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图书情报

用剩余劳动力理论诠释金融危机形势下的就业问题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文章介绍了马克思剩余劳动力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运用马克思剩余劳动力理论分析了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社会就业的深刻影响。最后提出了解决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我国社会就业问题的几条对策。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理论,金融危机,社会就业
 

[摘 要] 文章介绍了马克思剩余劳动力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运用马克思剩余劳动力理论分析了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社会就业的深刻影响,最后提出了解决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我国社会就业问题的几条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方面,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大批工人因此下岗;但与此同时,私营企业迅猛发展,又为很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就是目前我国社会就业问题的最大实际。金融风暴的爆发,使我国社会就业面临挑战。那么,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并提出对策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剩余劳动力所做的深刻论述,可以帮助认识这一问题。

一、马克思剩余劳动力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对剩余劳动力的论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劳动力的买和卖是讨论剩余劳动力的一个前提。在讨论剩余劳动力之前,必须先知道什么是劳动力,以及劳动力的买和卖是怎么回事。马克思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①]。”“劳动能力……不卖出去,就等于零[②]。”正如最近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所说:“如果没有失业的话,金融危机一点不可怕。”失业的实质就是剩余劳动力的存在。马克思的剩余劳动力正是建立在劳动力这一基本概念和劳动力的买和卖这对基本范畴基础上的。

第二,剩余劳动力的社会集中表现为相对过剩人口。马克思讨论剩余劳动力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即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讲,劳动力人口的过剩总是相对的。马克思指出,“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是和表现为利润率下降的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分不开的,并且由于这种发展而加速。一个因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发展,这个国家的相对过剩人口就表现得越明显[③]。论文参考网。论文参考网。”“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过剩的工人人口形成一支可供支配的产业后备军,它绝对地从属于资本,就好像它是由资本出钱养大的一样[④]。”

第三,相对过剩人口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马克思指出,“相对过剩人口是形形色色的。每个工人在半失业或全失业的时期,都属于相对过剩人口。工业周期阶段的更替使相对过剩人口具有显著的、周期反复的形式,因此,相对过剩人口时而在危机时期急剧地表现出来,时而在营业呆滞时期缓慢地表现出来。如果撇开这些形式不说,那么,过剩人口经常具有三种形式:流动的形式、潜在的形式相对停滞的形式[⑤]。”马克思还得出结论,“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⑥]。”

二、当前金融危机对我国社会就业的影响

社会就业问题是与剩余劳动力联系最为紧密的一个社会经济问题。用马克思的剩余劳动力理论来透视我国的社会就业问题,认识会更加深刻。当前的金融危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并依然改变着我国社会的剩余劳动力状况,它对我国社会的就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金融危机通过影响我国外贸业进而影响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就业形势。由于中国外贸依存度高达60%,我国经济增长到目前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出口,美国又是我国第二大出口市场,所以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业的影响是现实而直接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11月20日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导向型的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最为严重。为此,国务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帮助这些企业渡过当前的难关。11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支持轻纺工业发展的问题,确定了六个方面的措施,包括金融方面的措施。轻纺工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全国有近4000万人在轻纺行业就业,所以支持轻纺工业的发展对于带动和拉动就业、保持就业局势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金融危机通过影响外资进而影响对我国劳动力的现实需求。泡沫与资本大进大出是金融危机发生的显著特征。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性银行破产、合并、重组,银行资本自身难保,政府花钱拨款救市,这就使得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美国经济衰退,世界金融体系动荡,我国宏观经济的外部环境更显严峻,国际信贷紧缩,流入我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一定程度上将减少。这很可能引发国内不少外资企业倒闭,工人因此失业。这种间接损失,将是巨大的,无法估量的。论文参考网。因此,我们要高度关切这种影响的不确定性,积极采取措施,扩大内需。同时,在开放中继续吸引相对稳定的外资和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保持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第三,金融危机通过影响我国就业人员心理进而影响就业市场的动向。近日,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俊江教授在开设讲座《美国华尔街金融“海啸”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时所说的一番话,触到了许多毕业生的神经。他说,这次金融危机会减少一些跨国企业的用人数量,部分行业也受到了很大冲击,对2009年毕业生而言,可以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的确,面对这样一个严峻的外部环境,很多大学生不可避免的开始担心,从大洋彼岸涌来的金融海啸,将使他们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吉大经济探索学会还在招聘会出口处专门做了一项有关就业问题的问卷调查。在回收的100份有效问卷中,有56%的毕业生表示“金融危机对自身就业有负面影响”。由此可见,由金融危机所引起的就业心理波动已经在校园里逐渐蔓延。

三、应对金融危机解决我国社会就业问题的对策

金融危机虽然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剩余劳动力状况,使得我国社会的就业压力增大,但是这一影响是可以加以积极干预的。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第一,大力发展服务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我国的服务业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我国的服务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于我国剩余劳动力相当富足的现实,只有大力发展服务业,才能提供和解决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当前,我国很多行业都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社会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此时更需要在服务业广辟道路,以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尤其是要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指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主要包括:为生产者提供服务的产业,诸如金融保险、商务、信息、教育等高增长服务产业;网络服务、第三方物流服务等新兴服务产业;一部分被新技术、新经营方式改造过的传统服务产业[⑦]。”

第二,提高投资对就业的贡献率,促进就业增长。目前,虽然我国的建设步伐很快,建设力度很大,但是投资效率还相对比较低,金融市场更是如此。与此同时,我国投资对就业的贡献,与世界各国比起来也比较差。投资对就业贡献好的国家,GDP增长与就业的增长是基本同步的。例如,巴西GDP增长3%,就业增长也是3%。而在同一时期,我国的GDP增长10%,而就业的增长是1%。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对这一问题有很深刻的见解。他说,“特别是现在对付金融危机,我觉得我们的眼睛还是看GDP增长,没有看到就业的增长[⑧]。”他认为,政府应该彻底扭转,把目标放在就业上头。

第三,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增加资本持有人的投资信心。如果没有人愿意投资,就业问题的解决就是一句空话。而资本持有人的投资积极性源于他对投资环境良好的预期,本质上说是对投资回报良好的预期。9月24日下午,在纽约出席联合国会议的温家宝总理在与美国众多经济金融界知名人士的座谈会上,表达了对美国经济危机的关注,并说“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这句话对于解决我国的社会就业问题也有一定道理。只要我国的大多数资本持有者有信心继续加大投资,更多的就业岗位就会产生,由金融危机造成的就业压力就会得到缓解。当然,投资信心一方面来自投资人自己的判断,同时也来自整个社会或整个行业的投资环境的好坏。为此,政府也要做大量的工作,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卫兴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何骏.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模块论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经纬,2008,(4)
[4]茅于轼.若没有失业,金融危机并不可怕[J],南方日报,2008-11-20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影响图书使用寿命的因素及延长方法
下一篇论文:优化高校图书馆员的服务形象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图书情报
最新图书情报
读者推荐的图书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