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国防动员系统参与处置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等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任务越来越多。研究探索国防动员系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指挥机制和力量运用等问题。研究,对国防动员系统如何发挥应急功能的思考。
关键词:国防动员,应急功能,研究
近年来,国防动员系统参与处置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等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任务越来越多,发挥出系统组织健全、队伍整齐、指挥顺畅等优势,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研究探索国防动员系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指挥机制和力量运用等问题,不仅是适应国家安全战略形势发展变化的客观需要,也是国防动员系统履行战时应战、急时应急、平时服务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要求,对于加速推进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科技论文,研究。
一、国防动员系统参与处置突发事件的法律依据
我国“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 (以下简称国动委)成立于1994年,由各级政府领导担任国动委主任,其成员单位包括国家发改委及政府各职能部门和解放军四总部,下辖经济动员、人民武装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信息动员、人民防空办公室等机构,基本囊括了军地各职能部门,为集中军地各方力量参与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了组织领导基础。其职能就有处置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和应急抢险的任务。从法律层面看,2007年国家颁布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了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是国家应急救援的主体,还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应当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应急救援的专门训练。科技论文,研究。今年7月开始施行的《国防动员法》规定:“国家建立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相衔接的国防动员体系,增强国防动员能力”。此举标志着应战应急一体化的国防动员功能取向的确立。
二、当前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各类突发性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如何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社会突发事件已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目前我国应急体制基本形成,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针对“应战”需要,设立了国动委,主管各级的国防动员工作。针对“应急”要求,在各级政府办公厅(室)设置了应急管理办公室,承担本级政府的应急管理工作,但目前,“应急”与“应战”两大体系在工作内容、力量投入、资源配置等方面尚缺乏系统整合,未能实现有效对接。仍然存在未建立起统一指挥、相互协调的应急管理体系;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等机制还不够完善;军地各部门的指挥、通讯平台、数据接口等没有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等问题。
三、国外应急管理体系对我们的启示
从国外应对突发事件的实践经验看,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一套全面的应急管理体制,并在应对社会突发事件中积极鼓励科研机构开展理论及应用研究。其中英国民防与城市应急联动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其主要特点就是以民防部门为主处理灾害事故。美国、德国、瑞士、瑞典等国家在应急救援法规、应急管理机构、应急指挥系统、应急资源保障、应急预案和公民知情权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及支持系统。如美国联邦应急事务管理署(美国的国防动员机构)统合军、警、消防、医疗、民间救难组织等防灾救灾力量和资源,担负国境内灾害筹备、防护、救急、重建等,是应急管理的核心决策和综合协调机构。瑞典将民防局(亦称救援总局)作为各种救援活动的主体,其宗旨是不管平时和战时都是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服务。科技论文,研究。瑞士坚持平战结合的原则和经济综合利用的方针,把平时的抢险救灾和人道救援等工作纳入民防的工作任务。纵观当前发达国家的做法,把国动委作为应对突发性事件的领导、协调机构,充分发挥国防动员军地结合、平战结合的双重性,达到战时应战、急时应急的目的。
四、对策措施及意见
应借鉴美国、瑞典等国在国防动员体系与突发事件应对体系相融合的经验,打破国防动员与应急管理机构相互分割的格局,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契机,注重军地系统资源的整合,把国家完善国防动员体制与建立应急、应战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国动委组织、实施机构的平台,把国动委下设的“人防办”和“综合办”与现有的“应急办”合并成立“应急管理与动员办公室”,负责本级政府处置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建立具有应急与应战双重功能的综合协调和日常管理机构,从而建立既有党政军领导参加,军地有关职能部门和地方专业应急机构组成,具有平战结合、反应迅速、应急应战一体化的国防动员体系。
1、军地联合,优化指挥机制。首先应根据突发事件事发突然、影响重大的特点,建立起动员决策快速、反应迅速、应急效率高的指挥机制。依据权威高效,统一领导,各司其责,密切协同的原则,以国动委各专业办公室为基础,建立权威、精干的联合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组织国防动员系统参与处置突发事件行动。其次,应急指挥机制同步启动,相关应急情况通报及时传达,应急工作同步展开。科技论文,研究。第三,指挥方式要灵活多样,在不破坏统一领导的原则下,可使用分散与集中指挥、越级指挥、区域与行业指挥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上下横向皆通的指挥体系,确保指挥迅速、高效。科技论文,研究。第四,统一协调军地通信资源,综合利用国动委已经建立的指挥通信网络,建立基本指挥通信网,确保应急指挥通信顺畅。
2、注重优化整合,科学编组各种力量。以国防动员潜力为基础,以平时应急预案为依据,依托省、市、县和乡镇四级国防动员体系,将各种力量统一科学编组,形成布局科学、规模合理的整体力量。要着眼可能担负的反恐维稳、抗震救灾等突发性事件,贯彻综合集成的思想,将地域相邻、专业相近、任务相同、的分队整合储备。
3、发挥国动委人防办的作用,利用组建的抢险救灾、医疗救护、消防治安、防化防疫等专业技术分队,快速实现抢险救灾的目的,可利用国防动员系统组织机构平台,在基层政府编组急需的应急管理队伍,以各级武装部为指挥平台,为应急处突提供人力、物力及技术支持。
4、严格奖惩措施确保编组落实。国动委系统要积极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凡编有处置突发性事件民兵分队的单位,在民兵需要集训、演练和遂行任务时,编组单位要全力支持保障,凡以各种借口拒绝参加集训和遂行任务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领导责任并进行相应处罚。
5、建立集应急应战功能于一体的预案、计划体系。要围绕应急应战的需要,明确军地各部门和机构在不同的危机情况下所负的责任。一旦进入紧急状态,分工明确的国动委机构就有章可循,按照事先制订的各种应急条款各尽其职。科技论文,研究。把平时抢险救灾与战时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国民经济动员预案衔接起来,从而形成平战结合、双应一体的国防动员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