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人文历史论文

《简帖和尚》成文于金代考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有《简帖和尚》[1](6页)。主要观点有宋代说、元代说、明代说。元代说。成文于金代。话本,《简帖和尚》成文于金代考。
关键词:话本,宋代,元代,金代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有《简帖和尚》[1](6页),此篇产生年代有争议,主要观点有宋代说、元代说、明代说。对于明代说,主要因为小说被冯梦龙《古今小说》收入,有些学者把它当成明代史料使用,没有从起源上来考论。所以,这里主要讨论宋代说,元代说。笔者认为它北宋已流传,成文于金代,定稿于元代,下面试申论之。

一、宋代说评议

此说流传久远,持之者众。明代《宝文堂书目》《子杂》著录,没有指定为宋代作品,似乎不为单篇作品[2](109页)。清钱曾《述古堂藏書目》卷十列入“宋人词话”,注云:“一名胡姑姑,一名错下书”。[3]孙楷第认为:“然此篇文意古质,当为宋本无疑。且记当事(靖人按:“事”当做“时”)之事,名物语言往往有关于考据,如‘所由’一语屡见六朝及唐人书,以意测之,当为闾里在官卒吏司纠察之人,而此文云‘所由如今叫做连手,又叫做巡军’;又交加与纠轕乃一声之转,然宋以前多用交加,如张鹫《朝野佥载》云:‘汉郴二州交加不定。’此文乃有‘吃人交加’之语,正宜训纠辅。似此乃出于文字鉴赏之外,读书稽古之士可挹而取之,故在诸篇中弥为珍贵,不徒以记事论也。”[4](102页)谭正璧《<辍耕录>所录金院本名目内容考》考《错寄书》云:“宋官本杂剧有《简帖薄媚》,当同叙一事。宋人话本有《简帖和尚》(见《宝文堂书目》,有清平山堂刊本,亦即《古今小说》卷三十五《简帖僧巧骗皇甫妻》),戏文有《洪和尚错下书》(见《宦门子弟错立身》戏文引)。本事出宋洪迈《夷坚支志》,惟男主角不姓皇甫而为王武功……。”[5](197页)《<武林旧事>所录宋官本杂剧段数内容考》考《简帖薄媚》云:“洪迈为南宋时人,其书出世较晚,当非即薄媚所本……”[5](155页)。程毅中根据小说中所叙左班殿直、押衣袄上边等皆为宋事,以及鹌鹑餶飿、钱大尹、上名、杂律等细节,证明上说乃产生于宋代[6](426页)

上述为宋代说代表观点,这些观点主要从两个方面立论:

第一,从小说本身词汇、官职等角度入手,来证明它是宋代作品。例如孙楷第所云 “所由”、“交加”等词汇,程毅中所云“左班殿直”、“押衣袄上边”、“鹌鹑餶飿”、“钱大尹”、“上名”、“杂律”等制度与细节,都为宋以前或宋代所有,因之而定其年代。这种方法可谓之内证,但以之结论,难免武断之虞。很显然,宋代故事用宋代语言、官制,显示宋代特点,是很正常的。后人述前代事,特别是相隔未远,是完全有可能的。此种例证甚繁,不必例举。从此角度出发,不能否认小说有产生于宋代以后的可能。

