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建立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机制
(一)加强领导,统一科学规划
1、组建强有力的领导小组,协调东、中、西部及东三省地区之间各自为政的矛盾。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大问题决策,重点项目审批,以及相关跨省市问题的协调。例如,长三角区域长江干流、长江口、太湖、杭嘉湖、钱塘江水污染控制和水保护问题、长江流域及海洋区域等发展问题的协调。从而使长三角区域形成分级管理,上下联动的良性推进机制。
2、统一科学规划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结合当地资源、经济、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因地制宜制定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中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休闲观光旅游业等具体实施办法。
3、认真贯彻落实规划,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实施,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稳定性论文的格式。并且要加强各涉农部门协调与分工,强化目标管理,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共同推进长三角都市型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建设。
(二)增加生态农业补偿投入,构建资金投入保障
1、切实提高各级政府运用财政手段,支持发展生态农业。政府部门要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和财政支出结构;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在此机制的基础上,增加农业生态补偿资金的投入。
2、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在稳定现有农业投入的基础上,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要向生态农业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生态农业投入增长机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全方位扩大高效生态农业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农业论文,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大力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投资开发都市型现代生态农业,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生态农业投资体系。
3、进一步完善生态农业信贷政策种类,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推动建立农村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及符合农村生态建设特点的新型金融组织和担保机制。
4、尽快建立农业保险体系,积极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完善农业灾害风险转移分摊机制,加快建立由各级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体系。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帮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
(三)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构建科技支撑保障
1、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支撑点,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基础雄厚,有条件研发精准农业。例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喷溉、滴溉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等的精准农业。如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要按照资源节约、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和多功能农业的要求建设高效生态农业。
2、加强生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生态农业科研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转化和引进更多的国内外先进农业技术。加强农科院、农业大学、技术研究中心、工程中心、农业生态系统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农业技术成果的集成创新和中试熟化快速。
3、强化产学研结合,建设一批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组织实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发挥省市政府对农业科技项目引导作用,实施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建立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长效机制,培养一批生态农业科技大户,有效提升生态农业科技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美国.道格拉斯.格林奥尔德主编《经济学百科全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2、美国多恩布什费希尔著《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3、高洪深著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