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中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选修课。主要是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当地的民情风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如同民族文化、民族风情一样与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关键词:中学生,民族地区,传统体育项目,兴趣,探析
民族传统体育主要是由民族、传统、体育三个独立概念组成,因此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要从三个层面加以界定。可以说民族传统体育是指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各民族融合体育。【1】我国中央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贯穿健康第一的思想,学校体育课程也面临着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具有特色的养生、健身和娱乐体育活动的总称。它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有很强的健身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娱乐、教育功能。它的产生和发展随着生产劳动、日常生活、社会环境、经济发展而逐步发生变化,颇受各族人民的喜爱。【2】
中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人,把民族优秀体育文化教育渗透到中学生体育教育之中是必不可少的。据调查显示,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选修课,主要是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当地的民情风俗,有条件、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像高脚马、竹杆舞、踢键子、打地螺、打沙包、抢“花炮”、“斗鸡”、跳绳、摆手舞、苗鼓、摔跤、攻城、拔河、打秋千、木兰扇、舞龙、秧歌、打陀螺、踩高跷、跳骆驼、滚铁环、斗风筝、 赛龙舟等等。
中学生对我国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喜爱性、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通过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9所中学的2800名学生的抽样调研,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一、民族地区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性满足了青少年的精神需求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在长时间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具有特别的锻炼价值和教育意义。民族传统体育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这是一些现代的体育项目所无法比拟的,它体现着一种积极向上、努力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青少年正处于求知欲很强的时期,普遍性的现代体育项目远远满足不了青少年的需求,他们渴望了解更多的民族体育文化,来充实自己的文化内涵,塑造良好心灵。而这恰好也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发扬,使民族文化能广泛、自由、有效地传播,推进文化的传承。
二、民族地区传统体育项目的多样性符合中学生的需要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体育活动方式。据《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记载,目前挖掘、发现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有676项,汉族有301项,共计977项。
其中武术、气功、养生功、风筝、龙舟、围棋等项目已走出国门,成为世界体育项目的一部分。【1】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多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既有竞技性,又有健身性、季节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辉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可以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制定出接近他们年龄特点、生活方式以及民族习俗的体育教学内容,精选出具有代表性、普及性和特殊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用到各类学校体育教学中。【3】
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得以发挥。这不但适应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而且适应了学生的身体发展,趋利避害。
三、民族地区传统体育项目的趣味性吸引中学生的参与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历史悠久,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等特点。它起源于生活、军事、劳动、娱乐等过程,是从具体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并经过不断加工而形成的一种相对固定的形式。论文检测。各种各样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五彩纷呈,让人喜爱有加。他们有的以游戏的形式出现,如回族的跳绳、扔包,朝鲜族的跳板、顶瓮走,满族的夹包,锡伯族的打毛球等等。竞技表演类为主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它是用丈量、计时、记分、记环、记数的方法分出胜负,有一定的规则要求,有非常强的观赏性和对抗性,其中也有游戏娱乐的元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了无限的乐趣,身心愉悦,于是积极参与到这些体育活动中来。
四、民族地区传统体育项目的健身性推动中学生的喜爱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身关系着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参加适量的运动是必不可少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经过历史的沉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去粗取精,有很大一部分项目适应了中学生的身体发展特点。学生通过参加这些体育活动,锻炼了肌肉,提高了身体的柔韧度、敏捷性、耐力,加强了身体的平衡性,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意志力得到磨练,练就了一种不屈不饶,永不放弃的精神,而不再像温室的花朵。而且,他们在平时不再那么容易感冒,有一种很好的学习状态。
多年来,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学校体育都在为形成自己民族和国家的传统特色而进行不懈的努力,并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的整体素质。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71.2%的中学生都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很有兴趣,但是,学校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开展一般的体育项目比较多,而相对忽视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使学生的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
全国上下,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不容乐观的状况是有其历史根源的。近代以来,不仅西方的坚船利炮摧垮了清政府,同时西方文化也冲击着古老的东方文化。军事、政治、经济的落后使许多人开始将目光转向西学的同时,也产生了民族自卑的心理,从近代一直到今天,西方文化在中国已遍地开花,西方体育已成为中国人的主要身体锻炼方式,奥运会——一个包含极少数东方体育项目的体育盛会,一直左右着中国体育的发展。【4】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如同民族文化、民族风情一样与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对社会稳定、经济增长都有重要作用。提高中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对传承民族文化和培养青少年的民族精神,以及全面提升其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通过在湘西州吉首市第一中学2年的试点,培养中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转变思想观念
促使中学生摆脱长期以来受西方竞技体育模式束缚的思想观念,认清民族传统体育的多作用性、实用性、民族性,了解民族传统体育对于中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中学生树立强烈的民族荣誉感、自信感。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辉煌灿烂的文化底蕴,这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我们的民族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不断地改进、完善中不断传承、创新,留下来的都是文化的精髓。有了这种民族文化的骄傲感,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才能深受中学生的欢迎,在中学校园生根发芽,结出丰硕的果实。
二、打造学校特色体育
走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相结合的路子,优选适应于本地区高校特点的传统项目进入中学体育课堂,并对其进行适当改造。其中包括器材的改造、组织形式的改造、竞赛(游戏)规则和竞赛方法的改造,通过对原有的活动项目进行适当改变、包装、重组,以适应教学对象和教学场所的需要。应注意的是改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同时应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实施时教育学生遵守民族习惯,把安全放在首位。【5】
这样,不仅从实际情况迎合了中学生的需要,而且,中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也学到了许多民族知识,增强了民族团结的意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同时,身体也得到了锻炼,成为新一代的全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打下基础。
三、加强中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将民族传统体育引进教学之中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要使民族传统体育受到中学生的喜爱,使它一直传承下去,师资队伍建设是十分关键的。如果体育教师自己都不了解民族传体育的基本技能、方法,就不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更不用说成为学生的引导人。因此, 通过举办各种观摩课或集中授课培训方式使体育教师提高认识水平是很有必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绝大部分内容都具备简便易教的特点,朴素的品质造就了这些项目的教学应朴实无华,教学过程要讲究实效,避免华而不实的形式,教师全面准确掌握项目的比赛规则,并运用到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在规则要求范围内的技术和战术是教学的灵魂。【1】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把我国文化瑰宝———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继承并发扬下去。
四、走可持续的发展路线
用科学化管理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整理和提高,使之走向系统的、稳定的、独立的发展道路。科学化发展是民族体育步入现代社会的主要手段,它使用现代化发展引导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和提高。论文检测。在科学化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少数民族传统观体育将得到升华,从而展现出它应有的风采。论文检测。【6】
受我国历史条件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带有封闭的性质,这极大的限制了它的发展。要想让中学生提高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进一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就必须突破思想、地域等的束缚,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思想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管理,加大宣传力度,使每个人都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接近民族传统体育,并喜爱民族传统体育,从而积极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参考文献:
【1】赵岷.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中学体育课的相关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8-10.
【2】芦毅恒.中学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J].体育世界.2009-08.
【3】栾桂芝.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学校体育教学[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03.
【4】冯宏芳.河南省农村中小学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现状与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5】秦华王军.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高校体育课程资源[J].搏击·武术科学.2008-06.
【6】金山.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特点及趋势[J]健身俱乐部.理论研究.201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