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人文历史论文

奥鲁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时间:2016-03-27  作者:钮希强

摘要:奥鲁制度是蒙古和其他不同的一种特殊制度。奥鲁作为首领们的大本营和根据地而存在,奥鲁在它的军事活动及由此而引起的内部兼并、对外扩张直至建立国家一系列事业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蒙古灭金以后,在江淮以北逐渐形成具有汉地特点的奥鲁制度。到元时其权利进一步扩大,奥鲁官常常贪污受贿,元廷鉴于此,逐步改有地方路府州县长官兼领诸军奥鲁。到元末,官军腐朽衰败,奥鲁制也走向崩溃。
论文关键词:奥鲁制度,发展与演变

奥鲁本来有两种,一种随军,一种留守放牧。比如说,成吉思汗就经常带着忽兰妃子出征,而大妃孛儿贴就经常是留守大后方的。不过在定都和林之后,留守军团就没有了意义,因为当时的形势下,蒙古草原已经统一,不可能后方大帐被突袭,而随着蒙古帝国的扩大版图,蒙古诸王公也逐渐被分封到帝国的各方,离鄂嫩河越来越远,他们各自的留守奥鲁也必然随军前进到各方去,因此留守奥鲁最后也都变成了随军奥鲁。忽必烈规定诸王的奥鲁官要减轻军户的负担。“禁诸王奥鲁官科扰民户” [5](p00254)但是,随军奥鲁也不是成吉思汗时代的那种形式了,因为奥鲁等于蒙古军队的生命,不但大帐、财产、妻小在那里,而且各种人力物力的补给,都是靠奥鲁来补给的,在灭金的1230年卫州之战中,国王塔思率蒙古军和华北汉军围攻武仙,被移剌浦阿从后掩杀,把全部随军奥鲁都给金军俘虏,致使华北方面的军队大败,从此后随军奥鲁就一般设置得离大军比较远,比如忽必烈征大理,就在大渡河边留下奥鲁,而只率大军渡河做短时间突袭作战。

奥鲁官的职责,主要有两项。

一是配合军前派来的起军官,选择“踏弩挽弓、负甲执殳、视死如归、勇健张猛之人”[6](318)当军应役。在役军人如果开小差,所属奥鲁官必须与本管军官等约会,一同“根捉”。应役军人身死后,必须通过奥鲁从其“哥哥兄弟、孩儿每替头里补有”,以弥补缺员,使军队“数目不少有”[7](p1307)。“军前明有军籍、奥鲁官有奥鲁籍。军前发遣,奥鲁既知其家;奥鲁发起应役,把军官既知其在军。替换有时,交代有法。死亡患难,有所存恤;诈伪逃窜,有所拘执防闲”。[8](319)来如上所述,奥鲁官与军前统兵官相配合,“从军籍的管理来说,奥鲁系统的建立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奥鲁官的第二项职责是征集出军当役者的鞍马、器仗、盘缠等。军户必须负担当役军人的“军需气力”每年都有军前派遣千户、百户等头目到所属奥鲁来支取。[9](p1250)凡遇远戍、进征,所征集的财物就更多。至于向军户按家派征,应由奥鲁官负责。[10](p1253)

除了上述职责外,蒙古、探马赤奥鲁还兼管所属军户婚姻、负债、斗殴、私奸、杂犯等“不系官军捕捉”的民事诉讼等一些军户的事务。

成吉思汗攻金时为了补充兵源就吸收了汉地的军队。到蒙哥汗时期军户制度已经基本确立下来登记时已经明确区分民户和军户军户应役由奥鲁办理。蒙哥于壬子年下令“签诸路军籍”10之后,又于甲寅年(一二五四年)“初籍新军”,即增添汉军[11](p00048)。到忽必烈末年,在汉军当中当役的的军人,总数至少应在三十万人以上。[12]这个时候随着蒙古灭金以后,在淮北地区形成了具有汉地特点的奥鲁制度。“两路奥鲁官并在家军人,凡由马者并附刘总管统领”。[13](p00075)军户都归各路奥鲁官府管领,凡签发丁壮,替换老弱,供应军需,赡养征戍军人老小,处理军户间的民事纠纷等,都由奥鲁官府直接管理,不受地方路府州县管辖各路奥鲁官府自成系统,受枢密院节制。

