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人文历史论文

周恩来的家庭观及其对当代家庭伦理建设的启示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在经济膨胀,道德式微的当代,家庭伦理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周恩来的家庭观,对规范新型的家庭伦理价值、构建和谐的家庭结构、倡导良好的家庭美德、处理复杂的家庭关系,都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参照周恩来的家庭观,结合当前的社会和家庭实际,大力提倡一套新的完整的家庭伦理价值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关键词:周恩来,家庭观,家庭伦理
 

在经济膨胀,道德式微的当代,家庭伦理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周恩来的家庭观,对规范新型的家庭伦理价值、构建和谐的家庭结构、倡导良好的家庭美德、处理复杂的家庭关系,都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周恩来的家庭观

(一)至情至孝敬老情。周恩来幼年过继给他的叔父,童年受到生母、嗣母和乳母的关爱,他对三位母亲都心怀敬爱。1945年抗战胜利后,周恩来有一次谈到自己的生母,感慨的说,“35年了,我没有回家,母亲墓前想来已白杨萧萧,而我却痛悔着亲恩未报。”新中国成立后,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1946年,我在南京。南京离淮安只有三百余华里,我很想回淮安老家看看,因为淮安还有我两个母亲的坟。”就当他年近五十岁的时候,回忆起母亲,仍然记忆犹新。“我都六七岁了,母亲还背着、搂着我睡觉哩。”[1]周恩来童年命很苦。一岁时养父去世,九岁时生母病故,十三岁嗣母也离开了人世。作为长男的周恩来,主动挑起家里的重担。1941年国共合作期间,他谈到两党团结共同抗日时深沉的说,“就我来说,母亲的坟墓却在沦陷的江苏。我多么想回去给她扫一次墓呀——这是把生命献给革命和祖国的不孝儿子对母亲能尽的起码责任。”[2]

在重庆时,他还将岳母接到自己身边,并努力让老人生活得称心如意。父亲病故时,他在医院养病,工作人员没有告诉他真相。病好回家之后,面对父亲的遗像,他失声痛哭。建国后,他通过言传身教,引导亲属晚辈,赡养和孝敬父母。

(二)互敬互爱夫妻情。周恩来与邓颖超心心相印,共同生活了五十年。他的养女孙维世赞叹说,“他们两个人的感情,我觉得很像新婚不久后,老是那么好。”[3]他们夫妻互敬互爱,男女平等。在处理夫妻关系上,他们提出“八互”,即“互爱、互敬、互勉、互慰、互让、互谅、互助、互学。”[4]他们一生都坚持“八互”原则,矢志不渝。在黑暗的1930年,国民党曾悬赏30万银元捉拿周恩来。邓颖超肩负当好家庭妇女,掩护周恩来的重任。抗日战争期间,周恩来、邓颖超受党中央的派遣,在南京、武昌、重庆、上海等地做抗日统一战线工作。他们夫唱妇随,配合紧密,被新闻媒体形容为 “双星交辉”。在得知邓颖超没有生育能力之时,周恩来没有抱怨,两人共同带养革命后代,视如己出。免费论文参考网。

(三)慈爱严厉亲属情。周恩来关怀后辈,关心他们的家庭。新中国建立后,周恩来、邓颖超把两人工资的三分之一都用在抚育侄儿辈们身上。侄儿周尔辉的父亲是烈士,周恩来将其接到北京抚养,选择普通学校就读。20世纪60年代初期,周恩来一位在广州工作的侄儿因忙于工作,家务事做得少,对妻子关心不够,发生了一些矛盾。周恩来知道后把它当作一件大事,并与邓颖超一起按照他们的“八互”原则,拟了三条建议:“一、作丈夫要克服骄气,体贴妻子;二、作妻子要克服娇气,关心丈夫;三、家务事要夫妻共同负担。”[5]

另一方面,周恩来有严格要求后辈,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亲情观、身份观,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1968年,周恩来的侄儿周秉和与侄女周秉建先后赴延安和内蒙插队。由于表现好, 1970年经当地群众推荐,二人按照正常手续,分别应征参军。周恩来知道后,批评教育他们“不能搞特殊化”。他教育后辈有三条准则:“要不靠关系自奋起”“要丝毫不搞特殊化”“要艰苦奋斗一辈子”。当他知道侄儿周保常夫妇从广州调至湖南沉江县工作时,他让邓颖超转告侄儿侄媳,到任河地方都不要讲出与他的关系,“不要讲出去,特别要教育小孩子也不要讲出去,讲出去,人家就会照顾你们,那不好!”所以,在他的侄辈以及第三代的登记表里,都找不到与他的“关系”。[6]周恩寿病退后,从1950年到1968年都在周恩来处领取生活费,从每月105元到120元,后来增加到200元,直到周恩寿的六个孩子全部工作。

(四)志同道合革命情。周恩来与邓颖超的爱情是典型的志同道合类型的。五四运动时期,天津学生积极响应,周恩来、邓颖超分别是南开大学和直隶女师的学生活动骨干分子,在共同的斗争当中建立了友情。后来,周恩来到法国勤工俭学,邓颖超则留在北京。两人鸿雁传书,互诉衷肠,彼此都建立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两地书彼此了解之后,他们决定结为伉俪。1925年8月8日,他们结为同生死、共命运的革命伴侣。1965年,周恩来在教育侄儿侄女正确对待恋爱、婚姻大事时说:“我决心献身革命的时候,我就考虑,作为一个革命者的终身伴侣,必须也能一辈子从事革命。应该选择一个能经得起革命的艰难险阻和惊涛骇浪的人作为伴侣,共同战斗。这样,我就选择了你们的七妈(邓颖超)。接着就和她通起信来,我们是在通信中确定关系的。我和你们的七妈在共同战斗和长期的通信中,相互了解的基础是坚实的,共同的革命理想和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把我们紧紧地连在一起了。”[7]

