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人文历史论文

论乐

时间:2015-09-30  作者:刘元

摘要:儒家的以礼为本、以“中和”为准则的思想,使音乐与礼仪为伍,“乐以民和”成为封建统治者的政治教化工具。由此形成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重教化轻娱乐,真、美服从于善的主体风格。本文以历史为线,梳理出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借此了解中国礼乐音乐美学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礼乐,和乐

孔子肯定音乐的教化作用,将“乐”与“礼”相结合,构成一种直接为政治和教育服务的“礼乐观”。把礼乐看作是修身治国的重要手段:“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主张美善统一,乐必须有“仁爱”的精神“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音乐内容如果反映了“礼”,及“仁爱”的道德标准,就是“善”。音乐形式结构,如果和谐统一、中和、雅正,就是“美”。二者能完美结合,就是“尽善尽美”了。曾赞扬《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批评《武》乐“尽美”而“未尽善”(《论语·八佾》)。认为音乐有极大的政治作用,音乐和政治的兴盛与否,影响着人民的思想情绪,提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同时,他也打破了以往音乐观所通常具有的宗教束缚,在他的美学思想中,已不再予宗教以任何地盘('子不语怪力乱神')。

《礼记·乐记》提出“制礼乐,人为之节”(《乐本》)的命题。重视“立乐之方”,强调个人服从社会的规范,要求音乐在“礼”的秩序规定范围内,表达自己的感情。对于音乐的作用,主张“乐和民声”(《乐本》)、“乐者,天地之和也”(《乐论》)。提倡“和乐”必培养人的德行,反对“淫乐”,以防止人的道德败坏。只有诚于中,才能形于外。只有真正有德的音乐,才能感动人心。故作为“治心”的乐,不可为伪:“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 (《乐论》)

《国语》在关于单穆公、伶州鸠论乐的记载中,反映出“和”这一范畴的历史发展。指出“夫耳目,心之枢机也,故必听和而视正,听和则聪,视正则明”(《周语》下)。认为声色的审美,必须以“和”为限度,超越这一界限,会引起心理与身体的不适和疾病。伶州鸠提出“乐从和,和从平”的观点,强调“声应相保曰和,细大不逾曰平”(同上)的观点,反映中国古代以“和”为美的理想。

继孔子之后,为儒家音乐思想真正建立起一个模式的人是战国末期的荀子,他所写的《乐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关于音乐美学的专论。以音乐的社会、政治、教育功能说与“中和”的审美标准说为中心,将礼乐思想进行了归纳、整理,使之理论化,并坚持了无神论的立场。他指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可以“移风易俗”,使“民和而不流”、“民齐而不乱”。主张“乐和民声”。认为音乐可以使君臣、上同“和敬”,可以使父子、兄弟“和亲”,乡里长少“和顺”。就音乐的不同社会功能,“正声感人而和气顺之”,“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提出美学与伦理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命题:“美善相乐”等。

以儒道思想为主,广采百家学说的《吕氏春秋》,充分肯定了“乐”对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凡音乐通乎政,而移风平俗者也。俗定而音乐化之矣。”(《适音》)

三国魏阮籍著的乐学论著《乐论》中,主张“政教一体,礼乐外内也”,“礼治其外,乐化其内,礼乐正而天下平”。要求乐要合乎“先王之制”,歌颂“先王之德”,要合乎礼的规范和制约,认为“礼废则乐无所立”,礼乐应该互相配合,共同发挥作用。其论乐的根本精神,在于“圣人之乐,和而已矣”这一命题,揭示了音乐的本质及其作用。

汉武帝时的司马迁认为,音乐是道德深化的结果。独特个性的音乐,表达的正是这种德化的精神:“海内人道益深,其德益至,所乐者益异。”(《乐书》)“凡作乐者,所以节乐。君子以谦退为礼,以损减为乐,乐其如此也。”(《乐书》)把审美愉快与道德净化联系在一起。认为音乐的功能,是“将欲为治”,“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乐书》)

