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造假手段面面观

时间:2015-08-23  作者:梁学明
  五、应收及预付款项常见的虚假形式:在会计核算中,涉及到往来账核算的虚假手法主要有应收销贷款长期挂账以达到购销双方彼此获利、坏账损失不作处理用潜亏替代、调整计提比例错提坏账准备金、调整应收账款数额错提坏账准备金、利用坏账损失转移资金、利用应收账款放贷、虚列应收账款虚增销售收入、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不实、延期承兑应收票据来索取酬金、占用备用金谋取私利、
  六、存货中常见的虚假形式
  存贷属于流动资产的范畴,在企业活动资金中占有很大比重,流动性弱,种类杂、数量多、收发频繁,在企业中滞留时间长,变现能力慢,在管理和核算上存在一定难度,容易产生薄弱环节,不法分子常把存贷作为偷窃变卖的对象,企业也往往把存贷作为调节成本和利润的蓄水池。存贷中的作假形式主要有:违规造成成本不实、随意变更存货的计价方法、材料盘盈盘亏而不作转账处理、不报毁损造成虚盈实亏、监守自盗虚报损失、材料假出库虚列成本费用、人为地提高成本差异率、计划成本过度偏离实际成本、改变低档值易耗品核算方法调节产品成本、
  七、投资中常见的虚假形式
  投资指企业在其本身经营的主要业务以外,由于理财和经营上的目的,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在境内外以贷币资金、实物、开形资产、向其他单位投资或购买其他单位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获取收益的经济活动。主要作假手法有:不应列入当期费用的购买成本列入当期费用、短期投资不入账、将已宣告股利列入股票成本、短期投资挂账截留投资收益、违法违规对外投资、投资计价不真实、低价转让债券损害企业利益、成本法和权益法混用虚增利润、不计提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
  八、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常见的作假手法
  固定资产作假方式分为固定资产构成上作假和固定资产增减业务上作假,构成上作假如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的划分不合规定、固定资产分类不正确、固定资产计价不准;固定资产增减业务作假有购入固定资产质次价高采购人员捞取回扣、固定资产运杂费掺入了旅游参观费、接受贿赂虚计固定资产重估价值、清理固定资产净收益不按营业外收入记账、在建工程试运转收入不冲减在建工程成本、融资租入的财务费用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固定资产盈亏而不用账务处理、随意改变折旧方法和折旧率或不提折旧、停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等等。
  九、负债中常见的作假手法
  负债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流动负债指企业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但在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它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长期负债主要有长期借款、长期债券和长期应付款来造假。主要的作假手法有:将展期的短期借款记录为长期借款、应付账款长期挂账和利用应付账款隐匿收入、利用预收账款虚增商品销售收入、利用预收账款偷税、虚增预提费用和预提费用挂账、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等。
  十、收入中常见的作假手法
  收入按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分类,按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企业业务收入对企业的影响相当大,在财务会计处理上容易作假,它的作假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已实现销售收入的业务不作账务处理、白条出库作实现销售入账、预收贷款提前转入销售收入、销售材料收入私存“小金库” 、工业性劳务收入直接冲减劳务成本、产品以旧换新将差价列作销售收入、只计算主要产品的销售收入而不计算副产品联产品和自制半成品的销售收入等,为了加强对营业收入的监督,国家审计机关、部分审计机构、社会审计组织以及财政税务等应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核检查。
  十一、成本费用中常见的作假手段
  成本中作假主要有基本建设领用材料和福利费用和对外投资计入生产成本、福利部门接受劳务不作转账结算、未用材料不作退库处理、虚估约当产量调整本期损益、改变成本分配方法调整当年盈亏、已销产品不结转成本或不按比例结转成本、随意调节成本差异率、期间费用转作待摊处理、混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不按规定摊销无形资产和开办费等。
  十二、所有者权益中常见的作假形式
  所有者权益包括企业所有者投入资本以及企业存续过程中形成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所有者权益在资产负债、损益表上分别得到反映,并具有一定的勾稽关系,对资产负债表都具有较大的影响,而且也是投资者比较关注的项目。主要作假手法有:企业实收资本与注册资本不符如投资者以抵押物作为投入资本来骗取企业的投资收益和无形资产占比过高,资本和股票溢价不真实,接受捐赠资产不作资本公积处理,法定资产重估增值不真实;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不当,不按规定用途使用;未分配利润中的留存比例不当,违规用于发放职工奖励和福利等。
  另外还有企业在利润方面的作假和使用的财务管理软件中的造假等。

参考文献:
[1] 面对会计作假的深层思考 张爱玲 (J)消费导刊 2008.3
[2] 会计常见作假方法浅析 王鸿雁 (J) 山东煤炭科技 2008.4
[3] 浅谈会计作假与会计诚信服务 陈宏 沈军 (J) 黑龙江财会 2003.05
[4] 上市公司会计作假的原因、手法及对策 刘淑蓉 (J) 经济师 2003年第8期
[5] 上市公司会计作假分析 蔡洪文 (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04.4
[6] 对上市公司会计作假的治理建议 常茹 (J) 科技信息 2007年第20期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思考
下一篇论文:浅析商业秘密保护下的财务信息公开
毕业论文分类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
相关会计毕业论文
最新会计毕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会计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