第二,从故事流传入手立论。钱曾把其定为宋元话本,但他没有提供更多根据,可能受到《古今小说》卷三十五收有《简帖僧巧骗皇甫妻》影响。上文所举谭正璧考证,几乎把宋元以来和小说流传相关史料罗列殆尽,定《简帖和尚》为宋人话本。后来学者多有依之者。周密《武林旧事》卷十上《官本杂剧段数》有《简帖薄媚》,谭文认为“当同叙一事”,为猜测之语。现不可知其具体内容,同书还载有《请客薄媚》、《错取薄媚》、《传神薄媚》、《九装薄媚》、《本事现薄媚》、《打调薄媚》、《拜褥薄媚》、《郑生过龙女薄媚》诸种,简帖二字,传达信息极少,显示不出和《简帖和尚》故事关系。《洪和尚错下书》当和《简帖和尚》为同一故事。谭文又认为《辍耕录》所载《错寄书》本之《夷坚志》,亦无证据。钱南扬云:“(《王武功妻》)也许就是话本来源。”[7](104页)但 《夷坚志》丙卷三《王武功妻》和《简帖和尚》还是有异的。《简帖和尚》比《王武功妻》情节更为复杂,特别《王武功妻》没有提到简帖。论文检测,话本。此异虽小,对立论却极关键。但两篇皆为产生于京师故事,所以说很有可能是一个故事起源的不同叙述。但不能因此断定《简帖和尚》是依据《夷坚志》。有学者提出,洪迈晚年著书甚急,妄人易旧说以报。《王武功妻》就可能是听过话本之人告之。[8](1页)退一步讲,《简帖和尚》依据《夷坚志》,但并不能肯定其一定产生于南宋,金代、元代都可能依据而成话本故事。论文检测,话本。

宋代说梳理与话本相关史料,为进一步研究此问题打下基础。但如上所述,不能依据断定小说产生于宋代。

二、元代说评议

始持此说者主要为许政扬,后多有学者从之。许政扬通过对文中用词、官职、习俗、佛教背景等方面考证,认为此文产生于元代。[9](256页)具体内容详下。

其一,许文依据史料指出“所由”一词“无论北宋南宋,始终活在人们的口头”,而文中“巡军”一词元代始有,进而得出结论:“‘巡军’设置于元,而‘所由’一词南宋时仍流行这一事实来看,话本《简帖和尚》不可能是宋代作品,它必定产生于元代以后。”根据许文史料推论,话本《简帖和尚》不可能是宋代作品是对的。但“它必定产生于元代以后”则未必完全准确,因为宋、金、元有同时并存的客观事实。“巡军”一词元代始有,透漏出一点蛛丝马迹,这篇作品的确是在元代定稿,成为今天传本,但之前一定有依据的底本。这个底本是产生于什么时代?一定是元代之前,元代之前可以说是宋代,也可以说是金代。1226年,金为蒙元所灭。1279年,南宋为蒙元所灭。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其二,许文云:“故事述僧人就逮,解到开封府后,即押下左司理院勘讯。按宋代开封府设左右军巡院,无司理院。北宋时京府(开封、河南、应天、大名)悉然。司理院是外州次府的衙门。只有南宋临安府不同,因为它本是诸州,充作‘行在’,故设左右司理院如旧。这一点宋人也是绝不容弄错的。”此处所论甚是。宋人绝不会弄错,只有宋代以后的人才可能弄错。所以此处许文所论,乃《简帖和尚》非起源于宋代的又一有力证据。宋代以后可以说是元代,也可以说是金代,因为金代承接北宋而来。论文检测,话本。

其三,许文云:“它的诞生离宋亡还不会十分久远。例如故事结末,僧人犯奸准‘杂犯’断罪,尚依宋律,与元、明不合;边军衣袄从京师押送,宋代定制如此;呼胥吏为‘前行’,军士为 ‘上名’,都是宋元间习俗;而其中描绘的人物服饰,也流行于宋末元初。这些情况都向我们提示:应该把它归入元人作品的行列”。

