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小孢子分离,形成二核花粉粒(图版36)。
   
   
   
   
   
       
   
   
图版说明
龙眼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1.细线器;2.偶线期;3~5.粗线期(4,5示双核);6.双线期;7.终变期;8~9.中期Ⅰ(9示落后染色体);10~12.后期Ⅰ(11示染色体桥;12示落后染色体);13~16.末期Ⅰ(14,15示分裂不同步;16示微核);17~18.前期Ⅱ;19~21.中期Ⅱ(20,21示落后染色体);22~24.后期Ⅱ(23示染色体桥,24示染色体桥和染色体片段);25~26.末期Ⅱ(26示分裂不同步及微核);27~35.四分体时期(28.示四面体型四分体;27,29示十字型;30.示三分体;31.示五分体;32.示六分体;33.示七分体;34.示微核;35.示染色体融合);36.花粉粒;标尺均为5μm。
Explanationofplates
MeiosisoflonganPMC1.Leptotene;2.Zygotene;3~5.Pachytene(4,5showingsyncytium);6.Diplotene;7.Diakinesis;8~9.MetaphaseⅠ(9showinglaggingchromosome);10~12.AnaphaseⅠ(11showingchromosomebridge;12.Showinglaggingchromosome)13~16.InterphaseⅠ(14,15showingasynchronizationofchromosomessegregation;16.Showingmicronucleus;)17~18.TelophaseⅡ;19~21.MetaphaseⅡ(20,21showinglaggingchromosomes);22~24.AnaphaseⅡ(23showingchromosomebridge,24showingchromosomebridgeandchromosomessegment);25~26.InterphaseⅡ(26showingasynchronizationofchromosomessegregationandmicronucleus);27~35.Tetrastage(28.showingtetrahedron;27,29.Showingcross;30.Showingtriad;31.Showingpentad;32.Showinghexad;33.Showingheptad;34.Showingmicronucleus;35.Showingfusionchromosome;)36.Microspore;Barsfor5μm..
3讨论
3.1龙眼减数分裂的不同步性
龙眼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在不同植株、花序、花蕾和花药间均表现不同步性。这种不同步性可以扩展花期,增加雌雄花的有效作用时间,对其种群繁殖后代有利,是一种适应环境条件的进化表现。龙眼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与花蕾大小和花药颜色等有紧密相关,在进行研究时,可以利用这种相关初步判断减数分裂的进程,以此作为减数分裂制片的取材依据,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减数分裂异常的可能原因
观察发现有极少数粗线期细胞出现两个核仁。核仁的形成与核仁组织者有关,一般1个核仁组织者可以形成1个核仁,以1个细胞只有1个核仁者居多,也有2个以上的,如小麦细胞中有3个核仁.康向阳等报道毛白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细胞中最多出现8个小核仁,并认为这是由毛白杨染色体组中存在多对核仁组织者引起的。另外细胞融合也会导致双核仁现象的产生。本试验中我们仅发现1.39%的粗线期细胞存在双核仁,由于实验的样本数量有限,没有在前期Ⅰ观察到细胞融合现象。双核仁产生,是与核仁组织者形成有关,还是由细胞融合等原因引起,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染色体桥是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现象,可以作为鉴定是否出现染色体倒位的依据之一。本实验中,在后期Ⅰ和后期Ⅱ均观察到染色体单体桥,原因可能是由于非姊妹染色单体在倒位环内只有一次交换,在后期Ⅱ,还出现到染色体双桥,可能是在一个倒位段内发生两个互补交叉。
制片中发现的染色体小片段和落后染色体,有的位于赤道板上,有的移向一极。有些学者认为额外的染色体片段是染色体直接断裂的产物。张彩霞等表明,染色体桥被拉断后,形成的染色体片段在以后的分裂中以微核的形式存在。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