到元朝发展为完善的奥鲁制度。蒙古军、探马赤军的军户,由隶属其所在地区千户、万户的奥鲁管理蒙古军、探马赤军的军户,由隶属其所在地区千户、万户的奥鲁管理。管理汉军军户的奥鲁由管民官兼领。对新附军军户未设奥鲁。忽必烈即位后,实行军民分治政策。原来的汉军奥鲁,均从汉军万户的管辖下分出来,先在各路设专职官员管理,不久即规定各路、府、州、县的管民官兼领奥鲁。探马赤军中的奥鲁官,仍负责管理军户事宜。建立蒙古军都万户府后,各万户府之内专设奥鲁总管府,千户所下设奥鲁官。

“又定蒙古奥鲁官,大翼万户下设奥鲁总管府,从四品。小翼万户下设奥鲁官,从五品。各千户奥鲁,亦设奥鲁官,受院劄。各千户奥鲁,不及一千户者,或二百户、三百户,以远就近,以小就大,合并为千户翼奥鲁官,受院劄。延祐六年,枢密院议:“各卫翼都目得代两考者,拟受院劄提控案牍内铨注,三考升千户所知事,月日不及者,各卫翼挨次前后得代日期,于都目内贴补。 各卫提控案牍,年过五旬已历四考者,升千户所知事。及两考年四十五以下,发补各卫令史。不及两考者,止于案牍内铨注,受院劄,通理一百二十月,于千户所知事内选用。 各处蒙古都元帅府额设令史有阙,于本府所辖万户府并奥鲁府上名司吏年四十以下者选取,呈院准设,历一百二十月,再历提控案牍一任,于万户府知事内迁用。”汉军万户府并所辖万户府及奥鲁府司吏,于千户所司吏内补用,呈院准设,九十月充吏目,一考都目,一考升千户所或都千户所第02088页、奥鲁府提控案牍,再历万户府或都府、奥鲁府提控案牍两任,于万户府知事内用。[14](p02039)

元朝中期,总管府与奥鲁官先后撤罢,由都万户府下属的万府、千户所直接管理探马赤军户。军户的管理,探马赤军军户归之于军队系统,汉军军户归之于地方行政系统,这种情况实际上是元朝政府推行民族歧视政策的表现。新附军军户由所在地的管军军官直接管理,没有设置奥鲁。奥鲁的主要职责是调发军人服兵役,征取出征、出成军人的封椿钱,协助审理军户的“奸盗诈伪”等案件。

元廷鉴于汉军奥鲁官府对中央集权和地方行政颇多障碍,至元元年(1264)以后,逐步改由地方路府州县长官兼领诸军奥鲁,管理军户然而,元朝统治者基于其一贯推行的民族分化和民族歧视政策,在蒙古军和色目军还保持单独的奥鲁赤(auruqi),即奥鲁官。元朝时期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分化政策在这一领域也得到了体现。以蒙古贵族伪核心的元朝统治集团,他们把持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机构,凭借手中的权利,贪婪的掠夺劳动人民创造的财富。皇帝和贵族的腐化,引起了连锁反映,元朝的地方官府和官吏也急剧地暴露初各种腐朽性。奥鲁这一级的官吏也不例外。原本就有这种倾向的奥鲁官更加暴露。贪污受贿,欺压军户是经常有的事情,到了这一时期更加变本加厉。到元末,官军腐朽衰败,元廷愈来愈依靠地主武装镇压农民起义。由于奥鲁制度的存在是在军队或者说战争时期的需要而存在。这一时期的奥鲁制也渐渐的走向崩溃。

到了清帝国时代,蒙古成了满人的“好伙伴”。而奥鲁是因为战争之发生而存在的。到了这一时期,蒙古队内队外战争很少,奥鲁自然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而页就不为人所知了。


参考文献:
[1]佚名.元朝秘史[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
[2]宋濂等.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版,1974
[3]刘郁.常德西使记.[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4]、[5]宋濂,等.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版,1974
[6] 、[8]胡袛遹.紫山集[M].转移:韩儒林.元朝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7]佚名.元典章[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
[9]佚名.元典章[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
[10]佚名.元典章[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
[11]、[13]、[14]宋濂,等.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版,1974
[12]陈高华.论元代的军户[G]. 北京:中华书局 ,1982年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北魏民歌与谣谚考论
下一篇论文:白居易闲适诗中的“病”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人文历史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人文历史论文
读者推荐的人文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