许文以上述诸项而断话本“诞生离宋亡还不会久远”。许文指的“宋”,乃“南宋”。许文认为话本离南宋亡不会久远。但我们认为这几点亦可以作为话本产生于金代例证。(一)小说中用“杂犯”断僧人罪,用宋律。宋代犯奸用宋律,正和实际。(二)边军衣袄从京师押送,为宋制。这里要补充的是,此制主要行于北宋。现在发现的史料主要关于北宋。(三)呼胥吏为“前行”,金代亦有之。《金史》卷五十三:“泰和四年,签河东按察司事张行信言:‘自罢移转法后,吏势浸重,恣为豪夺,民不敢言。今又无朝差、都目,止令上名吏人兼管,经历六案文字,与同类分受贿赂,吏目通厯三十年始得出职,常在本处侵渔不便。’遂定制,依旧三十月移转,年满出职以杜把握州府之敝。”按此,上名乃称胥吏之称。所以,这种称呼,应为宋金元习俗。(四)话本中服饰,许文举例主要为“高桶头巾”,但多用北宋例证,可见北宋时期十分流行。从许文论述这几点来看,只能判断话本诞生离北宋亡还不会久远。如上文所列许文又认为话本非宋人作。如此,话本只能产生于金代,金代亦有史料支撑此点。

其四,许文在论述元代僧侣时,首先罗举了宋代僧尼泛滥与罪恶,随之指出元代这种情况又超过了宋。论文检测,话本。“僧侣的罪恶,妇女的从属地位,官僚政治的黑暗腐败,三者在元代都是突出的和典型的”,这些是《简帖和尚》产生的背景。其实,这种情况,在历史上非常普遍。金代为少数民族政权,对佛道的态度不次于宋元二代。

金代所留史料缺乏,这方面材料更少,但我们也可借一些史料窥见内幕。金代僧尼人数很多,统治者亦把度牒看作财源。

《金史》卷五十:

(世宗大定)五年(1165年)上谓宰臣曰:顷以边事未定,财用阙乏,自东南两京外,命民进纳补官,及卖僧、道、尼、女冠度牒,紫、褐衣师号,寺观名额,今边鄙已宁,其悉罢之。庆寿寺、天长观,岁给度牒,毎道折钱二十万以赐之。……承安二年(1197年),卖度牒、师号、寺观额,复令人入粟补官。三年(1198年)西京饥,诏卖度牒以济之。

金代僧道亦多作奸犯科之徒。

《金史》卷十五:

(兴定二年(1218年冬十月)戊午,尚书省言获奸细叛亡,率多僧道。诏沿边诸州,惟本处受度听依旧居止,来自河北山东遣入内郡,讥其出入。

《金史》卷九十四:

章宗初,即政议罢僧道奴婢。太尉克宁奏曰:“此盖成俗日久,若遽更之,于人情不安,陛下如恶其数多,宜严立格法,以防滥度则自少矣。”襄曰:“出家之人,安用仆隶?乞不问从初如何所得?悉放为良。若寺观物力元系奴婢之数推定者,并合除免”诏从襄言,由是二税戸多为良者。按,此条显示,金代僧道曾蓄有奴婢,占有大量人口,影响国家税收。亦可想见,僧道使奴唤婢,生活优渥,罪恶污行必不能免。

以上例举可见,许文所举诸事,多产生北宋,有些金、元皆有。所以,这些史料若能证明话本小说产生于元代的话,也可作为产生金代证据。

三、金代说补证

通过对宋代说、元代说的评议,显示出话本非产生于两宋和元代,只能产生于金代。我们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从小说文本来看。如上文所示,持宋代说、元代说的学者多有从文本入手来论证的。小说本身确实隐含不少信息。

(一)小说反映故事发生在北宋。上文对宋代说、元代说的评议,可以看出,小说诸多细节皆为北宋内容,这点已经为一些学者注意。[8]小说产生于宋代以后,只能是北宋以后。话本中言及的“走去转弯巷口,叫将四个人来,是本地方所由(如今叫做‘连手’,又叫做‘巡军’)”,这就告诉我们小说产生于元代之前。这种情景就如现代评书演员根据古代小说底本表演过程中,涉及某一官职,要解释明白,用“现在叫做”、“相当于现代的”句式一样,实为解释所讲小说原文词汇。说书人常用之。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 浅析林语堂学术思想及其产生的原因
下一篇论文:《颜氏家训》版本概述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人文历史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人文历史论文
读者推荐的人文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