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图书情报

开放存取资源及国际联机系统在科技查新中的功能分析

时间:2012-03-08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116所高校查新工作人员进行调研,目的在于了解高校科技查新开放存取资源与联机系统使用价值。依据调研结果,创新查新功能,为进一步培养专业查新人才、提高查新报告质量和降低成本,建议组织高校查新单位采购联盟,对国际联机检索系统的进行集团采购。
论文关键词:开放存取资源,科技查新,dialog联机系统,集团采购

 

引言

我国的科技文献检索业务迅速发展始于80年代,检索方式以手工检索为主,极少部分科技情报所配有缩微胶卷和碟片,以及计算机磁带数据库,例如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国防科工委情报所等。至1989年底,缩微文献累计收进130余万件,内容包括1978年以后美国政府的四大报告(PB、AD、NASA、DOE),1984年以后的七国两组织专利文献、国外学位论文、国际会议资料等,但普及率低,实用效率差,当今的文献检索工作者只是闻而未睹。

随着世界上计算机检索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80年代初先后在香港、北京设立国际联机检索终端,1984年在北京可通过传统的通信方式即电报网(TELEX)检索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的Dialog系统。至1990年进入中国的国外联机检索系统已达20个,主要有DIALOG(美国),STN(德国、日本、美国),BRS(美国)、ORBIT(美国)、INFORLINE(英国)、ESA/ZRS(欧洲)等。国际联机实现了高速、高质量的数据通信,但业务费用昂贵[1]

同时期另一种文献检索方式是CD-ROM光盘数据库检索。光盘存储容量大,成本低,使用方便图书馆,弥补了国际联机检索的不足,增强了情报检索的手段,在我国信息检索发展中持续时间长。这期间我国利用光盘CD-ROM建立了文献检索系统,实现了远程联机检索。

进入本世纪后,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可以在线运行的网络数据库逐渐取代了光盘检索,在外文资源利用方面,有了更多更充分的选择。当前,科技查新使用外文资源主要方式是通过网络数据库和国际联机系统进行。因此如何把握科技查新的中外文资源检索范围,是当今学术界关注比较多的问题。

1 把握科技查新中外文检索方式

随着科技高速发展,科研人员对科技查新愈加重视。查新是把双刃剑,查新人员如能准、快、精、全地提供信息资源,则“科技就是生产力”。可以为国家研制高精尖的成果,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否则,差之秋毫会造成巨大的浪费或损失。

笔者基于多年的科技查新实践经验对开放存取资源及国际联机系统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其功能,提出了集团采购方案。

1.1开放存取的内涵

开放存取(Open Access,以下简称OA)的概念正式被提出是在上世纪末[1],是国际科技界、学术界、出版界、信息传播界为推动科研成果利用网络自由传播而发起的运动。目前被广泛引用的OA的定义源自2002年在匈牙利提出的《布达佩斯开放存取倡议》,即OA的作品是指其通过互联网免费提供,允许任何用户阅读、下载、复制、分发、打印、检索或者链接至全文的摘要的任何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1.2 国际联机系统

联机检索系统是指用户在计算机检索系统的终端上,通过通信网络,使用特定的指令和算符,以人机对话方式,查询远程计算机检索系统核心的数据库,从中获取所需信息的计算机检索系统。

2 调查问题及结果分析

2.1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参加教育部2009年4月深圳审核员培训及2009年7月成都查新员培训的学员,对科技查新的外文资源使用与采购进行调研论文格式。调查收回有效问卷为209份,查新员共146人,占被调研人数的70%;审核员共63人,占被调研人数的30%。调查对象来自全国116所高校,其中67所具有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站资质院校全部覆盖到,所占比例为58%。

2.2调查问题

调查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调查各院校科技查新文献资源的选择情况;第二部分调查科技查新工作中国际联机系统的在各高校的采购和使用情况。

