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便携式外场检测仪没有得到重视。本文对外场检测或模拟的信号分析以及外场检测仪的软硬件结构。
关键词:外场检测仪,信号分析,软硬件结构
近几年,机载电子设备发展迅速,为了提供部队测试维修能力,许多机场修理厂都配备或正在研制机载设备自动综合测试诊断系统。但便携式外场检测仪没有得到重视,许多进口设备配套的外场检测仪没有进口,国内研制外场检测仪较少,无法满足部队实际需求。本文对外场检测或模拟的信号分析以及外场检测仪的软硬件结构。
1. 外场检测或模拟信号分析
1.1 对交流电压的检测。
飞机通常采用~115V 400Hz、~26V 400Hz和~36V 400Hz。
飞机上~115V通常为单线制,~115V回线是飞机机体,这和飞机直流+27V地线一样;在飞机上直流地和交流地通常间隔0.5米以上。由于~115V、~26V在设备中常常作激磁,需要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同相,通常做法是两者共用同一个~115V电源。对于外场检测仪,也必须和被测设备使用同一个~115V电源。免费论文。
机上~26V可能来自~115V,也可能来自~36V。例如GPS向自动驾驶仪提供操纵信号时,需要自动驾驶仪的~36V变成~26V作激磁;GPS在接收航向时,则需要~115V变换的~26V作激磁。雷达天线驱动器、雷达导航接口、航姿、GPS均需要~26V 400Hz作激磁信号,但有的设备要求~26V低端接地,有的则要求~26V低端独立走线。
机上~36V电源通常供航向姿态系统和自动驾驶仪等使用,和~115V电源最大区别是没有中线(地线),~36V电源分为Ⅰ、Ⅱ、Ⅲ三相,相间电压为~36V。当~36V作激磁信号,发送端和接收端必须取自相同的相,否则接收信号不对。
对各种交流电压检测必须采用变压器耦合方式,而不能只取高端,将低端直接接地。图1是某检测仪对115V电压检测电路,机上~115V电源通过继电器常闭点给设备供电;当继电器闭合时,检测仪向被测设备提供~115V电压;~115V检测电路接到继电器公共端,这样既可以监视原机~115V供电情况,又可监视检测仪~115V供电情况。由于检测仪的115V仍然取自飞机115V电源。一旦检测仪上电时,高低端接反,立刻导致机上~115V电源短路到地。图2采用变压器耦合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如果对~36V电压检测时,直接将低端接地会导致机上~36V 400Hz电源Ⅰ、Ⅱ、Ⅲ三相中的某相接地,结果机上许多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1.2 对同步器信号的检测或模拟
对同步器信号检测必须解决三个问题:激磁信号的差异,同步器3线输出/2线接收的变换,调相(线)的问题。
飞机上的同步器可以采用~36V激磁和~26V激磁,通常航向姿态系统和自动驾驶仪等沿用苏联标准,采用~36V激磁电压;而进口气象雷达、GPS等设备通常沿用西方标准,采用~26V激磁电压。当同步器使用~36V激磁时,同步器输出的线电压为16V;当采用~26V激磁时,同步器输出的线电压为11.8V。当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的激磁电压不同,同步器线电压也必须变换。当外场检测仪检测同步器信号时,必须考虑激磁信号问题。
同步器通常采用3线输出(X/Y/Z),而且有的设备会将同步发送器端的Z直接接地,Z线接地并不意味同步器采用2线输出(X/Y),而是Z线信号通过飞机机体传输,从而节省一根导线。机上有些设备接收同步器信号时,接收端不是同步器,而是运放,只有2根输入端。这样同步发送器和接收端必须设有电阻变换网络,解决3线/2线,同步器信号斜率和阻抗匹配等问题。当外场检测仪检测或模拟同步器信号时,必须考虑3线制和2线制的差异。
同步器信号还存在调线和调相的问题,如果发送端和接收端相差180°时,通常将激磁信号反接;如果相差30°、60°、120°等固定角度,需要调整X、Y、Z线序。在设计外场检测仪,应该设置便捷的调相、调线装置。
