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信息的外延分析与价值增值浅析—以企业信用信息为例 |
时间:2016-08-10 作者:陈鹏飞 |
|
|
此外,根据党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征信管理制度”的要求,依靠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丰富金融信息流,依法为纪检部门和监察机关的反腐办案查找有关线索并出具相关证据材料,从而可以高效地建立起一条“看不见”的反贪惩腐“电子防线”。征信管理部门与监督、内审、稽核等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在腐败和风险易发和多发部门,加强对关联企业、重点行业以及实力人物、关键人员的信用分析,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密切注意敏感信息、特殊信息的变化,及时或定期作出风险预测、预报,防范和遏制腐败大案要案的发生;与纪检、监察、司法等部门密切合作,探索依法利用信用信息系统建立“反腐查询”“、反腐分析”“、反腐调查”“、反腐取证”“、反腐档案”“、反腐信息共享”等的相关机制。
综上所述,信用信息作为有价值的重要社会资源,其价值的增值对激励诚实守信,惩治虚伪失信,防范信用风险向信用危机转化,提高市场信用交易的效率与效益,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具有十分巨大而积极的社会效应。信用信息增值的途径就是努力实现:
第一阶段:信用信息、经济人、先进工具(科技)三者的有机结合(生产特定的“征信产品”、营造良好的信用氛围);
第二阶段: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满足信用交易的市场需求),增强社会诚信意识,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结束语: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和谐社会是诚信社会。信用信息的价值增值及其开发利用,不论是从理论研究来看,还是从实践探索来说,都会直接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成产生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
[1]林钧跃.社会信用体系原理[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
[2]丁敬达,刘焕成. 论我国省级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J].现代情报,2007,(8).
[3] 石新中.论信用信息公开[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6/6 首页 上一页 4 5 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