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科技小论文

双任务条件下飞行学员出错分析

时间:2011-04-30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本文使用PPCSS(95)飞行员心理选拔系统设置实验,分别为手动操作单任务,脚动操作单任务,手动—脚动双任务,以大一与大二的飞行学员为被试,考察飞行学员在不同任务下的操作,希望通过发现其动作操作的特点,为飞行学员的技能获得提供经验,并依次为座舱内的仪表布局提供一点思路。选取民航飞行学院飞行学员30人,平均年龄20.4(±0.8),均为大一、大二男生。采集被试失误率(在限定时间内未完成即做失误操作处理)。
关键词:双任务,飞行学员,失误率

 

飞行技能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三点:一、个体素质;二、技能的熟练程度;三、操纵器的设计。本文使用PPCSS(95)飞行员心理选拔系统设置实验,分别为手动操作单任务,脚动操作单任务,手动—脚动双任务,以大一与大二的飞行学员为被试,考察飞行学员在不同任务下的操作,希望通过发现其动作操作的特点,为飞行学员的技能获得提供经验,并依次为座舱内的仪表布局提供一点思路。

1.材料与方法

1.1 被试

选取民航飞行学院飞行学员30人,平均年龄20.4(±0.8),均为大一、大二男生。

1.2 实验

1.2.1 实验A

单任务,要求被试在两个方向(上下,左右)用双手操作控制杆将指针对准电脑屏幕上的方格。如图1A,本实验操作40次。采集被试失误率(在限定时间内未完成即做失误操作处理)。

1.2.2 实验B

单任务,要求被试在一个方向上(左右)用双脚操作控制舵将指针对准电脑屏幕上的方格。如图1B,本实验操作40次。采集被试失误率。

1.2.3 实验C

双任务,要求被试同时完成实验A与实验B。如图1C,本实验操作40次。分别采集被试失误率。

图1 实验示意

1.2.4 实验仪器

被试使用PPCSS(95)飞行员心理选拔系统完成实验操作,计算机采集实验数据。

1.2.5 实验程序

计算机以“滴”的声音通知被试开始实验,实验A因为有两个方向上的操作,限定时间为4s,同理,实验B的限定时间为2s,实验C的限定时间为6s,限定时间内指针未对准目标方格则记为失误操作。每个被试完成实验A与实验B的顺序采用ABBA平衡。在实验C中分别对手动操作和脚动操作记录失误率。

2.结果与讨论

2.1 实验A与实验B

配对T检验比较被试在实验A与实验B中的失误率,结果如下:

表1 手动操作与脚动操作失误率比较

 

 

 
手动操作 脚动操作 T(29)
平均失误率±标准差 14.1%±10.3% 18.6%±14.3% 4.16**

注:显著性水平 *<.05,**<.001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到,在单任务中,对比飞行学员的手动操作和脚动操作,其失误率存在显著差异,脚动操作的失误率显著高于手动操作的失误率。

结果说明在未受干扰的情况下,单纯做某一项任务,飞行学员手动操作表现要高于脚动操作,这与我们通常的概念,即手通常要比脚灵活是一致的。另外在两种任务中,失误率都比较高,表明飞行学员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两种任务。通常来说,在简单重复性操作任务中每100次至1000次操作中有一次犯错[1]。而在本实验中,失误率大大高于1/100到1/1000,如此高的失误率可能是因为我们的限定时间过短,导致任务相对较难所致;也可能是因为尚未进行实际的飞行操作,飞行学员对这两种任务形式过于陌生所致。

2.2 实验C

配对T检验比较被试在实验A和实验C中的手动操作,实验B和实验C中的脚动操作,实验C中的手动操作与脚动操作,结果如下:

表2 实验A,B,C中的手动操作与脚动操作比较

 

 

 
实验A 实验B 实验C T(29)
手动操作 平均失误率±标准差 14.1%±10.3%
 
26.7%±16.5% 8.01**
脚动操作 平均失误率±标准差
 
18.6%±14.3% 35.6%±22.4% 8.54**
T(29)
 

 
5.99**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发现,不论是手动操作还是脚动操作,在双任务条件下,飞行学员的失误率比单任务条件下显著增加,说明手动操作和脚动操作都受到了比较明显的影响。另外,双任务条件下,手动操作与脚动操作的失误率的差异依然存在,而且更加明显(5.99>4.16),在本文中,因为使用的是配对T检验,其各个检验的自由度相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T检验的结果是可以比较的。

飞行的动作技能有三个组成要素[2]:动作反应时间;动作的准确性;动作的协调性。在本实验中,我们限定了飞行学员的动作反应时间,将超出我们限定的反应动作视为失误的操作,对动作反应时间做了限制,主要考察飞行学员动作的准确性和动作的协调性,是因为在飞行过程中,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通常一名飞行员完成操作所能使用的时间是以秒为单位来计的,特别是在起飞和降落这样的关键阶段,飞行员需要进行飞行计划、执行检查单,与ATC进行通话,观察航路和航向,修正高度和速度,手、眼、脚、口、耳和大脑的信息加工都处在高度紧张的阶段,某些操作的时间可能只有几秒,因此,本实验中对被试的操作时间做了限定,将超出我们限定时间的操作视为失误的操作,其原因即在此。

注意的单通道理论已经成为心理学上被普遍接受的理论[3],这种理论认为,人类无法将注意力同时分配到不熟悉的几个任务中去,在面对多任务的时候,通常是通过快速的注意力转移在多个任务中来回切换,表面上是同时完成多个任务,实质上在一个时间段内注意总是集中在某一个任务上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在完成多任务的时候,可以看成一个任务对另外一个任务有干扰作用,从而使得人类在完成多任务的时候,效率下降,错误更多,注意的这种加工方式被认为是人类信息加工的瓶颈。在本实验中,我们发现,双任务条件下,手动操作和脚动操作的确存在彼此干扰的情况,两种任务的失误率都显著提高,这种情况用注意的单通道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我们还注意到,在双任务条件下,脚动操作的失误率的提高要高于手动操作的失误率,说明脚动操作受到的影响更大,也可以这么说,飞行学员在进行多任务操作的过程中,会优先将注意力分配到手动操作中,从而出现了两种操作失误率在双任务中都有所提高,但脚动操作所受的影响更大。因此我们认为,在飞行学员的手—脚协调操作中,手部的动作是优先加工的,将会占有更多的注意力资源,了解到这一点,对我们日常的飞行训练,以及我国通用飞机与航线飞机的设计,制造,适航审定等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资料:
[1]罗晓利. 飞行中人的因素.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12.
[2]罗晓利. 机组资源管理.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12.
[3]王甦、汪安圣. 认知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4.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切比雪夫多项式在标准化卫星轨道中的应用
下一篇论文:外场检测仪的设计分析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科技小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科技小论文
读者推荐的科技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