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网民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发表评论是公民言论自由的体现。大规模的网民评论常常产生巨大的舆论效应,影响着网络事件的发展走向。本文拟以“杭
论文关键词:网民评论,杭州飙车案,舆论效应
一、网民评论的内涵、特性
网民评论是指网民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发表的所有评论。它是网络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的出现,为人们构建了一个虚拟的世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个人PC的普及,网民的数量与日俱增。于此同时,网民对网络的熟悉程度提高,对网络多功能应用能力增强,从过去单纯的信息检索、娱乐到表达意见、商业运营等等。
网民存在于广大的媒介受众中,他们的素质良莠不齐,动机各有差异,网民评论便呈现出复杂性、多样化的特点。网民评论区别于正规的新闻评论,它来自网民深入思考抑或随意的情绪发泄;形式上,有文章样式的或仅仅只言片语。
二、“杭州飙车案”源头
“杭州飙车案”发生在2009年5月7日晚8:10分,年仅20岁的“富家子弟”胡斌驾驶一辆改装的红色三菱跑车LancerEvolutionIX在街头与朋友“飙车”。在杭州市文二西路时,胡斌的车子飞速由东向西行驶,将看完电影正在穿过斑马线回家的谭卓撞飞20多米。挡风玻璃也撞得粉碎。另外几个打扮时髦的年轻人等在肇事车辆边上,勾肩搭背,说说笑笑。有人抽着烟,吐着烟圈。事故现场,围满了愤怒的群众。谭卓,25岁,毕业于浙江大学,毕业后从事IT行业。当晚,谭卓被120送往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但因伤势严重不幸身亡。随着这起交通肇事事故被报到、转载,不仅引爆了网络舆论,而且使其演变成“网络事件”。
三、监督、促进事件的解决
(一)事实反差:“70码”VS“二层楼高”、“撞飞”
5月8日下午,杭州交警就飙车撞死人案召开新闻发布会。交警公布的初步调查称,根据肇事者的口供,肇事车“当时车速在70码”。
飙车事发地的当地媒体报道了这一交通事故。报道中目击者告诉记者“人飞得像二层楼那么高,然后从空中翻了几个跟头,没有夸张。好几个过路人是目击者,他们以为是一个保险扛在空中飞,结果摔下来一看是个人。”
(二)网络舆论:质疑车速
事件发生后,在国内各大论坛和网站上,网民发帖或跟帖表明自己的意见和态度。有众多网民根据自己生活经验和常识,对警方报称的车速“70码”表示深刻质疑。据统计,腾讯网当日事故报道的网民评论达4489条,而报道车速“70码”的第二条新闻时,网民评论即猛增至26288条。
天涯论坛上,一网民通过演算和假定称,如果时速70码的车能将人撞飞20米远、5米多高,那么被害者需以40公里/秒的速度相向而来。让一个普通人达到这个速度显然是天荒夜谈。随后便有其他网站的网民转帖并另设讨论区“那70码被害人跑得真快,时速可是40公里啊!”、“谭卓可跑得比博尔特快多啦”、“别把那70码的车撞坏了”、“网民相信GOV”等网民评论源源不断。
对于网络上对车速的质疑,各家传统媒体都予以了跟踪报道。网络媒体和网站也纷纷转载和链接。
(三)杭州警方:车速等专家鉴定后再公布
几天以后,杭州警方有关领导人称车速的真正结果经有关专家鉴定后将于近日公布。杭州19楼网络论坛的网友“铁面包工头”发出呼吁:有关部门的回答很模糊,我们先动手开始搜寻这些信息。网友“bobline”在事发后把被害者谭卓从西城广场回来到金成花园的路走了一遍,并图文并茂详细分析了事发时的情况。80后作家、赛车手韩寒也在自己的博客上,从专业的角度认定事故车速应该在100码以上。
网络上的争议声可谓一片哗然。与“70码”谐音的“欺实马”瞬间广为人知。类似于“为了你我的生命安全,请大家以70码的速度顶贴顶起5米高20米远”的网络流行语也迅速流行于网络。
(四)司法鉴定机构:车速84.1-101.2公里/小时
在强烈的舆论关注下,5月13日,专业的司法鉴定结构介入,对肇事车辆涉及的超速行驶和车辆改装问题将做出判定。5月15日,警方终于公布了司法鉴定结果:时速为84.1-101.2公里,并为之前的草率向公众道歉。7月20日,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对备受公众关注的杭州“5.7”交通肇事案进行一审判决,被告人胡斌一审被判有期徒刑3年。
由于网络传播的开放性、自由性、交互性,人们找到一个畅所欲言的空间。网民评论的大量出现,产生了巨大的舆论效应。“杭州飙车案”中,网络舆论的风暴大大推动了案件的调查和判决。
四、舆论风暴里的问题
(一)语言暴力舆论污渍
根据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的心理能量在积攒到一定程度之后便要寻求释放。网络舆论的主体是网民,是普通的成员。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人们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问题越来越多,容易对现实产生不满情绪。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特征,BBS、个人博客、SNS等互联网平台成为一部分网民情绪宣泄的出口。这也导致了粗俗、暴力语言在网民评论中的产生。
网民使用谩骂甚至恶毒的语言直指胡斌。百度贴吧出现了“希望你以后生了儿子,到25岁被某大官撞死,要求不多”这样的帖子,跟帖的网民也语言恶劣。“垃圾,浪费人民的粮食”、“无耻”、“脑残”、“败类”等这样的词语出现于各网站。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