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日本,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旅游业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旅游上市公司作为旅游业的主力军最近几年发展迅速。本文从发展的角度出发,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山旅游)的发展现状和经营能力,探析其发展特征,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论文关键词:黄山旅游,财务指标,发展特征
一、相关文献回顾
目前国内已有学者对旅游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如戴学锋、李锦爱和徐涛、刘立亭、王素洁和刘海英、于莉探讨了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唐霞、胡敏静探讨了旅游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认为两者的关系并不显著;孙兆斌对股权结构与我国上市公司生产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效率有积极影响,而股权制衡度对公司效率具有消极影响;许陈生分析了我国旅游上市司股权结构和技术效率的关系认为,股权集中度对我国旅游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而股权制衡度、董事会持股比例和总经理持股比例对旅游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的提高均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原清兰(2008)指出旅游上市公司的股权特征,旅游上市公司治理对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意义重大,强调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高莉.张伟(2008)采用主成因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对旅游上市公司竞争力进行具体分析。刘洁利(2009)针对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背景的一些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旅游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现状提出发展意见。
许多学者研究的对象都是旅游上市公司,对单个具体的旅游上市公司研究很少,本文主要研究黄山旅游发展状况、经营能力和发展特征。
一、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概况
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由黄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以其所属单位的净资产以独家发起的方式于1996年11月18日在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成立的股份公司。
表一:黄山旅游股本数变化情况
时间
|
总股本
(万股)
|
原因
|
法人股
(万股)
|
流通 A股
(万股)
|
流通B股
(万股)
|
限售A股
(万股)
|
职工股
(万股)
|
1996年11-18
|
11300
|
发行前股本
|
11300
|
0
|
0
|
—
|
0
|
1996年11-22
|
19300
|
发行B股
|
11300
|
0
|
8000
|
—
|
0
|
1997年05-06
|
23300
|
发行A股
|
11300
|
3750
|
8000
|
—
|
250
|
1997年11-06
|
23300
|
其它上市
|
11300
|
4000
|
8000
|
—
|
0
|
1999年12-14
|
27890
|
送、转股
|
14690
|
5200
|
8000
|
—
|
0
|
1999年12-17
|
30290
|
送、转股
|
14690
|
5200
|
10400
|
—
|
0
|
2006年02-17
|
30290
|
股权分置
|
—
|
6708
|
10400
|
13182
|
0
|
2006年11-03
|
40235
|
送、转股
|
—
|
10062
|
10400
|
19773
|
0
|
2006-年11-08
|
45435
|
送、转股
|
—
|
10062
|
15600
|
19773
|
0
|
2007年08-02
|
47135
|
增发
|
—
|
10062
|
15600
|
21473
|
0
|
2008年08-04
|
47135
|
其它上市
|
—
|
11762
|
15600
|
19773
|
0
|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由笔者汇整而得
有上表可以知道公司设立时国有法人股113,000,000股。于1996年发行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80,000,000股。1997年经批准,发行境内上市人民币普通股(A股)40,000,000股。1999年10月15日经公司股东大会决议,公司以资本公积按每10股转增3股的比例转增股本69,900,000股(基数为23,300万股)。2006年10月13日经公司股东大会决议,公司以资本公积按每10股转增5股的比例转增股本151,450,000股(基数为30,290万股),经上述两次发行及两次转增后本公司的股本为454,350,000元。。2007年7月13日公司非公开发行1700万股。至此,本公司的注册资本变更为471,350,000.00元,股本增加至471,350,000股。从总股本数的各种形式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公司不断的融资,筹集发展所需的资金。
黄山旅游经营范围:旅游接待、服务,旅游商品开发、销售,旅游运输、饮食服务、旅游资源开发、组织举办与旅游相关贸易活动、信息咨询,房地产开发经营、房地产租赁,被誉为“中国第一只完整意义的旅游概念股”。其涉及范围之广、领域之多,在旅游上市公司屈指可数,黄山旅游有全资、控股、参股的公司多达三十几家。
二、旅游上市公司发展的宏观分析
从1993年第一家旅游企业(新锦江)上市以来,在深沪两市上市的旅游企业已达到32家。在国内,很多学者和从业人员一般将旅游上市公司分为:酒店类、景点类和综合类。从业绩表现上来看,几类上市公司呈分化趋势:酒店类疲软;景点类平稳;综合类有潜力。但随着我国人们收入不断增长和中国旅游吸引力的不断增大,有数据表明(见表三)不管是国内旅游还是入境旅游总的趋势都是上升的。
表三:入境游客和国内旅游人数情况
时间
项目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入境游客
(万人次)
|
12647.59
|
13002.74
|
13187.33
|
12494.21
|
12029.23
|
国内旅游人数
(亿人次)
|
19.02
|
17.12
|
16.10
|
13.94
|
12.12
|
注:数据来源于旅游统计年鉴,由于10年未发布,故缺少数据
为了更好的分析中国旅游发展的宏观环境,笔者运用PEST要素分析法对中国旅游发展环境进行分析。PEST要素分析法将宏观外部环境要素概括为四类:政治因素(Political)、经济要素(Economic)、社会要素(Social)、技术要素(Technological)。
政治要素:中国之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发展完善中国的市场经济,但在中国,政府始终扮演主导角色,旅游领域也不例外,许多学者提倡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但也有学者认为不妥,政府主导型模式孰好孰坏暂且不论,但可以肯定说政府在中国旅游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邓小平“黄山讲话”精神的鼓舞与指导下,全国各地掀起了旅游潮,旅游景点、旅游企业、旅游产品等涉及食、住、行、游、够、娱六大方面都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从中央到地方都把旅游作为先导产业甚至主导产业来发展,各地都规划旅游发展计划,这些足以证明政府对旅游的重视程度,可见中国旅游发展背后有强大的政府后盾。
经济要素:2010年中国GDP为397983亿元,在这大背景下,不仅政府加快对旅游的投资,而且也吸引了大批的民间投资者,加上中国金融业不断的发展,解决旅游发展所需的资金途径较多。
社会要素: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需求上升,旅游已不是富人独有休闲行为。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