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基础性资源的业绩评价
基础性资源的业绩评价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主要是信息部门的工作,信息部门通过报出的评价报告,可以考查出基础性资源的运行效果。
表4基础性资源的评价报告
类别
指标
|
控制标准
|
实际成效
|
差异程度
|
基础性资源的年报废量
|
|
|
|
基础性资源的闲置率
|
|
|
|
基础性资源的故障率
|
|
|
|
网络流量的使用率
|
|
|
|
基础性资源运行的安全保障度
|
|
|
|
3.基础性资源的偏差纠正
基础性资源纠偏的目的主要在于如何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如1个月)内基础设施的故障率比较高,这时候就要分析故障率高发的原因,可能与设备的固有缺陷有关,也可能与信息部门的监督、维护工作有关。对此,财政部门可采取的纠偏措施主要有:
(1)将财政部门各部门的基础信息设备归信息部门统一管理。信息部门定期进行基础性资源的检查和维护,减少人为错误,保证基础设施按需求连续正常运行。基础设备出现疑难问题可迅速组织专家诊断及技术攻关,快速解决,以尽可能减少突发性事故维修的次数,降低设备维护费用,提高设备运行效率,缩短维修时间。
(2)开展应用基础性资源的培训工作。针对财政各部门人员应用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开展技能培训工作,从整体上提高各部门对基础设施的应用能力,使基础性资源能有效满足战略性资源和业务性资源的运行需求,从而为“金财工程”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五、结语
为“金财工程”构建IT资源的管理控制机制,对解决我国财政信息化发展效率不高的问题提供了一条出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由于IT资源的管理控制问题在财政领域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构建的IT管理控制机制只是一个初步的探讨,加之管理控制机制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把它应用于“金财工程”的实践,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实现,还需要我国财政部门在实务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马良.提高IT资产利用率为主流[EB/OL]. http://www.ileader.com.cn/html/2010/1/17/31338.htm.2010-01-17.
[2]胡晓明.企业IT控制基本框架构建研究[J].会计研究.2009,(3):72-78.
[3]蔡燕华、侯开虎、王伟华.企业IT资产管理系统研究及实现[J].工业技术经济.2007,(11):111-113.
[4]陈婉玲、李燕.建立我国信息化环境下IT 控制标准初探[J].广东审计.2007,(3):12-19.
[5]颜佳华,盛明科.基于网络技术的政府绩效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研究[J].电子政务,2006(6):77-79.
[6]张先治.内部管理控制论[M].第1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69-94.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