翻开革命年代以及周恩来出门在外给邓颖超写的信,信虽短,却字字牵挂、句句真情。几乎每到一处,每有感触,周恩来都要写信告诉邓颖超,一起分享。1954年春,西花厅的海棠花盛开,当时周恩来正在瑞士参加日内瓦会议,不能亲临赏花。于是邓颖超便剪下一枝海棠花做成标本压在书中,托人带给了周恩来。看到海棠花,周恩来百感交集,百忙中,他也没有忘记回赠邓颖超一个热情的问候,托人带回一朵芍药花送给邓颖超。周恩来回国时特意把那枝海棠花带了回来。邓颖超就用一张纸作衬,把海棠和芍药放在一个镜框里挂了起来。免费论文参考网。

二、周恩来的家庭观对当代家庭伦理建设的启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家庭伦理建设的问题又重新浮出水面。夫妻感情不和、离婚率居高不下、“包二奶”现象普遍、子女教育无人管、老人孝敬无人问……家庭伦理被破坏殆尽。参照周恩来的家庭观,结合当前的社会和家庭实际,大力提倡一套新的完整的家庭伦理价值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一)孝敬老人要有心。现在的家庭,父母子女天各一方,有的子女远在外地,很难经常回来看望父母。时常打电话问候,特别是父母的生日和平常节日一定要记得打个电话。有条件的子女,应该尽量把父母接到自己住处,方便照顾他们的衣食起居。前不久,网上报道了一个故事:一个退休后的父亲,把自己的三个子女告上了法庭。理由很简单,就是生日、逢年过节没有接到儿女的电话问候。要求也很简单,只要儿女一年回家团聚一次,让父亲看看。这一点,身为共产党高官的周恩来,日理万机,却没有忘记母亲的忌日。父亲到武汉来,周恩来开完会后亲自去迎接。每天回家,尽管工作很累,总要对父亲和岳母嘘寒问暖。相反,今天的很多年轻人,总是以工作很累,没有时间回家为由,一次次的让父母担心、失望。其实,孝敬父母不在于时间的多和少,而在于有心。时间是海绵,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周恩来都挤出时间陪父亲,问候父亲。打个电话,问候父母,告诉父母你的近况,短短的几分钟,却包含了无限亲情。

(二)对待妻子要有情。外面的花花世界总是一现昙花,只有家庭是永远的港湾。要永远记得回家,哪怕再远再晚再累,都要回家。现在,一部分人在外面赚钱了,就“包二奶”,背叛爱情、背叛妻子,嫌家里的妻子不漂亮,没有素质。其实,反过来想想,没有妻子的风雨同舟,哪有你今天的辉煌。夫妻之间要互相信任,这一点周恩来是我们的楷模。周恩来哪怕再累,总要写一封信,或者捎带一点带有纪念意义的东西回来,几十年如一日。邓颖超没有生养,也不离不弃,夫妻之间总是那么恩恩爱爱,甜甜蜜蜜。当然,今天写信已经过时了,但是出门在外,给妻子捎带一点她喜欢的东西,或者时常给她打个电话报平安,或者抽出时间陪陪妻子,聊聊天。一句话,有情自然幸福长存。

(三)教育孩子要有义。孩子是家庭的幸福果,孩子的教育当然也是家里的头等大事。对待孩子首先要严格。孩子们没有社会经验,也没有理性分析的能力,他们好奇心强,对什么问题都有兴趣。这个时候如果不好好的引导,孩子容易学坏。比如电脑上网,玩游戏,本来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但长期沉湎于电脑,对身体反而有害。因此必须严格要求孩子,明确规定每天上网的时间。其次,教育孩子要有方法,尤其要注意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孩子的自律性很差,而且喜欢窥探父母的行动。一但发现父母说一套做一套,他以后对父母也就说一套做一套了。免费论文参考网。比如,如果父母赌博,孩子就会利用父母在外赌博的机会,放松自己。再次,父母要留出时间与孩子沟通,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周恩来对自己侄儿侄女的要求非常严格,他从来不能让侄儿侄女因为自己而放松要求,更不允许自己的侄儿侄女因为自己的原因调动工作。但是另一方面,他也非常关系后辈的发展,甚至关系他们的感情生活。总是找机会现身说法,循循善诱,启发后辈。


参考文献:
[1]陈乃昌:追随周恩来的岁月,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版。
[2]郑毅涛:广交朋友的周恩来,红旗出版社,1996年版。
[3]宋家岭等:伟人周恩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版。
[4]宋家岭等:伟人周恩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版。
[5]中共淮安县委《周恩来与故乡》编写组:周恩来与故乡,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5:60。
[6]《绍兴人民怀念敬爱的周总理》,见《人民日报》1977年1月18日。
[7]刘春秀:周恩来和邓颖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17。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中原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探究
下一篇论文:住区交往空间的设计探讨(图文)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人文历史论文
最新人文历史论文
读者推荐的人文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