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体内的可溶性蛋白质大多数是参与各种代谢的酶类,测其含量是了解植物体总代谢的一个重要指标[6]。本试验3个油桃品种在休眠期花芽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与田莉莉等[7](河南郑州)和戴文浩等[8] (江苏南京)分别对华光油桃和果梅试验结果相仿,即休眠期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着休眠的深入呈迅速下降的趋势,休眠解除时迅速升高,此后仍保持较高水平。试验结果表明:休眠期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反映休眠期花芽代谢水平降低,一些蛋白质合成逐步被抑制;休眠解除后,一些可溶性蛋白合成的抑制作用被解除,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合成了花芽后续分化发育的程序性物质,反映了花芽代谢水平增强。然而,陈鈺等[9](山西太谷)和陈新华等[10](河北高碑店)分别对3个杏品种花芽和4个甜樱桃品种枝条在休眠期进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的测定,结果为自休眠开始至休眠解除后其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根据已有研究表明,遭受低温胁迫的植物,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会增加,且细胞内可溶性蛋白和抗寒冻性之间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11]。因此,陈鈺等(山西太谷)和陈新华等(河北高碑店)休眠期花芽和枝条试验结果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是遭受低温(冬季绝对低温<-15℃)胁迫之故。本研究推测,低温休眠的植物就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可能有两种趋势。一是轻度低温的以降低代谢水平应对低温伤害,其可溶性蛋白含量的生理反应则表现为下降趋势;二是强度低温(接近植物组织冰点)的以减少细胞内原生质结冰伤害致死生物论文,其可溶性蛋白含量的生理反应则表现为上升趋势。
植物过氧化物酶超家族主要有: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负责H2O2的清除;分泌型过氧化物酶,参与多种不同的生理功能,如机体内毒性过氧化物的清除,细胞壁的合成,组织愈伤,生长素合成与代谢等[10]。已有的研究认为POD具有清除细胞内H2O2的功能,而其活性受H2O2的诱导[13]。本试验3个油桃品种在休眠期花芽内POD活性变化趋势与高东升等对桃、杏、葡萄在整个休眠期,芽内H2O2含量变化规律研究结果相一致,即随休眠深入持续上升,随休眠的结束而急剧下降[14]。这一结果显示,花芽休眠解除过程中POD在氧自由基清除中起着重要作用。
4.结论
本试验研究表明:中油4号、丽油3号和丽油5号2009年自然休眠解除时间分别1月9日、1月23日和1月16日;4种低温需冷量模型统计结果均表明:中油4号低温需求量最低,其次是丽油5号,丽油3号相对较高;浙西南地区自然气候条件,3个油桃品种均能满足休眠期对低温需冷量的需求;3个油桃品种分别在休眠解除时,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OD活性出现了低谷和峰值的变化规律。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JIANG Wei-bing, HANHao-zhang,WANG Liang-ju,MA Kai.Advance in Research of Chilling Requirement andthe Mechanism of Deciduous Fruit Crops[J].Journal of Fruit Science,2003,20(5):364~368.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