了现代文明的烙印 , 与这座哥特式住宅格格不入。在浓浓的哥特氛围中, 布伦达 “坚持要睡现代床”。她一直认为他们 “没有必要维持这么大的一座房子 ”。托尼的朋友也认为 “这是一座相当可怕的宅子 ”。比弗太太 , 这位旧房屋装饰师,正是传统建筑的掘墓人。她与布伦达一起积极准备把它改造成具有现代味道的住宅。托尼及其哥特式城堡象征着古老的文明形态。托尼用来修缮古城堡的资金被一心想过奢侈生活的妻子挥霍殆尽。她压根儿就不喜欢乡村的宁静。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使得赫顿庄园成为“伦敦华贵的城市房屋中仅存的一座”,“在水泥的摩天大楼之间的深谷里,成了一幅小景 ”,这幅画面形象地说明旧的传统正在受到压倒一切的现代机械文明的倾轧和排挤。沃用赫顿庄园面临的悲剧性灾难对现代文明作了无情的鞭挞。

在 《一把尘土 》中,沃还对传统狩猎进行了富含深意的描述。尽管作家的笔触似乎是漫不经心的,但读者还是能洞察到他已经认识到了传统狩猎与现代文明的对峙。在赫顿村,不同的打猎帮派被限定在自己的区域内。人们还要定期举行狩猎仪式 ,老人、小孩和妇女皆来参加,按古老的习俗来安排仪式的程序。没有惟利是图的交易,有的只是对自然的尊重和对造物主赐福的感恩。然而,现代文明让代表了生态主义的传统狩猎发展为畸形。小说中与狩猎有关的一个事故发人深思。托尼的儿子约翰在围猎时,马匹被汽车所惊,跌地而死。好像每个人都没有错。其实读者可以看到,是现代科技文明要了小约翰的命,也破坏了狩猎的传统性质。人类不断膨胀的征服自然的欲望戕害了传统狩猎活动,反过来,人类也受到了惩罚。

赫顿的艰难处境让拖尼伤心,周围的世界让他压抑。处在这样一个文明社会让他 “感到恶心 ”,他只想逃避。这时,他在俱乐部碰巧遇到探险家梅辛杰医生在描述一座有着古老文明的南美洲城市。这给他绝望的心情带来了一丝曙光他又找到了理想的赫顿: “风向标、小尖塔、滴水嘴、城垛、穹棱和窗花格、亭子和平台 ”;“葱翠的山顶上有一座珊瑚般的城堡,在树林和溪水间点缀着雏菊,四周郁郁葱葱……”在故事的末尾,沃安排托尼对理想的文明形态进行了艰难的求索,衬托出他对现代文明前景的忧患意识和积极的探索精神。正如高继海所言,沃在《一把尘土》中开始寻找某种积极的东西,来挽救这种衰落的文化。不幸的是,在南美洲 , 托尼又陷入了另一种荒蛮……

三、寻找“精神家园”

“寻找精神家园”是“寻找”母题中十分常见,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种类型。所谓“寻找精神家园”是象征性的说法,“它要表达的是:作为一个思考着的物种——人类所具有的某种异常复杂模糊的心理情绪,即推动人类一切精神活动的原初的心理冲动,一种源于人的内在欲望—追求自我精神完善的驱动力。”[1]这个并非实有的精神家园建立在终极关怀和思想信仰之上生态家园,守护着人类不安定的灵魂,并诱导人类永不间断地向更高文明层次迈进。

精神是世界上最不安分的漫游者,却总期待着找到家园。于是,人类开始了对精神世界的追寻,努力地寻找人类诗意的栖居地。西方文学史中“寻找精神家园”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天路历程》中历尽重重艰险执着地寻找“大国的城市”的基督徒;《浮士德》中不断追求、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浮士德。

现代文明的发展不断改变着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人类越来越习惯于按照地位、财富、、权力、利益等话语来评价和行动,一切似乎都可以丈量和分割。在这些标准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念逐渐世俗化、功利化,精神世界日益低靡,道德水准不断滑坡。沃认为,技术统治在无意识中使野蛮重新占据了文明的位置,文明不断地衰微,野蛮则无处不在。文明的衰弱、理想的幻灭引起具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沃的警醒,他拿起手中的笔展开思考,为人类重新寻找精神家园。然而,沃发现在这个喧嚣和骚动的世界上寻找精神家园只是美好的愿望而已。沃在《一把尘土》中详细描述了托尼寻找精神家园的过程,托尼的寻找具备“寻找”母题的基本要素:对现实状态的不满,渴望拥有新的精神寄托,艰难的寻找之旅中国学术期刊网。沃通过对“寻找”母题的戏拟形象地说明了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中寻找的无奈和无望。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1Q84》之人道主义关怀_村上春树
下一篇论文:《三国演义》成书的文体演变_《三国演义》成书话本小说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