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笔下的湘西世界以及湘西世界里善良且落后的妓女们正是相对于文本外丑恶的现实相存在的,因此文化批判的倾向不言而喻。
二、老舍笔下的底层妓女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对城市底层妓女投入关注目光最多的是老舍。无论是《月牙儿》里的母女、《四世同堂》里的尤桐芳、还是《骆驼祥子》里的小福子,老舍为中国现代文坛创作出了一系列底层妓女形象。老舍的这一系列小说继承了五四以来妓女受难的传统叙述模式,通过描写城市底层妓女的苦难经历,有力地批判鞭挞了现代城市文明里的道德堕落与灵肉腐蚀。
《月牙儿》是老舍描写城市底层妓女的代表作,小说写了一对母女在黑暗腐朽的社会下不得已沦为娼妓的故事:作为女儿的“我”在一开始是认定那种依靠男人建立家的既有社会准则的,看不起母亲的皮肉营生,坚持不能像母亲一样走上这一条她自认为肮脏的道路,她发誓要洁身自好。但是残酷的现实使“我”不得不重新面对眼前的生活,后来出于生活所迫自己也沦为妓女,但是试图从良嫁人寻找男性的经济依靠仍是“我”在进感化院前的梦想。因为妓女的身份,“我”过早地明白了钱与肉的关系,明白了“钱比人更厉害一些,人是兽,钱是兽的胆子。”“女子的职业是世袭的,是专门的。”妓女是永远被钉在羞耻柱上的可怜者,她们的苦难在那样的旧社会更是被无形地放大。
“我”在做妓女的生活中渐渐认识到自己的这种现实处境,并最终抛弃了弃娼从良的价值追求,选择了对自己妓女社会身份的认可,“我”决定不把自己专卖给一个男人了,不再为谁负着什么道德责任。“我”拒绝了所谓改革者的感化,从良的梦想破灭后,“我”从男性中心文化对女性的浪漫想象和规范中疏离出来,毅然转向了对男性中心文化的挑战。“我”洞穿了所谓妓女从良的本质后,拒绝一切的昌明教化,看透了社会的虚伪。在清楚地认识到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奴役后,“我”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报复的道路,于是就自甘堕落,以恶制恶。“我”开始为了金钱不择手段,认为羞耻不是“我”制造出来的,但是“我”并没有尝到复仇的快感,相反让我更加痛苦的是在“恶”的方式中我失去了灵魂的方向。“我”越是用这种所谓“恶”的方式去报复,其实也恰恰迎合了男性社会对女性身体的消费。“我”的复仇没有也永远不可能胜利,相反还把自己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这正如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里写的“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绝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在小说的最后,“我”只有以失败告终,在监狱里惨淡余生。
小说里的“我”是一个极其普通、寻常的形象,有着中国女人特有的隐忍、负重,也曾经有过少女的单纯情意,也曾经有过微弱但是坚定的抗争,也曾经有过消沉与颓废,更有着永不泯灭的“善”。她是在环境逼迫下不得不做娼妓,即使在最无奈的情况下,她还不忘母亲的生存,甚至在狱中,她想起的也还是自己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个在地狱的边缘残喘的可怜人最后也还是被无边的黑暗所吞噬,成为了那枯槁社会的无辜祭品。
在老舍的小说里,都市里的底层妓女是最能反映当时黑暗的旧社会对道德人伦的践踏与戕害,因此,他小说里的妓女形象负载了更多的社会批判的色彩,而不同于沈从文小说里对底层妓女的文化批判。老舍通过她们悲惨遭遇展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表面光鲜的都市里潜藏着的阴暗龌龊。他小说里妓女所处的社会环境已经不是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不再带有那种原始自然的伟力,有的只是每个毛孔都渗着血和泪的金钱世界和人与人之间虚伪的利益关系。《月牙儿》中“我”的毁灭意义在于让那些还没走上以及被社会所迫即将走上这条道路的底层女性以此为鉴,去探寻新的别样的现代人生道路“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活着”的启示。虽然这种底层解放的前景还不清楚,道路还不明确,但是至少可以避免更多的女性陷入这种罪恶的深渊中。老舍先生对于底层女性以同情,并把她们人格中的美好与闪光之处被黑暗社会所毁灭的事实撕开给世人看,老舍笔下的妓女形象带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三、曹禺笔下的高级交际花
如是果说沈从文给我展示了淳厚本真的湘西妓女,老舍向我们展示了肮脏城市里堕落的底层妓女,那么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另一位具有举足轻重的剧作家曹禺则在《日出》中为我们塑造了都市里一位血肉丰满,不甘沉沦又无力自拔的高级交际花的形象。在《日出》里,剧作家曹禺并没有详细地叙述高级妓女陈白露堕落之前的生活,但是我们在作者的叙述中我们可以了解这个高级旅馆里的交际花也曾经有着和五四新女性相似的经历:出生在书香门第,女校高材生,在父亲去世后由于家庭经济困窘,只身来到都市。陈白露做过电影明星和舞女,对黑暗的社会看得透彻。她厌恶生活的环境,但又无法挣脱,她没有彻底的决心去与不公平的现实作斗争,又不甘心堕落。她在内心矛盾纠结的夹缝中生活,在高级大旅馆里虚度青春。陈白露自身的懦弱和现实的残酷使她沦落风尘、放纵任性,但至善至美的本性又让她满腔正义,有时候甚至单纯得像个少女。
我们来看在《日出》的第一幕的一开始,“陈白露惊喜地发现了窗子上的霜花,她惊喜地叫:‘你看霜多美,多好看!’”从这个细节我们不难看出,虽然堕落风尘但在她心里还保留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敏感,正因为心灵深处藏着美,她才能于不经意处发现美。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