为此,问卷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 开放存取资源与科技查新的关系

(2) 科技查新文献资源选择与评价的标准

(3) 查新检索系统的选择

(4) 查新单位使用国际联机的情况

(5) 查新站国际联机系统采购情况

被调研人员根据工作实践和个人实际情况进行回答,对答卷观点进行内容分析。

2.3结果分析

2.3.1开放存取资源与科技查新的关系

关于在科技查新中是否需要检索开放存取资源,有183人赞同,占总人数的88%;19人认为还需要探讨,7人没有明确意见反馈。

赞成检索开放存取资源的主要观点包括:开放存取资源作为“出版公开”的文献资源,可免费阅读、查看全文、覆盖面广、时效性高图书馆,可以弥补当前中外文资源滞后的时间差。76人的问卷直接提到“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已经是本校查新站必查资源。

不赞成的主要原因主要是考虑开放存取资源质量良莠不齐,只有确定是有一定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资源才能作为查新检索范围;资源量太少,很多课题在开放存取资源中只能检索到几篇文献甚至完全没有,不具备代表性。

目前大家应用开放存取资源的主要问题是不熟悉国内外开放存取资源的访问途径和检索方法;无法甄别开放存取资源的优劣。

2.3.2科技查新文献资源选择与评价的标准

文献资源是查新工作的基础,查全率及查准率对查新报告结论的公正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查新检索选择的文献必须具有广泛性、专业性、前沿性、回溯性的特点[8]

问卷显示,目前各查新单位所使用的文献资源主要是依托所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主要检索馆藏的数字资源,并以DIALOG国际联机作为补充。查新人员对查新文献资源的学科覆盖是否全面、回溯时间和更新频率、检索技术和效率最为关注,其次是资源价格和文献质量。另外数据库的文献量、检索词规范、全文易获取等,也是数据库的选择因素。

在网络资源应用方面出现了严重的“贫富不均”与“矛盾”现象。对于图书馆资源丰富、经费充裕的查新站,他们不单可以检索到丰富的馆藏资源,还经常要以国际联机作为必须的补充检索,因此检索文献全面;而对于一些原本就馆藏资源不足的查新站,因为经费不足,而国际联机的使用也因此受限,检索资源单一,例如医学查新主要依靠Medline(Pubmed)。

2.3.3 查新检索系统的选择

在查新检索系统的选择问题上,接近90%的问卷(189人)选择了DIALOG国际联机系统。有80%的问卷(167人)明确提到所在单位目前正在使用或已经购买Dialog联机系统。只有3%的问卷(6人)谈及网络数据库服务机构也提供多数据库跨库检索服务,如WOK平台、Entrez(Pubmed)平台等;5%的问卷(11人)谈及图书馆自建或购买的统一检索平台,可跨库检索本图书馆的网络数据库资源。他们选择DIALOG系统的主要原因包括:数据覆盖全面、回溯历史长、系统稳定、检索效率高等,能够保证查新质量。相比DataStar、Questel和STN等联机检索系统,Dialog在查新行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是最高的,也是使用最为普及的。

2.3.4 查新单位使用国际联机的情况

调查问卷中,209人均表示在参加教育部或其他机构的查新员资格培训时学习过Dialog国际联机检索;其中71人同时参加过单位内部的国际联机培训或有经验的同事进行传授,占总人数的34%;44人参加Dialog代理商组织的查新检索认证培训,占总人数的21%;在查新员培训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DIALOG国际联机检索的31人,占总人数的15%。

被调研人员普遍认为DIALOG国际对于查新来说是最好的系统,认为教育部把国际联机作为查新检索标准是非常适合当前的查新检索需求的。但他们也存在着一些共性的问题与担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价格问题。大多数查新单位使用国际联机是单独收费的,所以使用时比较谨慎。可否由教育部对各查新站的查新价格给予统一指导,把国际联机费用列入馆藏支出?

(2)检索方面的问题。查新课题检索策略复杂,没有一定的检索经验不敢放开使用。411包库是比较好的方案,可否在流量方面也能够提供更好的方案?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谈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_概念和特征
下一篇论文:VPN在高校数字图书馆中的运用研究_信息传播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图书情报
最新图书情报
读者推荐的图书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