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纵跳是众多体育项目中的决定性因素。那么反过来加大鞋脚跟厚度对纵跳又有什么影响呢,这样从而成了变相的提踵。
关键词:提踵,纵跳,鞋跟高度
引言 纵跳是众多体育项目中的决定性因素。目前大多数发展纵跳的研究无论是从神经方面,肌肉方面,各关节的运动方面,还是从外界负荷影响方面,都是想通过人体自身某些因素的改变来提高纵跳成绩。能否通过改变身体外界条件因素提高纵跳高度。每一种运动装备(跑鞋、撑杆、鲨鱼皮泳装等)的改进发明都会促使其相关运动领域成绩提升。现在训练场上有为锻炼弹跳能力而专门设计的特殊运动鞋,其特点是大大加厚了鞋前脚掌的厚度,使脚跟处于悬空状态。这样的设计,通过训练在一定程度内提高了弹跳成绩。那么反过来加大鞋脚跟厚度对纵跳又有什么影响呢,这样从而成了变相的提踵。
1研究目的
纵跳在体育运动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研究提踵对纵跳的影响,对如何改善纵跳高度,尽可能大的发挥人体潜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提踵能否改变我们的绝对起跳高度,旨在为提高运动员纵跳高度,进行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比较,验证能否通过改变鞋跟的高度来影响纵跳高度,改善运动成绩。
2研究方法
2.1实验法
2.1.1 实验对象
受试者为12名大学生其基本情况如下:
表1 12名男性受试者的基本情况
年龄(岁) |
运动年限(年) |
体重(kg) |
身高(m) |
23±2 |
1~5 |
65±15 |
1.74±0.8 |
2.1.2 仪器设备
Kistler测力台(100Hz), JVC9800摄像机(100Hz,)国产爱捷录像分析系统,数据平滑选用截止频率8Hz
2.1.3试验方法与步骤
测试前,受试者分别在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处贴上标志。双脚站立在测力台上,待测试着喊开始后,测试者用全力向上跳起,落在原地。每人三次间歇两分钟。
然后受试者后脚跟分别站在4厘米,8厘米的木板上用全力向上跳起,落在原地。通过计算机读出踝关节最小角度A1,最大角速度W1,膝关节最小角度A2最大角速度W2,髋关节的最大髋速度V,以及髋关节的最小位置h1和最大上升位置h2,测力台受到的最小压力F1,最大力F2,从最小力到最大力所用的时间T,力的梯度即爆发力P。免费论文网。
2.1.4实验结果
用数理统计法对所得数据处理分析,得到三次实验的运动性指标(见表2)和动力性指标(见表3)。免费论文网。
表2受试者三次测得的运动性指标平均数据
编号 |
A1(°) |
W1(°/ s) |
A2(°) |
W2(°/ s) |
V(m/s) |
H(m) |
1 |
89.9±0.10 |
659.20±1.01 |
88.3±0.11 |
773.94±1.11 |
3.33±0.10 |
0.91±0.10 |
2 |
91.97±0.12 |
666.43±1.11 |
84.43±0.12 |
771.72±1.12 |
3.3±0.11 |
0.90±0.11 |
3 |
100.1±0.10 |
551.44±1.14 |
83.02±0.11 |
809.52±1.11 |
3.22±0.11 |
0.87±0.12 |
注:1-未提踵;2-薄板厚度4cm;3-薄板厚度8cm
对A1(度)的影响
如表2所示,受试者在未提踵时的最小踝角最小。提踵4厘米后最小踝角增加了2.074度,当提踵到8厘米时又增加了8.128度。很明显提踵对踝关节最小角的大小有影响,并且在一定范围内,二者成正相关。
提踵对W1(度/秒)的影响
未提踵时最大踝角速度为659.203度/秒,提踵4厘米后增加了7.23度/秒,当提踵到8厘米时减少了111.996度/秒,角速度变化非常明显。由此可见,提踵对踝关节最大角速度有较大影响。
提踵对A2(度)的影响
未提踵时膝关节最小角值最大,当提踵4厘米后,角度减小了3.863度,当继续提踵到8厘米后,角度又减小了1.412度。由此可见,提踵对膝关节的最小角度值有影响,且在一定范围内呈现负相关。
提踵对W2(度/秒)的影响
未提踵时膝关节最大角速度为773.935,当提踵到4厘米时最大角速度下降了2.212度/秒,当提踵到8厘米时,最大角速度增加了37.801度/秒,由此可见,提踵对膝关节的最大角速度有较大影响。免费论文网。
提踵对V(m/s)的影响
未提踵时髋关节的最大髋速度值最小,当提踵到4厘米时,最大髋速度减小了3.025米/秒,当提踵8厘米时,最大髋速度减小了0.084米/秒。由此可见,提踵可以改变髋关节最大髋速度,且在一定范围内成负相关。
提踵对H(m)的影响
