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工程改造与运行情况
根据上述调查计算分析,空调冷凝水的再生利用,可发挥制冷机组的最大效率,实现空调的节能减排。具体改造方案:让空调箱冷凝水与冷却水塔的冷却水混合后由冷却泵输送进冷凝器,既起到了冷却水塔的补水作用,又可以降低冷凝器的冷凝温度,实现了节电节水的效用。冷凝水利用改造如图1所示:
 

图1空调箱冷凝水利用示意图
2010年前进行了工程改造,该方案只要添置一台水泵,扩大冷凝水池,若干长的水管与保温材料,四个止回阀,八个甲阀,器材费用在3万元左右,改造工程也是可行的,且这些投资当年就有回报。
改进后,经2010年夏季6月~10月的运行,冷凝压力过高现象已消除,既使最热的天气,制冷机组冷凝器的冷却水进水温度最高为33.2C,整个夏季制冷机组的冷凝器进水温度超过32C的时间不超过30个小时。制冷机组冷凝器冷却水与冷凝温度的运行数据如表3所示:
表32010年改进后的空调制冷机组运行状况
日期
|
最高
气温
|
机组工作数量
|
冷却水最高温度
|
最高冷凝温度
|
|
时间
|
备注
|
(台)
|
进水( C)
|
出水( C)
|
( C)
|
|
|
7月19日
|
36℃
|
3
|
31
|
34.8
|
35.7
|
18:00
|
3#机组
|
7月20日
|
36℃
|
3
|
31.9
|
35.6
|
36.9
|
14:00
|
3#机组
|
7月22日
|
36℃
|
3
|
31.3
|
35.3
|
36.3
|
16:00
|
2#机组
|
7月23日
|
37℃
|
3
|
30.8
|
34.8
|
35.7
|
16:00
|
2#机组
|
7月24日
|
36℃
|
3
|
31.2
|
34
|
35
|
22:00
|
2#机组
|
7月31日
|
39.7℃
|
3
|
32.2
|
36.3
|
37.3
|
18:00
|
3#机组
|
8月13日
|
40.2℃
|
3
|
33
|
37.1
|
38.1
|
22:00
|
3#机组
|
8月14日
|
40℃
|
3
|
33.2
|
37.1
|
38.1
|
22:00
|
3#机组
|
8月15日
|
39.8℃
|
3
|
32.9
|
36.9
|
37.9
|
16:00
|
3#机组
|
8月19日
|
36℃,
|
3
|
32.2
|
36.1
|
37.2
|
16:00
|
3#机组
|
8月20日
|
35℃
|
3
|
32.1
|
36
|
37
|
14:00
|
3#机组
|
8月22日
|
35℃
|
3
|
31.4
|
35.4
|
36.5
|
22:00
|
3#机组
|
8月24日
|
36.2℃
|
3
|
32.1
|
35.4
|
36.4
|
14:00
|
3#机组
|
4.结束语
通过铁路上海南站空调凝结水利用研究及工程的改造,达到了空调运行节水、节电的效果,改善了空调制冷机组的运行效果,防止了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的故障现象,还避免了空调冷却水系统改造的进一步投资。由该工程的改进联想到长江以南地区的铁路车站均是大空间的空调候车室,采用的空调形式大部分是大型空调箱送风方式,空调箱表冷器产生的大量空调凝结水如能被利用,则累计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极为可观,既提升了铁路车站空调与制冷设备的能源使用效率,又降低其能源支出成本,符合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决策。
参考文献
1 陈沛霖、岳孝方 空调与制冷技术手册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0年7月
2 姜守忠、匡奕珍 制冷原理 中国商业出版社 1996年1月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