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保护地蔬菜高效节水栽培措施,农业论文。
论文关键词:保护地蔬菜高效节水栽培措施
保护地高效节水栽培可以减少水源灌溉浪费现象,提高农业用水效率,降低空间及土壤湿度,有效的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机率,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提高蔬菜食用的的安全系数和品质产量。本技术适用于日光温室、加温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等设施内种植的蔬菜、西甜瓜、草莓等。由于保护地一般情况下是封闭的,作物耗水主要来源于灌溉。保护地蔬菜节水的原则是缩小湿润范围、防止灌水渗漏、抑制地表蒸发、控制作物蒸腾、增加土壤蓄水。下面就简要介绍五种节水方法:
一、采用保水型基质育苗
用少量保水剂与育苗基质或苗床土混合,然后进行育苗,可减少浇水量。
二、增施有机肥和保水剂
每亩用1~2公斤保水剂与500~800公斤精制有机肥或3~4立方米腐熟农家肥混匀施入土壤底肥以有机肥和磷肥为主,适当深施,氮肥和钾肥主要用于追施。
三、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
1、滴灌施肥
在装有滴灌的保护地内栽培茄果类蔬菜、西甜瓜、草莓等,每个栽培畦铺设1条或两条滴灌管(带),滴头间距与株距相当。施肥设备采用压差式施肥罐或文丘里施肥器,须装有过滤器。移栽前补充底墒水,移栽至果实膨大期每6~8天滴灌1次,每次灌水8~10立方米/亩;采收期每8~10天滴灌1次,每次灌水10~12立方米/亩。一般在每两次滴灌中用施肥设备加1次肥。移栽至果实膨大期每10~12天加肥1次,每次加肥10~12公斤/亩;采收期每12~14天加肥1次,每次加肥12~14公斤/亩,补充适量钙肥和微肥。
2、畦上沟灌施肥
在没有安装滴灌的保护地栽培茄果类蔬菜、西甜瓜等,可在栽培畦面中纵向开1条上宽15厘米、下宽10厘米、深约10厘米的小沟。在小沟两侧各种1行作物农业论文,株距依不同作物的要求确定中国论文下载中心。需要时,从畦面小沟一端灌入水肥。可采用软管和施肥设备进行灌溉施肥,灌水量以灌满小沟为止。
3、小管出流灌溉施肥
在装有小管出流的保护地平畦栽培叶类蔬菜、根茎类蔬菜等,沿着栽培畦方向每间隔60厘米铺设1条支管,支管上每隔20~30厘米安装1个小管(灌水器)。采用压差式施肥罐或文丘里施肥器将肥料注入灌溉管道中。
4、节水型地面灌溉施肥、
在没有安装微灌的保护地栽培叶类蔬菜、根茎类蔬菜等:
⑴尽量将长畦变成短畦、宽畦变成窄畦,要求畦面平整,以提高灌水效率。
⑵尽量采用软管直接将水输送到栽培畦内。
⑶在出水口处安装施肥器,将肥料注入输水软管中随水施入土壤。
四、巧用地膜保墒或灌溉
⑴滴灌施肥时用地膜覆盖畦面和滴灌管。
⑵畦上沟灌施肥时小沟上面每隔50厘米左右,横放一根长约20厘米的小竹枝,然后将其两端分别埋入小沟边的泥土中压紧。取宽度适当的地膜将整个畦面覆盖好,四周封压严实,这样畦面上形成1个暗沟,在暗沟一端留出1个能开闭的“活口”,供灌水施肥用。
⑶将地膜紧贴灌水沟内,沟内地膜留有若干小孔,从膜上明沟中灌入水肥。
五、保护地膜面集雨节水
利用保护地膜面,将有效降雨汇集成流,通过棚前修建的集流槽,然后汇集到地下集雨窖中。灌溉时,将集雨窖中的雨水通过水泵输送到保护地中的蓄水池中,经过一段时间后,用(重力)滴灌系统和施肥器进行灌溉施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