未提踵时的最大纵跳高度为0.91米,当提踵到4厘米时,最大纵跳高度增加为0.90米,当增加到8厘米时,最大纵跳高度有减小0.039米,可以看出,提踵对髋关节的最大纵跳高度有影响,通常可以认为髋关节的高度代表身体重心的高度,由此可推断出,提踵对最大纵跳高度影响不大。
表3受试者三次测得的动力性指标平均数据
编号 |
F1 |
F2 |
T |
P |
1 |
474.74±1.01 |
1114.27±1.15 |
0.16±0.01 |
7057.40±2.01 |
2 |
443.38±1.12 |
1144.75±1.14 |
0.18±0.02 |
7532.16±2.02 |
3 |
437.59±1.11 |
1098.20±1.12 |
0.19±0.01 |
6489.20±2.02 |
注:1-未提踵;2-薄板厚度4cm;3-薄板厚度8cm
提踵对F1的影响
如表3所示,未提踵时测力台受到的最小力为474.74牛,在三次测试中为最大值,当提踵4厘米时,测力台受到的最小力减少了31.36牛,当提踵到8厘米时,最小力又减少了5.79牛,由表可看出,提踵可以明显的改变测力台受到的最小力大小,且在一定范围内呈现负相关。
提踵对F2的影响
未提踵时人体受到的最大力为1114.27牛,当提踵4厘米后,其数值增加了30.48牛,当继续提踵到8厘米后,其数值减小了46.55牛,由此可看出,提踵可以改变人体受到的最大压力,且效果非常明显。
提踵对T的影响
未提踵时,人体所受到的力从最小值增加到最大值所用的时间为0.16s,在三次测试中为最小值,当提踵到4厘米时,时间差增加了0.02s,当提踵到8厘米时,又增加了0.01s,
由此可知,提踵可以改变人体所受到的力从最小值增加到最大值的时间,并且在一定范围内,
成正相关。
3讨论
3.1充分利用提踵来提高运动成绩
在一定范围内,提踵可以增加踝关节的角速度值,因此,对于那些需较大角速度值得项目例如篮球,足球,滑冰等可以通过适量的加厚鞋子脚跟的厚度完成提踵,从而增大踝关节的角速度值,更加完美的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运动成绩;提踵对髋关节的角速度影响不大,但可以提高髋关节的相对上升高度,通常可以认为,髋关节的高度代表身体重心的高度。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不同项目的需要,改变我们鞋子脚跟的厚度,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3.2利用提踵时如何减少起跳后地面对身体及大脑的损伤
从数据来看,提踵对人体的绝对起跳高度影响不大,但明显的改变了踝关节的最小角度,也就是落地时踝关节的缓冲作用减小了,势必对身体及大脑造成较大的损伤。减轻这种损伤就是如何减小地面对人体的支持力,根据功能原理,也就是尽可能的延长人体的制动时间。从人体本身来看,可以在保持人体平衡的同时,减小膝关节和髋关节的最小角度;从外界来看,寻找弹性更好的鞋垫材料。
4结 论
适量提踵可以明显的改变膝、踝关节的最大角速度。
适量提踵对于改变身体最大纵跳高度影响不大。
适量提踵可以明显减小人体受到的最小支持力。
适量提踵可以明显的改变人体受到的最大支持力大小。
适量提踵可以延长人体所受到的力从最小值增加到最大值的时间。
适量提踵可以明显改变力的变化梯度(爆发力)
展 望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4厘米厚度时相对纵跳成绩略高,人体受到最大力F2和爆发力P略增。由于每个人的脚长不同、以及适应能力的不同,当脚跟所垫厚度在进一步细分时,对于个体是否存在一个最适宜的厚度可以发挥出最大纵跳高度。
参考文献
[1]运动生物力学.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年.
[2]单信海.跑鞋能量特性的理论探讨[J]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4期
[3]李良标.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
[4]何捷.垂直纵跳力学[J].浙江体育科学,19一20.1985
[5]单信海.不同弹跳能力的三名运动员原地纵跳的生物力学指标的比较[J] .体育与科学1997.18 (4)
[6]张跃.测力台上CMJ和SJ测试用于肌肉生物力学性能研究[J] .体育与科学学,1998.113(5)
[7]Carmel B.Strength assessment with theBoscos test.Roma:Italian Society Sport Sience 1999:1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