1.3 对偏航距信号的检测
偏航距是指飞机在飞行时,偏离预定航线的横向距离。偏航距信号由GPS卫星导航系统、导航计算机、无线电罗盘等设备提供;雷达和航向姿态系统接收,雷达接收偏航距,和其它导航信息一起显示在雷达显示屏上,为飞行员提供方便;航向姿态系统接收偏航距显示在航位指示器或领航指示器上。
无线电罗盘本身不能给出偏航距,必须依赖地面导航台。当地面导航台开机,飞机停放磁航向与导航台偏差,能够输出。外场测试,地面导航台可能不开机,所以地面测试有可能测不到无线电罗盘偏航距。
飞机处于停放状态,GPS可以进行偏航距测试,偏航距信号为±150μA,但负载条件为1kΩ,测试条件是GPS正常工作,调节GPS CDU面板旋钮,自0向右偏离1R、2R、3R、4R、5R;自0向左偏离1L、2L、3L、4L、5L。GPS外部设置3种精度:5R/5L对于±5海里、±1海里、±0.3海里。
外场检测仪可以使用AD来检测偏航距信号,利用DA来模拟偏航距信号。
1.4 对操纵信号的检测和模拟
操纵信号是GPS(或导航计算机)给自动驾驶仪提供的飞机横滚控制信号,不同飞机自动驾驶仪所需操作信号有所差异,主要是操纵信号的激磁类型、操纵信号的范围和斜率。如果自驾采用~26V激磁,则外场检测仪检测或模拟的操纵信号必须采用~26V激磁;如果自驾采用~36V激磁,则外场检测仪检测或模拟的操纵信号必须采用~36V激磁,而且相序必须一致。有些飞机自动驾驶仪采用电液驱动,在地面检测驾驶仪必须使用液压车;否则驾驶杆不响应。
1.5 ARINC 419信号的检测和模拟
现在多数机载设备采用ARINC 429信号和MIL1553B数据总线,而少数机载设备仍采用过时的ARINC 419总线。ARINC 429是一种串行数据总线标准,广泛用于航空航天领域,数据流单向传输,传输线为双绞屏蔽线,信号形式为双极归零。而ARINC 419总线是429总线的前身,其标志码、数据结构、数据率、时间间隔和电平都不尽相同。目前市场很难买到419总线板卡,只有429总线板卡,这样外场检测仪就存在用429板卡,生成419总线数据的难题。
2. 外场检测仪的软硬件结构
外场检测仪硬件电路主要由嵌入式工控机、宽温液晶显示器、检测仪面板、检测板卡、箱体、电源和检测电缆等组成,如图3所示。免费论文。检测仪为外场检测设备,总体布局为密封箱体结构。检测面板设有10英寸宽温液晶显示器、周边控制键、电源插座、电源控制开关、USB接口和系统电缆插座。为了不破坏箱体密封防水功能,检测系统散热的进风和出风口均设在前面板上。免费论文。检测板卡包括ARINC419卡、ARINC407卡、数字信号I/O和模拟I/O板卡和信号调理板卡等,完成检测信号生成、调理和转接。板卡上设有嵌入式单片机、FPGA等控制各板卡工作,以及各板卡和工控计算机的通信。
外场检测仪的软件分为用户应用层、测试管理层、物理驱动层设计,每一层都包含许多软件模块。这种模块化、层次化结构设计,保证了系统运行可靠、稳定,软件便于维护、扩展及升级。
用户应用层软件包括系统的主界面、系统自检、初始化各功能通道检测及结果显示界面、ODBC数据库和系统帮助等模块,模块的各级界面均采用CVI开发。检测仪开机后直接进入主界面,从主界面可以进入检测界面N,操作者可根据外场工作需要,选择相应的检测界面道进行检测,并将故障进行定位。
测试管理层包括测试流程高层指令模块和底层命令模块。它起着中间通信的作用。该层软件采用VC编写,实现工控机和各板卡的单片机、FPGA之间的信息交联。测试管理软件向板卡提供指令和信号生成的有关数据;同时板卡将检测结果回送到测试管理层,最终显示到用户应用层的有关检测界面上。
物理驱动层主要包括USB HUB驱动、USB驱动动态连接库、各板卡物理驱动程序等。它集成了板卡和计算机USB通讯的应用层协议,是一个接口应用层程序集,主要完成各种板卡的打开、关闭、初始化、设定数据、读取数据等的具体操作与控制。USB驱动动态连接库在Visual C++环境下开发,以动态连接库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和调用。其他驱动程序为芯片供应商提供的USB接口芯片底层驱动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