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反倾销案反思中国会计要素的设置 |
时间:2016-03-19 作者:刘莎 |
|
本文建议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损益表中会计要素的定义及设置,现将他们逐一命名并定义如下:
1. 资产。是指特定主体由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实际控制的、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 负债。是指特定主体由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实承担的、需在未来以经济利益的外流进行清偿的义务。
3. 所有者权益。是指特定主体的全部资产中应由其所有者享有的那部分经济利益。
4. 收入。是指特定主体在会计期间内出产全事项之外的各种活动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的增加。
5. 费用。是指特定主体在会计期间内出产全事项之外的各种活动中多发生经济利益的减少。
设立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相同的会计要素,加快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加入WT0意味着企业在体制、管理、财务等方面都要向国际标准看齐,按国际规则行事,要尽快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对经济全球化会计共性的问题,我们要力求接受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会计准则,对特殊问题,也应在国际会计准则的指导下进行协调。西方国家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相比之下,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及会计核算方法在应对反倾销方面存在诸多缺陷。由于我国的会计制度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会计要素的计量标准还带有较多的计划经济的痕迹,所以我国的会计要素体系建设,应着重考虑与国际协调,采用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相同的会计要素设置。
【参考文献】
〔1〕孙玉甫 刘泽荣 财务会计要素的含义和构成〔J〕会计之友,2004(4)
〔2〕聂顺江 龙月娥 改进会计基本要素设置推动我国会计国际化〔J〕
财会月刊,2006(10)
〔3〕戈俏梅 对我国会计要素改进的探讨〔J〕财经论坛,2005(12)
〔4〕刘爱东 会计准则去同对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影响的调查分析〔J〕
会计研究, 2008(9)
〔5〕肖绪刚 会计要素的缺陷与重构〔J〕湖北财税,2002(11)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