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论文

草莓栽培话休眠_农业论文

时间:2012-04-13  作者:冯国明

论文导读::草莓栽培话休眠,农业论文
论文关键词:草莓栽培话休眠
 

在促成栽培中,由于低温和短日照,易诱导草莓植株休眠,因此,在促成栽培中,抑制其休眠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在半促成栽培中,保温开始时期,草莓植株正处于休眠期,因此,打破休眠是半促成栽培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随着秋天的到来,气温下降到5℃以下,日照变短,草莓叶面积开始变小,叶柄逐渐变短,并平行于地面,不再发生匍匐茎,植株呈矮化状态,即表示植株已进入休眠阶段。草莓休眠是为了适应冬季低温而形成的一种耐寒的生理状态。伴随着休眠形态特征的出现,内部生理生化特性也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植株体内生长物质的消长。作为生长促进物质的植物生长素和赤霉素的活性随着休眠的程度加深而降低;作为生长抑制物质的脱落酸则随着休眠的程度加深而增加。除此外,不同器官内淀粉含量也随着休眠特征的表现而变化。随着休眠的加深,叶内淀粉含量降低,根部淀粉含量增加。

不同品种花芽分化所需温度及日照条件、休眠所需低温积累量等均有差别,因而对不同设施栽培形式反应也不一样。草莓促成栽培正值寒冷的冬季,低温、弱光等不利条件容易导致畸形果增多,果实着色不良、品质降低。因此,品种选择的原则是,花芽分化要求温度较高的早熟种,休眠程度较浅,耐寒性强农业论文,长势强,花粉多而健全,果实大小整齐,畸形果少,产量高,品质好。生产实践证明,丰香、春香、秋香、静香、明宝、宝交早生、鬼奴甘等均适宜促成栽培。其中丰香是促成栽培的主栽品种,只是近几年,白粉病较重,生产上应加强防治。我们新选育的红香是一个抗白粉病、耐重茬的高产优质品种,可用于冬季促成栽培。

一、休眠的经过

草莓通过最深休眠期要求一定量的低温积累,这种低温量同时也具有打破休眠的作用。如不经历一段时间的低温,即使处在合适的生长发育条件下,也不能正常发育,会出现叶柄短、叶片小、植株矮化丛生现象。当冬季满足低温要求后,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开始生长发育;在条件不适于生长的情况下,草莓继续保持休眠状态,前者称为“自然休眠”,后者称为“被迫休眠”。在保护地栽培中,只要创造条件,满足其对低温的要求,打破自然休眠,再通过保温或加温,草莓即可提早生长,开花结果,达到提早采收的目的。

不同品种对低温量的要求不同。适于冬季漫长的高纬度寒冷地区的品种,低温需求量高;相反,适合低纬度温暖地区的品种,低温需求量也低。休眠的深浅和长短,可用休眠觉醒所必需的低温累积量表示。一般把草莓植株在5℃以下所经历的小时数累加起来即得出低温累积量。低温累积量100小时以下的浅休眠品种,如春香、丽红、丰香等,适合促成栽培;低温累积量300~400小时的中等休眠品种,如宝交早生、戈雷拉等,适合半促成或促成栽培。

二、草莓休眠抑制与打破

在草莓生产上,往往需要抑制进入休眠或打破休眠。抑制进入休眠是在草莓植株进入休眠期之前,采用相当高温,或辅以长日照以及赤霉素处理,使草莓植株根本不进入休眠。草莓一旦进入休眠,不经过一段时期的低温,休眠不会解除。到了休眠深化期,则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条件,使其提前或推迟觉醒。人为地进行低温或长日照处理,能加快草莓植株觉醒。日本曾广泛采用的冷藏苗、高山育苗和电灯补光等半促成栽培方法就是运用这一原理发展起来的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在生产上采用赤霉素处理打破休眠,也非常有效。不同品种休眠深浅不同,解除休眠所需的低温累积量也不相同,应根据不同品种采取相应的栽培方式和技术措施。

1、休眠的抑制

诱导休眠的条件是低温和短日照,而抑制休眠的条件是高温和长日照。但是,高温长日照给予过早会影响花芽分化,给予过晚,植株已进入深休眠期,抑制休眠比较困难。因此,抑制休眠的时间掌握必须合适。

⑴温度

高温是抑制休眠的主要因素。在促成栽培中,既要考虑抑制休眠,又不能影响花芽的继续分化,尤其是腋花芽分化顺利进行,昼夜温度必须适当。据研究,白天26~27℃,而夜间12~13℃的温度范围,对抑制休眠和保证腋花芽分化都是有利的。

⑵光照

光照的长短对休眠起着重要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农业论文,当温室或大棚覆盖上棚膜保温开始,应同时用电灯照明补光(光照强度10瓦/平方米),使昼长达到16小时,这样既能抑制休眠,又能保证花芽分化良好,提高产量。

⑶赤霉素

赤霉素具有抑制休眠的作用。电灯照明处理促进了植株内源赤霉素的产生。外源赤霉素被植株吸收后具有内源赤霉素同样作用。赤霉素处理后,第3天即可看到效果,而电灯照明长日照处理,至少一周后见效。赤霉素处理1次的效果可维持10天左右,无电灯照明反复用低浓度赤霉素处理可起到与电灯照明同样效果。当出现叶柄伸长,叶面积扩大后应停止使用。赤霉素施用的适宜浓度为(5~10)×10-6范围,休眠浅品种,一般用5×10-6即可,而休眠较深品种,则需要10×10-6,每株用量5毫升。

2、休眠打破

进入深休眠期的草莓植株,需要满足对低温累积量的要求才能觉醒。在基本满足低温累积量要求的前提下,高温、长日照或赤霉素处理对打破休眠和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⑴温度

打破休眠的温度为13℃以上,温度越高,效果越好。据研究,打破休眠的有效温度范围可分3挡,即13~18℃、18~27℃、及27℃以上。它们打破休眠效果的比率为1:2:3。30℃左右高温,不仅能促进打破休眠的效果,而且能防止植株矮化。

⑵光照

电灯照明补光使光照长度达16小时可促进打破休眠。光照中断和间歇具有与16小时连续光照同样效果。

⑶赤霉素

赤霉素不仅有抑制休眠的作用,而且还有打破休眠的作用。在保温后头10周内喷1~2次浓度为(5~10)×10-6的赤霉素,即可起作用。不同品种施用浓度不同,休眠浅品种使用浓度低些,休眠深品种使用浓度高些。每株用量5毫升。

总之,不论促成栽培还是半促成栽培,在保温后,给予高温,或辅以电灯补光长日照和赤霉素处理是一项必须首先要实施的技术措施。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草莓栽培的环境要求与管理_农业论文
下一篇论文:草莓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_农业论文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农业论文
最新农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