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从《诗艺》看贺拉斯文艺观的保守性_文学艺术论文

时间:2012-04-23  作者:王晓燕
类型化是指将人物根据年龄与阶级等身份特征分成几种固定的类型,同一类型下的人物有着类似的性格特征,贺拉斯所倡导的这种类型化的人物塑造否定了人物的个性特征,充分体现了其文艺观的保守的一面。比如说人物的语言应该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老年人说话的习惯与特点与青年人肯定不一样,所以,如果你希望观众赞赏你的作品,“那你必须(在创作的时候)注意不同年龄的习性,给不同的性格和年龄以恰如其分的修饰。”[6](P145-146) 也就是将不同年龄段的人物分为不同的类型,让他们的行为举止以及语言符合他们的类型特征,“不要把青年写成个老人的性格,也不要把儿童写成个成年人的性格。”[6](P146) 这种观点的保守性显而易见,在现实生活中,人物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类型特征去做事,在文学创作中,这样类型化的人物因为刻意的追求贴近生活,反而显得古板、不真实。朱光潜先生将这种观点与亚里士多德《诗学》进行了对比后指出,“贺拉斯在典型问题上不是前进了而是倒退了,”[5](P100)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贺拉斯在人物塑造上的保守文艺观。

有人提出贺拉斯是积极鼓励创新人物的,理由就是《诗艺》中的一句话:“要敢于创造新的人物”,[8](P44)可是很可惜,这句话引用的并不完整,原句是:“If you trust new venture on the stage, andhave the boldness to frame a fresh character, see that it is kept to the endsuch as it starts at the beginning and its self-consistent.”[ 9](P75) 意思是说“假如你把新的题材搬上舞台,假如你敢于创造新的人物,那么必须注意从头到尾要一致,不可自相矛盾。”[6](P143-144) 而其中的“venture”和“boldness”恰恰说明了贺拉斯的真实态度,他不是积极鼓励作家“要”敢于创造新人物,而是假设作家“冒险”去创造新人物,一定记得要让人物类型化,这样才能头尾一致、不自相矛盾。在这里文学艺术论文,贺拉斯不但没有积极地鼓励作家去创造新人物,而且极力的告诫作家要保证自己塑造的人物的“类型化”,甚至为了稳妥最好不要轻易地创造新的人物,因为那样太冒险。

3. 创作方法的僵化:

我们知道文学的创作方法千变万化、层出不穷,正因为如此,文学才呈现出不同的姿态,吸引着无数的读者。文无定法才应该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方法,作者可以根据选材的不同以及创作目的的不同选择独特的创作方法,通过一定的创作技巧,完成风格各异的文学作品。可是,贺拉斯在《诗艺》中却给文学创作的方法立下了条条框框,而且是非常硬性的规定,这些规定反映了贺拉斯文艺观中对创作方法所持的保守观点,这种僵化的创作方法应该引起文艺界的足够的警惕。

首先,有关在诗歌创作上如何选择格律的问题,贺拉斯认为应该向希腊先辈们学习。他指出,“帝王将相的业绩、悲惨的战争,应用什么诗格来写,荷马早已作了示范。”[6](P141) 这就充分暴露了贺拉斯的保守观点,认为像荷马这样的先贤们已经用他们无数的作品证实了,一定的诗格只适合表达一定的主题,所以我们在创作的时候应该是延续先人们的模式论文提纲格式。“如果我不会遵守、如果我不懂得这些规定得清清楚楚的、形式不同的、色调不同的诗歌,那么人们为什么还称我为诗人呢?”[6](P141) 这样的诗歌创作方法非常的僵化,将诗格僵化成了表达固定内容的固定形式,这是一种非常保守的创作观,其保守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低估了文艺创新的力量,古希腊的诗人们用自己的作品证明了一定的诗格表达一定主题的可能性,但是并不能因此就提出这种诗格表达其他主题时的不可能性,文学艺术的发展正是在不断探索新的创作方法的过程中实现的,伟大的作家总能打破常规,冲破我们创作方法的陈规陋习,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文学创作的方法必然会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第二,这种观点扼杀了有天赋的诗人创新的激情,贺拉斯指出“每种体裁都应该遵守规定的用处”,[6](P142) 这就直接用文学创作的条条框框羁绊住了诗人创造力的翅膀,为了求得文学创作的稳妥的结果,他把创新看做危险的尝试,作为文学上的先师,贺拉斯没有很好的指导年轻作家去创作属于他们自己的作品,反而用自己这种保守的观点将那些充满创造力的诗人拉回到陈旧的、僵化的创作方法的屋檐下。

其次,他对戏剧创作方法的观点文学艺术论文,有时候甚至保守到了荒谬的程度。他认为,一出戏如果想得到观众的认可与欢迎,那么它“最好分五幕,不多也不少。不要随便把神请下来,除非遇到难解难分的关头非请神来解救不可。也不要企图让第四个演员说话。”[6](P147) 这些观点已经僵化到了不给作家留下丝毫的自由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写出的作品必然缺乏生气,更不可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如果文学创作的方法可以用这种科学般得数据来描述的话,文学也就失去了它所有神秘的魅力了。还好,后世的伟大剧作家们并没有用这种“科学的”创作方法指导他们的创作实践,不然也就没有了莎士比亚、萧伯纳和奥尼尔等奉献给读者以及观众的优秀剧作了,要知道这些伟大剧作家的剧目并不一定是五幕的。

结语:

在《诗艺》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贺拉斯就像一个耄耋老人,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如履薄冰,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对待创新是非常谨慎的,有的时候为了追求较为稳妥的文学效果,他不惜放弃对创新的所有尝试,可见在贺拉斯的文艺观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还是这种求稳不求变的保守思想。其实,作为一封书简,这部作品“论诗以诗意的譬喻和恣肆的文辞见长,但还不能算作一篇严格意义上的美学论文。”[10](P42) 所以我们不应该过分地夸大这部作品在文艺学或者美学上的意义与价值,在《诗艺》中,贺拉斯提供的不应该是不可逾越的清规戒律,而应该是我们可以借鉴的金玉良言,择其善者而从之,这才是我们对待经典的正确的态度,这才是我们对像贺拉斯这样的前辈的尊敬。


参考文献:
[1]方珊.美学的开端:走进古希腊罗马美学[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2]罗梅.从《诗艺》看贺拉斯的美学思想[J]. 《安徽文学》,2009(08)
[3]Davis, Gregson. A Companion to Horace [M]. BlackwellPublishing Ltd, 2010
[4]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上)[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6]贺拉斯.诗艺[M]. 杨周翰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
[7]爱默生.爱默生随笔[M]. 刘玉红译.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4
[8]薛永武.试论贺拉斯《诗艺》的理论体系[J].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6)
[9]Horace. Art of Poetry[A]. Zhang, Zhongzai, Zhao Guoxin ed. Selected Readings in Classical WesternCritical Theory [C].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d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
[10]朱立元.西方美学名著提要(上)[M].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0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唐诗《回乡偶书》及其英译的语篇功能对比分析_论文范文
下一篇论文:基于《猪之死》的隐喻性特征与语篇连贯教学研究_期刊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