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没有企业信用信息,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企业信用信息的外延分析
1、企业征信的形成
信用信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是一种资源,将原始的信用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可以形成信用信息产品。因此,企业信用信息是制作企业征信产品的原材料。
企业征信是征信机构将调查、核实、采集的分散的企业信用信息转换为企业征信数据并归集到企业征信数据库,然后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和评估,从而形成的一系列具有一定价值的商品。企业征信主要包括企业信用报告、信用咨询、信用评分和信用评级。
(1)信用报告,又称信用记录、信用查询,是指征信机构利用数据库技术采集、汇总企业信用信息,以供查询服务。
(2)信用咨询,又称信用调查,是指征信机构接受客户委托,依法通过信息查询、访谈和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和评价被调查对象的信用状况。
(3)信用评分,是利用数学和统计方法,根据企业信用信息对其信用状况进行量化评价。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4)信用评级,又称资信评级、信用评估,是企业征信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指征信机构通过定量、定性的分析,对企业所负各种债务能否如期还本付息的能力和可信任程度进行评估,以简单、直观的符号(如AAA、AA、A、BBB、BB……)来表示企业债务偿还风险的高低。其主要手段是,通过分析研究企业的经营环境、管理质量与经营水平、资产负债情况、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情况,通过一套合理的评级指标体系,对企业的整体信用状况做出综合的评判。实践证明,作为资本市场上一种防范信用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资信评级确实有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利于提高银行决策效率,有利于企业更方便地获得银行信贷支持。
2、企业信用信息的价值
信用信息是信用交易主体在交易活动中产生的、与信用行为有关的记录,综合反映了受信方的信用状况,集中体现在履约能力和履约意愿两个方面,既包含了签约时的静态信用状况(现期的),也涉及到履约全过程(信用合约规定的时间内)的动态信用状况(预期的)。根据对信用交易双方的效用不同,信用信息的价值主要表现在:
(1)对授信方而言
信用信息矫正了信息不对称,有利于排除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其价值主要体现在:
第一、基础性作用。在信用交易前,授信方对交易对手信用信息的充分了解,是信用交易签约的基础,只有建立了信任的前提,才有可能达成交易的意愿。
第二、提示性作用。在信用交易时,授信方对交易对手信用信息的掌握程度,为信用交易规模和深度的决策作出重要提示,直接涉及交易合约有关内容的协商和签订。 3/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