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会计毕业论文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思想发展的创新路径-论文网

时间:2014-07-04  作者:刘常青

(2)在研究我国会计准则的71篇文章中,国际化的特色非常明显,研究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国际协调或趋同的文章共22篇,占30.99%;在这之中,仅仅研究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发展、国际协调或趋同的文章就有16篇,占72.73%。

(3)在引进介绍中国大陆以外会计准则的文章中,国际协调或趋同的特色也很明显,介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或趋同的文章6篇,占13.64%。

(二)研究观点

1.在以前准则研究和制定经验的基础上,基本上统一了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思路。首先,“着手研究建立中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其次,在修订已有16项具体准则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借鉴国际会计惯例,尚需发布近20项会计准则”;重要的是,“在完善会计准则体系的同时,必须重视会计准则的实施。会计准则建设的关键在于实施,否则,再好的准则体系也是没有意义的”。

2.就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建设获得基本一致的思路,这从我国会计基本准则的修改思路中可以得到有关证据。葛家澍教授认为,一步到位,建立一个新的财务概念框架(CF)并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的想法,实践证明不符合中国实际。但可以考虑分两步走,第一步先修改、充实现行基本准则;第二步等到将来时机成熟,再将基本准则转化为更符合国际惯例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F)。

3.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方面基本获得了统一认识。从现行会计准则体系来看,从过去偏重工商企业的17项准则(1项基本准则,16项具体准则),扩展到横跨金融、保险、农业等众多领域的39项准则(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覆盖了各类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不仅实施范围、规范内容及其约束力都得到加强,而且填补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经济业务会计处理规定的空白。同时《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的通知》和《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2007年1月1日开始在上市公司施行,执行具体准则及其应用指南的企业,不再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这些表明,无论准则应用范围的扩大,还是会计制度应用范围的缩小,制度与准则并存只是当前的最好选择,准则取代制度成为我们的共识以及进一步奋斗的目标。

(三)会计准则建设

1.建成和实施内在逻辑基本一致的会计准则体系是本期最重要的突破。与前期准则的应急发布因此造成体系不完整,并且对于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关系的存而不论截然不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在第一章第三条中明确规定,“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具体准则的制定应当遵循本准则”;《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通知》中明确规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的通知》,我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从上述规定和说明可以看出,基本准则统领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而具体准则制约应用指南的关系非常明确,因为应用指南是关于具体准则的应用指南。这样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实际上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本准则,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主要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定、会计基本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等。第二层次为具体会计准则,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和报告准则三类,一般业务准则主要规范各类企业普遍适用的一般经济业务的确认和计量,如存货、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无形资产、资产减值、借款费用、收入、外币折算等准则;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主要规范特殊行业中特定业务的确认和计量,如石油天然气、生物资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及保险合同等准则;报告准则主要规范普遍适用于各类企业通用报告类的准则,如财务报表的列报、现金流量表、合并财务报表、中期财务报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分部报告、金融工具列报等准则。第三层次为具体会计准则的应用指南,具体会计准则的应用指南类似于《企业会计制度》,主要对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分录的编制和报表的填报等操作层面的内容做出示范性指导。这样从基本准则到具体准则再到应用指南层层统领,反过来从应用指南到具体准则再到基本准则层层补充,构成了内在逻辑基本一致的统一整体。

2.基本准则的突破。主要有:⑴明确会计目标。第一次在总则中明确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⑵高度重视会计信息质量。将原第二章“一般原则”(12条)修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条),将原来的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两条原则,分别列入第一章总则和第九章会计计量之中;删除了原来的配比和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两条原则;将原来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两条原则合并为可比性,并重新定义(第十五条);根据社会经济现象的复杂性以及有效地发挥会计如实反映经济活动的要求,将“实质重于形式”纳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第十六条);对可靠性、相关性、明晰性、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的表述更为严谨(第十二条至第十九条)等。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高职高专会计教育目标与现状之差异分析——基于719份调查问卷的结果与思考-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中国参与式预算模式的比较及其完善-论文网
毕业论文分类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
相关会计毕业论文
最新会计毕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会计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