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科技小论文

GSM基站系统故障浅析

时间:2011-04-27  作者:秩名
天馈系统有问题,回波过大:检查天馈系统。
 

基站温度太高:降低基站温度。

载频板被人工闭塞:在远端或近端对载频板进行“解闭”操作。

2.3天馈系统故障

(1)故障现象

告警台:有“驻波比告警”。

对用户的影响:用户接收信号电平低,通话质量差。

对网络的影响:网络覆盖效果差,出现盲区,影响小区切换。

(2)故障原因

1.工程原因:

天馈系统各接头连接不牢,有松动。

天馈接头处防水处理不好,馈管进水。

天馈连接错误,造成小区关系紊乱。

馈管、跳线弯曲半径不够,造成回波增加。

2.系统原因:

天线性能不好,或天线损坏。

天馈避雷器损坏,未更换。

CDU损坏(特别是内部分路器)。

(3)故障解决

1.工程原因:严格按照设计图和安装规范施工。

2.系统原因:天线性能不好,或天线损坏:更换天线。

天馈避雷器损坏:更换天馈避雷器。

CDU损坏:更换CDU。

3BTS故障案例分析 3.1由CDU故障所引起的小区无法正常通话

某站采用我公司3.0基站的本地网开通后,网络优化人员进行网络优化在话务统计报表中发现某基站的第2小区入小区切换的成功率很低,平均只有20%左右,而该基站的另外两个小区入切换正常,出小区切换成功率低。

1.告警信息

不详。

2.处理过程

在基站该小区的CDU面板上没有驻波比高告警,用SITEMASTER测试该小区天馈系统,驻波比正常。更换该小区CDU后问题得到解决。

3.原因分析

初步估计是该基站第2小区的入切换存在问题,手机从该基站的另外两个小区不能顺利切入第2小区,导致这两个小区的出小区切换成功率低。经过仔细检查第2小区的切换数据,发现数据没有问题。

在话统报表中发现该小区的TCH有占用请求和占用成功的记录,在维护台上也可以实时看到该小区的TCH被占用。于是决定对该小区进行路测,在该小区的服务范围内,用SAGEM测试手机锁住该小区频点进行拨打测试。结果发现当手机显示接收电平为-80dbm左右时仍然无法发起呼叫。

根据手机的接收电平和手机从其他小区进入该小区的服务区域时能够及时发起切换这个现象来判断,该小区的下行通道没有问题,问题应该出在上行接收通道。于是又到基站附近进行拨打测试,在离基站很近而且没有遮挡的情况下通话正常,于是确定问题为该小区接收通道衰耗过大。

3.2传输质量不好引起的基站时钟问题

首先查看BTS是否有E1本地告警产生,如有E1本地告警出现,说明是由于参考源丢失,导致了13M失锁,进一步追查传输方面的问题。结果发现没有E1本地告警出现。

接着到基站现场检查从BSC过来的2M时钟。用频率计测试TMU面板上的2M时钟输出,查看2M时钟的准确性和抖动情况。2M时钟输出,一般为 20480000HZ,结果工作在内时钟的几个基站现场测得的2M时钟偏差较大, 频率计测得的中心值与理想值的偏差均大于1HZ以上,说明从传输过来的时钟有问题,13M失锁是正常的。由于这几个工作在内时钟的基站的传输均为微波,由传输质量引起时钟偏差的可能较大。 接着用频率计测试一个工作在外时钟状态的基站,发现2M时钟值准确,排除了BSC时钟有问题的可能。确认了是 由传输质量引起时钟偏差。

3.3载频板不开工

1.现象描述

某基站由O1站型扩容为O2站型后新加载频不开工。基站维护台上显示该载频板状态为故障(红色),在此载频上无法通话。

2.告警信息

收锁相环告警,发锁相环告警,CUI链路故障,CUI单板通信故障。

3.处理过程

更换TRX板,该载频工作正常,故障排除。

4.原因分析

检查换下的TRX板,发现为M1800TRX板,局方工程师将M1800TRX板用到M900基站导致故障。

3.4基站天馈接线错误导致干扰和临区混乱

1.故障现象描述

某移动本地网路测发现几个小区主BCCH 频点与设计有差异临区关系混乱,同频干扰 比较严重,通话质量较差,切换成功率受到影响,掉话率高。

2.故障分析定位

现场检测发现几个基站天馈系统接线较为混乱,用测试手机逐个小区测试验证,发现有的基 站3 个扇形小区相对正确配置顺时针旋转了120度, 有的基站两个小区的天馈间接成鸳鸯线,导致两个 小区主收发对着同一个方向覆盖同一片区域。

3. 故障清除步骤

首先要根据设计把几个小区的频点搞清楚,现场用测试手机找到错误,此方法较复杂,且比较费时间;

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纠正接线错误,并进行验证,确保接线绝对正确。

7/8馈线上每隔1m 有一个长度标识,可观察和记录塔顶各小区每副天线对应的7/8馈线上的连续两处长度标识,以判断每根馈线沿铁塔向机房走线时,此标识是增大还是减小。

在室内天线避雷器侧再查看此标识,由于每根馈线由塔顶到机房的长度基本相等,因此根据塔顶和避雷器处长度标识能够判断出此馈线属于哪个小区;判断清

3.5传输地和基站地存在压差导致传输不稳

楚后在天线避雷器处纠正接线,此处纠正工作量相对较小,一般情况下,不用动室外馈线接头、不用重贴标签。

1.现象描述

某基站没有任何告警,但是传输不稳,时断时续,时好时坏,BSC侧BIE灯有时亮,有时一秒闪,有时候又灭。传输好的时候,通过远端维护台查询基站单板状态,反应明显迟缓;传输不好的时候,基站不断初始化,但总是无法完成,显示通信超时。

2.告警信息

无。

3.处理过程

首先怀疑传输问题,对BSC、BTS自环,无误;然后怀疑是基站问题,更换了所有有关的板子,故障依旧。这样,排除了基站本身的故障,定位问题在传输上。

再次对BSC、BTS自环,结果时好时坏,用传输误码仪测误码,发现基站侧传输线自环后,观察20分钟,没有误码,但是一旦接上基站,误码率很大。问题比较奇怪。

根据实际情况和故障现象,最后测量了传输地跟基站地之间的电阻,大约为15左右欧姆,这样造成两地之间存在了一个将近8伏的压差。将传输地与基站地短接起来。一切恢复正常。

4.原因分析

传输地跟基站地之间存在压差,会导致传输严重不稳,基站无法正常工作。

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好技能知识和符合要求,本文力求在概念和原理的讲述上严格、准确、精练,理论适中,注重实用。主要以技术为重,力求体现故障处理分析的系统性、完整性和技术的先进性,写出来的方法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便以阅读。


参考文献
[1] 项立刚.通信世界.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2
[2] 郭燕冰.通信市场.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5
[3]严长清.GSM系统.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2.7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FDM技术在楼宇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下一篇论文:波分复用技术探讨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科技小论文
最新科技小论文
读者推荐的科技小论文