唐张弧在其《素履子·履乐》提出“乐者,天地四时之和也”的观点,强调音乐与自然和政治的协和关系:“律品调则阴阳和,五音调则四时叙。”又曰:“乐行而论清,耳日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主张“节乐止淫,履之本也”。反映其传统儒家音乐美学观点的影响。

宋代苏洵撰的《乐论》中,提出“礼之所不及,而乐及焉”的观点,强调“礼之始作也,难而易行”,“既行也,易而难久”。要求注重音乐的作用,认为礼如雨,如日,如风,“以形用”;而乐如雷,能达到风、日、雨所不能湿、不能燥、不能动的效果。“雷一震焉,而凝者散,蹙者遂”,故“以神用”,有震撼人心的审美作用,又认为“用莫神于声,故圣人因声以为乐”,“正声入乎耳,而人皆有事君、事父、事兄之心。”使音乐能发挥礼所不能达到的作用。其审美观念,虽囿于儒家范畴,但强调审美的激发力量,则超越“和”的审美原则。

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又提出“淡”、“和”的音乐美学观,认为古代的圣王,都能达到社会稳定的政治理想,创造平淡而和谐的音乐。平淡有助于平息欲望,和谐有助于摆脱躁急的心情,可以起到教育人,使之心平气和,并能感动自然,使之风调雨顺,神人相通。

北宋音乐理论家陈旸。其音乐美学观点,强调以礼乐治天下,胜于刑政治天下,认为“末之为礼乐,末之为刑政”,“以礼乐胜刑政,而民德厚”;“以刑政胜礼乐,而民风偷”(《<乐书>序》),反映其儒家空想的社会审美理想。主张“乐以太虚为本,声音律吕以中声为本,而中声又以人心为本也。故不知情者不可与作,不知文者不可与言述”。认为“古乐之发,中则和,过则淫”。(《<乐书>序》)以中正之声为极则,以儒家经典为准绳。

明代音乐家徐上瀛,强调儒家传统美学风格,即“正始风”或雅正之音,又注意吸取道家美学精华,追求“希声”的美学意境:“所谓希者,至静之极,通乎杳渺,出有入无。”又说:“调古声淡,渐入渊源,……此希声之引伸也。”反映其糅合儒道美学精神的特色。系统地描述了“和”、“静”、“清”、“远”、“古”、“澹”、“恬”、“逸”、“雅”、“丽”等二十四个美学范畴,从音乐演奏的神情趣味,到演奏的美声意态形貌,均有所涉及。明确提出“首重者,和也”、“弦上之取音惟贵中和”的美学命题,把“淡和”、“清和”、“和静”、“清淡”作为最高的审美境界和审美标准。但始终未超出儒家传统声音美学思想。

清音乐家汪烜在音乐美学思想上,继承传统儒家观念。他说“乐,和而已”,要求音乐要“有节度,守有序,无促韵,无繁声”,要置乐以“至淡”之中。只有这样的音乐才是好的音乐,而郑卫之音之流,“先王不以乱雅乐,而梨园杂剧,恒舞酣歌,败风乱俗,费财生祸,又不止于乱雅乐已也。”这种音乐审美观是继承了周敦颐的“淡和”之论的。这种观点,往往不是从审美欣赏角度出发,而是从传统礼教角度出发来评判音乐艺术的优劣。他们讲求音乐的“善”性,使音乐具有“移风易俗”之功能,把音乐作为教化心灵的工具。

总之,儒家的礼乐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光辉起点,为研究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文论、甚至于制度等的发展都奠定了永恒的基础。从古至今,中国都是享誉世界的礼仪之邦。而以“和”为贵,重和谐的思想到现在也被领导者们大力提倡,其影响可见一般……


参考文献
[1]蒋菁,管建华,钱茸主编.中国音乐文化大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周畅.儒道音乐美学思想在历史上的分镖与合流[J/OL].1992
[3]林同华主编.中华美学大词典[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4]黄卓越,桑思奋主编.中国大书典[M].北京:中国书店,1994.
[5]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梁启超的中国图书馆情愫
下一篇论文:论汪曾祺小说中日常与诗意的和谐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人文历史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人文历史论文
读者推荐的人文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