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讲了当今时代下,手机阅读的优点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简单阐述了国内国外有关手机阅读的发展动态。我们国家的手机阅读才刚刚出现,各项法律法规还不健全,著作权保护的问题尤其严重,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全方位的考虑,争取能更加完美的解决有关问题,同时,我们应该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提高著作权的保护力度。
论文关键词:手机阅读,版权保护
手机出版是一种全新的出版业态,是指手机出版服务提供者使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表现形态,供用户利用手机或类似的移动终端阅读、使用或者下载的传播行为。作为文化产业,手机出版已经出现了诸如无线音乐、手机游戏、手机小说、期刊等多种产业类型。手机小说作为一种阅读方式有着其他阅读无可比拟的优势,相对纸质阅读与互联网阅读而言,手机阅读呈现出一种“中庸”之态,它既满足了人们快速阅读的需要,同时还可以携带,进行移动阅读。并且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多的时间是在路上,因此,手机文学阅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随着3G技术的逐渐完善,手机上网变得轻而易举,上网费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降低,这给手机文学阅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使得手机阅读在成为可能的同时更加成为一种趋势。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通过手机进行文学阅读的用户已超过3000万,近两年来手机文学读者年均增加80%左右。2007年和2008年,手机出版物市场增速连续两年翻番,营业收入规模增速大大超过传统出版物。不言而喻,用手机进行文学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它在人们的生活中也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内尚且如此,国外更是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日本的十大畅销书排行榜当中,其中有一半都是手机小说改编的作品,像《恋空》销售量更是超过三百万本。据了解,在日本,手机电子书网站几年间迅速增长,提供的服务也呈现多样化,动画、小说为最主要的内容。同时,欧美、韩国等地的移动阅读借助3G,已经初步形成了成熟的商业模式。
相比于传统的纸质阅读以及互联网阅读,手机文学阅读有着以下优点:
1、手机可随身携带,可随时随地进行阅读,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制约。
2、手机还兼信息接收与自我传播、信息携带终端、身份确认终端和数据采集终端等功能,可同时进行多种业务。
3、手机付费方便,可通过话费或其他支付手段实现订阅。
4、同时手机阅读还具有较强的私人属性以及能充分满足人们个性化阅读的需求,这是传统出版发行中很难做到的事情。
5、手机阅读所产生的成本比纸质阅读材料成本要低得多. 手机阅读的这些优点使得使用者不但投入少且能利用零散的时间来阅读感兴趣的内容。
6、读者与创作者可以互动,打通了读者和作者之间过去长期存在的鸿沟。
我国手机阅读由于出现的时间较短,各种技术还不够完善,相关经验不足,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我们在看到手机阅读的优点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可能存在的缺点。据有关查证,目前我们国内手机阅读存在以下问题:
1、出版者、发行者等分工不明确,业务模糊,盈利模式不清晰难以实现。
2、分成比例低,出版社不积极。3、盗版容易,版权监管难,由于法律环境的滞后,数字出版领域的版权纠纷由来已久,且呈愈演愈烈的趋势。
4、手机上网速度慢,下载小说流量很小。
5、格式、技术标准不统一,方正的CEB、超星的PDG、书生的SEP、Adobe的PDF、知网的CAJ等,各自都有一套格式,需要不同的浏览器,造成很大的不便。
6、阅读快餐化,缺乏深度阅读
截至2009年9月22日, www. sjshu. co网站的电子书统计数据为:电子书共计15779本,电子书阅读共45931207人次. 根据数据显示我得出各种类图书的数量如表1.
表1 电子书网站上图书种类数量表
类别
数量
类别
数量
类别
数量
玄幻
1002
情感
1002
青春
414
武侠
381
名著
208
悬疑
203
恐怖
191
情欲
188
科幻
149
历史
136
生活
115
传记
123
哲理
79
军事
75
管理
75
二、 版权保护
由于网络环境下对某些新出现的权利的认识模糊,个人在互联网上的一些行为如上传、下载、复制等,在不经意间就有侵犯版权的可能,以及某些单位或个人为了利益刻意侵权,而我们国家在版权保护这一方面又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加上我们国内对网络管理的不完善,导致国内手机出版著作权依然存在很大问题:
1、出版主体不明确。在传统出版领域,各种分工明确。但是对于手机出版而言,由于对手机出版物的概念划分不清,因此出版主体关系搞不清楚,很难判断权利的归属,给著作权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出版监管难度增大。由于手机出版作者可以不经过编辑出版部门的审核,直接将作品公之于众,这对现行的编辑出版制度提出了挑战,导致出版监管失去了应有的效力。
3、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尚不成熟。 我们国家数字出版保护技术还不成熟,尤其需要加强自主创新。我国迫切需要建立与国际接轨、全国统一的出版监管系统和数字作品版权管理平台。
问题存在就要解决,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互联网出版的相关立法需要进一步完善。到目前为止,涉及互联网及电子出版管理的法律性文件、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有十七部之多如2006年7月正式实施的《信息网络权保护条例》2008年修订的《电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规定》,但是这些法律法规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2、倡导数字版权自愿登记制度。我国制定的《著作权法》采纳了《伯尔尼公约》的版权自动保护原则,为了满足在解决版权纠纷时提供初步证据的需要,也实行了版权自愿登记制度。但是于1994年12月由国家版权局,制定的《作品自愿登记试行办法》仍在试行,我们急需对其进行修订,制定出更加完善的政策,以利于相关权利人的确认和权利保护。
3、 建立和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我们应该在个人积极保护著作权的同时建立一个专门管理著作权的组织,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对其进行管理,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
4、传播版权保护理念。用手机进行文学阅读的往往都是普通大众,相对而言,他们缺乏版权保护的概念,所以,国家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宣传,使得每一位手机阅读者都能主动保护作者的权利,这将是根本的解决办法。
最后,我觉得我们应该根据中国国情,适当地借鉴国外的经验:如强化数据库、计算机软件的保护,对网络作品原创性标准加以明确界定,补充规定版权保护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例外,侵权归责原则及过错标准的规范,修改将报刊转载法定许可制度延伸至网络的规定,强化网络版权保护的司法救济,对民事救济赔偿金额的计算方法给予更明确的规定,对侵犯网络版权的犯罪构成要件、罚金数额重新斟酌,考虑在规定限制与例外的前提下将暂时复制纳入版权法内规范,等等。这将有助于提高中国网络版权的保护水平。
手机阅读是顺应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兴盛起来的,虽然现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我们不可否认,它将会更加成熟,将会在历史的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的保护意识,在摸索中求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