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如新浪、腾讯等平台推行的“实名认证”、“名人认证”;也有如一些手机平台的“编辑推送”功能(即平台将一些经过选取的信息以短信、推送的方式发送至用户的手机);当然也有各大平台上网友喜闻乐见的“被禁贴”“被禁视频”等,即平台根据相关规定禁止某些“不和谐”信息传播。
4.各种社会组织、集团。各种社会组织、集团,尤其是资本的力量,他们有的以高价雇佣博主的形式来为自身作宣传;有的是一些社团、组织等以开设公共主页的形式来影响信息的传播;有的是在幕后对传播的信息产生影响。如网络上声名鹊起的“五毛党”,就是这方面的力量。
5.社会体制。最后是隐藏在幕后的社会体制,无论何时,其深层的作用毋庸置疑,他始终是最重要的控制人和最终的把关人。人们都是在自己所认可的社会规范、所生活的社会体制、所接受的文化传统影响之下行事的。
总结:
尽管自媒体确实存在着一些弊端,但即便如此,自媒体在关键时候总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温暖与光亮,自媒体所倡导的“我即媒体”的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它使人们更多地接触到“原始”的事件信息的能力,它所体现的平等,自由以及民主的观念,以及当前社会生活越来越趋向多元化的大背景都使得自媒体的发展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悲天悯人:锱铢必较与包容大度——自媒体的伦理标尺》 张燕 现代传播-双月刊 2009年 第2期(总第157期)
【2】《寻找时代自媒体的把关人——看自媒体背景下的把关人》高 欣 价格月刊 2009.8(总第387期)
【3】《自媒体: 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邓新民 探索 2002年第2期
【4】《社会转型期网络舆情的正向选择——从上海钓鱼执法事件谈起》朱清河 时潇锐 当代传播 2010年第4期
【5】《重新发现社会》熊培云
【6】《大众传播理论如何面对网络》陈力丹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