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图书情报

试论网上同伴知识共享的模式和作用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a..结构化聚合知识,防止知识的重复生产,提高知识共享效率; b. 有助于知识建构而非机械吸收知识。学习者的概念图绘制过程同时也是知识建构过程; c. 关注集体知识。学习者不仅建构个人概念图,而且要通过意义协商合作建构集体概念图,形成更加丰富系统的组织知识库。
2.2智能搜索引擎
智能搜索引擎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新一代搜索引擎,具有用户角色登记、用户兴趣自动、内容语义理解、智能化过滤信息和主动推送服务等功能。它将基于关键词层面检索的传统引擎提高到基于知识(或概念)层面来分析和处理检索问题,具有很高的自然语言理解和知识处理能力。免费论文网。
2.3在线讨论工具:基于B/S模式的电子白板
这里的电子白板指基于软件实现的网上电子白板,它为网上学习同伴提供了文字、图像及音视频等的实时交互环境。使用B/S模式实现,使用户不必安装专门的客户端软件使用浏览器就可在Internet上运行。通过电子白板,学习者不仅可以使用文字讨论,更可以通过白板交互模块的绘图功能实时显示和共同绘制概念图;群组管理模块使用户可以方便的创建、注销用户及群组帐户,并保存每次群组交流的信息,为网上同伴基于小组的协作学习创造了丰富便捷的环境。
2.4 知识共享流程
图2表示了基于知识库的显性知识共享模式。此图即可表示小组内部的知识共享,也可表示小组之间的知识共享,此时只需将图中的个人知识库改为小组知识库。以同伴指导的小组学习方式进行的知识共享存在以下流程(图中用123表示):
1个体知识库的构建和成员意义协商
首先,由组长布置小组任务并安排小组成员角色,不同成员可以负责某个次主题概念图的绘制。个体通过自主学习和同伴指导后,将习得的知识结构用概念图的方式表征出来。
2构建组织知识库.
在组长指导下,由小组成员协商制定分类和连接规则,将不同次主题的概念图连成一个较完整的组织概念图,然后讨论修改存有疑义的地方。小组学习完成后,由教师带领学生将各组概念图汇总融合,最终绘制出较科学规范的关于某一主题的概念图,存入组织知识库。
通过电子白板交流讨论,每人呈现自己的概念图并进行阐述解释,聆听者可以进行提问或提出意见,并根据别人的成果修改自己的概念图。
3从组织知识库提取信息重构个体知识库.
学习者在日后学习中,根据需要通过智能搜索引擎从组织知识库提取相关知识,不断补充、完善个人知识库,形成与个人经验相关的知识库,实现个人认知发展。

3. 网上同伴第二类知识共享模式——非正式组织/隐性知识共享为主的模式
隐性知识是一种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它依赖人而存在,隐性知识的共享,主要表现为同伴通过人际交流相互学习。隐性知识的表达和共享比显性知识难得多,然而企业管理领域认为,显性知识的学习不能形成组织的核心能力,不能让组织获得竞争优势,隐性知识才是组织的真正财富。但是隐性知识的共享仍然要通过线转化成语言、图像等符号化的显性知识,只是它比较零碎,不像显性知识那样系统和聚合,需要学习者在不断交流过程中依据个人原有经验加以领会,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内化成为个人知识的一部分。因此,隐性知识共享的关键是营造一种互助互学的良好文化氛围,铺设互动交流的平台,在制度上激励组织成员共享经验与知识。
3.1同伴协作与同伴评价
协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以共同完成任务为目标的同伴学习方式。此方式强调异质分组,分工协作,任务完成依赖每个成员的贡献。这种学习方式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和对学习过程的参与程度,提高学生问题解决和批判性思考的技能还能增强个体间的吸引力和集体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2以Blog为平台的网上同伴知识共享模式
Blog,我国翻译为博客,是在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所以也称为“网络日志”。在此模式中,网络学习者以Blog为平台,记录每日学习成果、所思所想和日常生活发生的与学习有关的事件,把Blog作为自己的一个学习成长档案袋。有共同兴趣或同一研究课题的学习者组成一个博客群,学习者定期访问同伴的博客并利用博客的评论功能给予反馈。免费论文网。阅读者通过浏览他人的经历和感受,结合自己的经验,将他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更可以将有用的日志转引到自己的博客中,建立Blog上的个人知识库。基于Blog的交流实际是隐性知识社会化的过程。Blog群成员并无主次关系,同伴地位平等,浏览和回复等行为具有自主性。模式中成员关系如图3所示:





使用此模式对网上学习者和学习组织有良好的学习文化氛围、制定一定的日志发表和评价标准、博客成员具有平等性、博客成员善于不断学习。
4 结语
本文根据网上同伴学习理论和知识的不同类型,提出了两类网上同伴知识共享模式,并具体列举了每类模式的几种类型、实施流程和注意事项等。需要注意的是,本文只是提出了几种较有效的网上同伴显性知识共享模式,并非所有的网上组织显性知识共享都适合使用。其实,没有任何一种模式能适合所有的网上知识共享,其它如Wiki、基于资源的学习等也能很好地应用到网上同伴显性知识共享中。在实际应用中必须依据具体学习的内容、资源环境及组织特点等选择、修改或创建最适合的模式。
.
参考文献:
[1] 王 陆.大学支持下的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模式[J]. 中国电化教育,2005,(3).
[2] 阮高峰,林叶郁. 同伴学习模式及网络互助学习群体构建实践[J]. 中国电化教育,2006,(11) .
[3] Clare C. Brown ,Peer Monitoring of Learning Behaviour,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n Practice,1999(15).
[5] 黎加厚, 齐伟. 话题:概念地图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教育, 2003,(9).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儒家管理思想对图书馆管理的启示
下一篇论文:水利工程科技档案的电子化应用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图书情报
最新图书情报
读者推荐的图书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